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力明 《科技信息》2008,(19):259-259
铁凝小说包含着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两种叙述方式,但她大多数作品中的第一人称叙述基本上是采用的女性视角,发表于1993年的中篇小说《对面》则是铁凝第一部完全以男性的视角进入叙述的小说。这种独特的叙事话语表现手法,更使得铁凝小说《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也使得我们随着小说中那位男性叙述者的眼睛,看到了女性隐蔽的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铁凝对女性生存状态、命运的关爱、理解和体贴。  相似文献   

2.
张华 《昌吉学院学报》2001,(4):17-20,23
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通过别具一格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韵致向读者展示了一面透视女性心灵隐痛的镜子 ,为她执着的艺术追求提供了新的艺术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铁凝的小说创作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视角意识.对叙事视角的选择和把握,不仅表现了铁凝小说创作的叙事技巧,同时也成为她作品中的人性探索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成人/儿童两种叙事视角的对立与共存,成为她人性批判的有效策略;女性/男性/第三性视角的多元互补,则为其小说表现丰富复杂的人性提供了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4.
铁凝在长篇小说《大浴女》中采用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对文革历史进行独特的书写,对女性的生存状态与情感历程进行理性描绘,试图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角度阐释女性的历史命运,从而使小说呈现出独特的历史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5.
历史演义小说的叙事特征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有着深刻影响。历史叙事针对女性的“大德”、“大恶”的美学模武强烈制约着演义小说对于女性形象的定位,使文学叙事丧失了自辟蹊径的能力而沦为史学叙事模武制约下的工具。历史演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成为被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双重扭曲的镜像。  相似文献   

6.
杨迪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2):45-46,72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高超的艺术创作,熟练的写作手法将"叙事"与"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他通过多种叙事方式的展开,有利于我们对人物内心情绪进行有效的捕捉;通过巧妙的叙事策略,有利于塑造让人记忆深刻的女性形象;还通过典型的叙事意象的呈现,有利于更深层的挖掘女性群体的特点。这样,他笔下几部主要的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丰富而富于变化,现实而又不缺乏灵动,将女性的性格、心理、意识等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民族女作家中,维吾尔族女作家哈丽旦·依斯热依勒和哈萨克族女作家哈依霞·塔巴热克具有自觉的叙事艺术探索意识,她们推出的中篇小说《轨道》和《魂在人间》,为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提供了可供叙事学研究的文本。本文从叙事视角、叙事特征、民族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等方面比较这两个文本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8.
用相应的叙事策略来建构女性历史、实现叙事结构与女性主题的完美结合是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一贯风格。在《道德困境》中,阿特伍德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叙事策略上采用副文本隐喻女性真实的生存本相,用变换叙事视角的创作技巧揭露女性真实自我的退场,表达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一贯关注。  相似文献   

9.
王敏  闫红艳 《科技信息》2009,(26):164-164,166
苏珊.希尔在她充满女性主义意识的哥特小说The Woman in the black《黑衣女人》中,她塑造了内心与外表反差极大的女鬼形象。为了排除她本人女性人格的任何迹象,借此以男性人物Kipps柯普斯为中心的叙事格局,并且以一个虚幻的、恐怖的故事情节来反映女性的悲惨命运。用这样巧妙的叙事策略在文中有力地渗透了她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她所想表达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电影中由于话语权的缺失,致使女性形象丧失主导地位,呈现出单调、统一的特性。为了探究女性形象在女性主义电影中的重要性,采用穆尔维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以《跳舞,女孩,跳舞》和《伯德小姐》为例,讨论了这一话题的两个维度:一是女性形象如何通过女性的成长故事成为电影叙事主体;二是女性形象之间的关系叙事如何打破父权秩序,阐释了父权社会无意识对传统电影的影响及女性主义电影如何通过叙事解构视觉愉悦。由此得出:女性形象是女性主义电影叙事的核心元素,以女性形象解构视觉愉悦,是为女性主义电影叙事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与汉语文学相同,新时期以降,维吾尔族当代文学同样迎来了繁荣期。由于信仰、传统、民俗的特殊性,其小说对女性的书写往往包含在婚恋叙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意识的改观,叙事中女性形象的书写也发生了变化,其中较为突出的包括自我意识的觉醒,形象群的多样化和女性作为女性作者的“看”和男性作者的写作对象时,“被看”的角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池莉写了一系列关注女性在转型时期与经济发展大潮中的生活状态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如《来来往往》、《看麦娘》、《云破处》、《小姐你早》等。在这些小说中,池莉以其特有的敏感笔触,展示了中国当代各阶层女性在家庭婚姻生活中的缩影。《小姐你早》以其新巧故事情节和社会现实性备受读者青睐。本文试图结合女性主义叙事理论,通过对小说的叙事声音、叙事视角以及对女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分析,来探讨池莉作为女性作家为表达自己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而采取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社交媒体旅游叙事的相关因素是如何以叙事传输的方式说服和作用于女性消费者,并影响其对目的地的认知和情感的,以女性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基于Green and Brock的叙事传输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600名不同年龄层女性消费者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社交媒体旅游叙事中叙事传输效应的存在,社交媒体旅游叙事...  相似文献   

14.
丁玲在建国前的一系列小说、杂文、散文,向来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文学的热点。《我在霞村的时候》是对存在体验的独特书写,揭开语言表述中的层层所指,叙事的深层线索是作家借"性病"描摹时代荒芜中绝大多数人的精神病态。用神性写作来解读丁玲叙事的意图,透视其文本性别观照中的女性世界是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个少有的自觉为女性而写作的作家。她将叙事革新和女性主义思想揉和在创作实践中,建构起突破性的女性主义叙事形态。其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即为发出“女性的声音”。为了发出这个声音,伍尔夫作了极大努力:挑战男性中心主义的叙事权威氛围;从发掘女性文学传统中获得动力;诉求女性叙事自由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6.
百宝箱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叙述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的存在提供给其拥有者自由选择的可能,从而使女主人公有别于中国类似故事中女性人物的特征,真正拥有了悲剧的品格。在作品中,它始终处于叙事的焦点,耸动受众视听,调节叙事节奏。  相似文献   

17.
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美国作家海明威构建了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和谐的关系,使其作品在世界文学界中独树一帜。文章试从叙事模式、叙事策略和叙事声音三方面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名作《杀人者》,论述其独特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8.
《万箭穿心》自上映以来,以其悲剧叙事赢得了观众及学术界的良好赞誉,影片揭示了物质繁荣后的爱情危机,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摆脱的生存之痛,商品社会所带来的亲情冷漠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伊坦·弗洛美》在不同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下构建出双层叙事结构。在第一层叙事结构中,通过"我",哈蒙,赫尔太太共同视角,伊坦被塑造成饱受生活磨难的英雄,但在第二层叙事中,通过人物的有限视角,读者却感知到伊坦懦弱、轻浮和惰性,而故事中的两位女性才是父权制文化中真正的牺牲品。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通过第二层叙事框架颠覆和瓦解了第一层叙事结构中塑造的人物特征,并且借助此反讽的叙事构架揭示出19世纪末期新英格兰妇女悲惨的社会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0.
徐州民间叙事中女性形象类型丰富,主要包括神女、孝妇恶妇、节义女子、智女巧妇、礼教的叛逆者和武女等几种类型。这些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极大地丰富了徐州民间叙事中的人物形象画廊。她们不仅传达了徐州下层民众对于女性的独特审美构建,反映了徐州下层民众的女性观,同时也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