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白的人生观是十分复杂的,其组成因素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本文以求实的精神,概括了诗人人生观的全貌:追求奉献人生、自由人生、醉意人生和欢娱人生。其中刻意追求奉献人生、自由人生,则是李白人生观中的主干部分。  相似文献   

2.
美与人生是个永久的话题。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通俗地分析了美的对象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 ,确证了美的产生和存在意义。美是人创造的对象 ,美与人生相伴相生 ,对美的追求 ,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生的审美理想影响着美的实现 ,人生之美 ,在于不断地创造美 ,美的实现应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人生既不是有意义也不是无意义,而是具有有意义之可能性。人类意识和人类社会是人生有意义和人生无意义产生的两个前提性条件,而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是其人生有无意义的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4.
信仰就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思想或主义极度的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准则。信仰是人的最高需要的体现,是人的最高价值观念,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它是人生的基本需要、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我们要选择崇高的人生信仰,用科学的信仰指引我们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是相通的。诗歌审美境界的高低取决于创作主体人生境界的高低;反之,通过诗歌审美可以帮助人们超越自我、升华生命、提高人生境界。境界是中国古代诗学对现实人生启示意义的一个关键词。在当今这个大多数人停留在功利境界、把追逐利益当作首要人生追求的社会里,通过诗歌审美实现情感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进而提升人生境界是一条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尼采美学的非理性特征入手,探讨了理性主义存在的弊病,借用尼采的酒神精神重点探讨了尼采的审美思想,介绍了艺术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尼采主张用艺术拯救人生,赞颂艺术给人生带来的美化,使生命从痛苦之中解救出来,认为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在朱光潜那里,人生分为广义的完满人生和狭义的实际人生.前者具有理想的形而上意义,侧重于人的生命;后者属于现实的形而下层面,指的是人的实际生活,而这却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状况,从而让我们不能免俗.如果我们将人生理解为人的生命,那么人生艺术化;如果我们将人生理解为人的生活,那么艺术生活化.相较于生命来说,生活是实在的,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济专家森水卓郎,把人生分为三级:A 级人生是"有钱没闲";B 级人生是"钱少一点点,但是有闲";C 级人生则是"因为缺钱而生活质量很差,有没有时间都已经没有意义"。他指的"B 级人生"并非"Bad"而是"Bet-  相似文献   

9.
"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人生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先生的一种人生态度,也系联了他的美学探索,是其人生美学的最贴切的表述。因此作为一种审美的人生观和美学理论,"人生艺术化"理论具有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人生价值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出发点。它规定着邓小平人生价值观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人民利益是邓小平人生价值观的价值主体的出发点。它规定着邓小平人生价值观的目的、取向、理想、目标和标准等具体的内容。这两个出发点相互渗透、融合为一,成为邓小平人生价值观的整体出发点,并使邓小平人生价值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东方人认为,人生的每日每时都是值得珍惜的,都可以过成好日子;东方文化强调珍爱人生,热爱工作,敬重自然;认知上强调情感和整体性。西方人认为人生的幸福在于意义,在于人生的功用;西方文化从工具和功利的角度看待人生、工作和自然;认知上强调理性、区别,持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月,是苏轼世俗人生的精神后花园,也是苏轼人生残缺和精神超越的象征。苏轼把时代之悲、个人之悟都融进月里,他的月是作为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意向出现的,其特别之处在于融进了时代的风霜和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所以苏轼明月词中有一个很大的特色——残缺主题。平静地面对人生的残缺,是苏轼人生的显著特征,所谓"莫听穿林打叶声",所谓"此事古难全",苏轼总是不断地寻求正视人生残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围城》是钱钟书对特定的社会人生和历史文化反思的艺术结晶,展示的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平凡普通的现实生活,但作品在对人物生存状态的展现中却蕴含了深沉的人生意蕴。本文从方鸿渐的"围城人生"入手,通过揭示"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一普遍的"围城心态,"展现人生无可逃遁的人生困境来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4.
审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实践,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情感性、根源性、直接性的特点。人生境界的意义在于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生命的升华,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地。审美与人生境界关系密切,它可以帮助人们从小我之境向大我之境不断攀升,进而实现情感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最终目的是走向人生的至高境界。当今社会的困境,更加重了通过审美提高人生境界进行审美还原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5.
人的信仰不同,人生的历程不同,人生的追求不同,这样不仅形成了不同的人生价值,也形成了不同的人生境界。在当代,可以说有四种人生境界,即:使命献身的人生,自主尽责的人生,迷惘的人生和畸形的人生。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境界就是使命献身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在其觉悟、行动和情操方面有着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生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人生分别奠定了入世与遁世的学人生理论,各自体现了“士”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实用人生理想和“士”与社会保持距离的审美人生理想。中国古代作家入世与遁世的人生模式,分别体现了“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儒道互补的人生选择是调整入世与遁世人生价值冲突的有效手段。入世与遁世都存在着诸多困惑。整合多元化精华是升华和超越学人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犹太人的人生追求中,信仰和皈依上帝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根本途径,也是获得人生幸福的最高标准。这一点类似于基督教。另一方面,犹太人的人生哲学又与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着颇为相似的世俗性特点。因此,犹太人生哲学表现为超越与世俗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邓小平人生价值论的分析,认为邓小平人生价值论是毛泽东人生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哲学,是我党珍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9.
【阅读导航】人生最宝贵的是体验。体验是人生中最真实的记忆,它在岁月的流失过程中,慢慢地积累成了经验,成了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人生工具。体验是人在痛苦中的精神食粮,从过去的经历中,归纳自己的得失,在黑暗中,用自己饱经风霜的眼睛去寻找光明。  相似文献   

20.
一当代青年对人生问题非常关注,这是因为社会进步把人生问题更加突出出来;社会关系复杂化人生问题也自然需要进一步解决;各种人生学说的同时存在,相互论争,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等。因此,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我们的重要社会责任。人生问题,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问题所制约着。当代青年,同样是自觉或不自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