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养渔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发生一种特殊的鱼害—三毛金藻毒害。这是一种由浮游单胞藻的代谢产物引起的鱼类毒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池鱼类死亡。是养鱼业的一大危害。三毛金藻的危害在国内外均有大量发生,尤其是以色列,几乎每年受害面积占养鱼水面的60%,因死鱼损失和防治所消耗的费用达十万美元。  相似文献   

2.
一、鱼鳖混养 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水面与饵料,减少池底残饵淤泥,改善池塘水质条件,有利于鳖与鱼类生长。鳖除吃去一些体质瘦弱、病、死鱼外,其粪便还可肥水,以繁殖大量浮游生  相似文献   

3.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海涂面积辽阔。新开挖的海涂池塘基本上达到了规格化,池塘整齐连片,有较好的进水和排水渠道。要在海涂池塘内大面积提高养鱼产量,据本文作者的经验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放养鱼种力求“早、足、齐”。放养时间应按排在春节前后,这样可延长鱼类生长期。要高产,鱼种数量必须放足,一般亩产450公斤的鱼池,每亩放养鱼种尾数不  相似文献   

4.
等边浅蛤人工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6月~2007年1月,对等边浅蛤的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和幼虫培育、变态附着及稚贝培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边浅蛤胚胎繁殖盛期是每年的7~8月,在盐度20~25,水温24~29℃,pH8.0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15h发育成D形幼虫。盐度20~25,水温24~29℃时,胚胎的孵化率和D形率最高。温度和盐度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影响明显,浮游幼虫生长最适温度为24~29℃,最适盐度为20~25,34℃试验组,幼虫几乎不能存活,19℃组存活率最高,但生长速度慢于24℃组。幼虫在盐度15~25时存活率最高,但盐度20~25时生长速度最快,在盐度35时,幼虫几乎不能存活。研究发现金藻和角毛藻是等边浅蛤浮游幼虫生长的适宜饵料。  相似文献   

5.
金藻0898培养的生态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盐度、pH值和营养盐对金藻0898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藻0898的适宜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0~25℃;适宜照度为500~10000lx,最适照度为3500~10000lx;适宜盐度为5~70,最适盐度为30;适宜pH值为3~9,最适pH值为7~8.培养液的较佳配方是在天然海水中加入NaNO3-N10g·m^-3,NaH2PO4-Plg·m^-3,FeC6H5O7-Fe0.1g·m^-3,维生素B1 1g·m^-3和维生素B12 0.05g·m^-3.  相似文献   

6.
独角新对虾(Metapenaeus monoceros Fabricus)通常叫M.ensis。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以及我国福建、广东沿海水域。该虾不仅具有生长快、个体肥大、肉质脆嫩、色味俱佳、营养丰富等优点,而且是一种广盐性种类。虾苗经淡化后能在淡水中生长,是今后淡水与滩涂围垦池塘低盐度水虾类养殖的新品种。为了探讨独角新对虾在我省淡水与低盐度水养殖的可行性,在市农委、水产局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从大连黑石礁海域分离的溶藻细菌JM-1与塔玛亚历山大藻、赤潮异湾藻、小三毛金藻、叉鞭金藻、盐藻共培养,观察5种藻细胞生物量的变化,观测该溶藻细菌对5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JM-1强烈抑制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而对其他4种微藻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初步说明溶藻细菌JM-1具有溶藻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饵料生物对轮虫培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硅藻、金藻、微绿球藻、裸藻、小球藻、扁藻分别培养褶皱臂尾轮虫,实验表明,不同藻类对轮虫的繁殖影响不同,在裸藻为饵料抑制轮虫繁殖,以小球藻和扁澡为饵料促进轮虫繁殖。并且投喂不同生理状态的藻类,结果也不同。投喂处于指数增长期的藻类要比投喂衰老期的藻类效果好。实验还表明,轮虫在适宜饵料保障下大量繁殖,低于饵料保障度或饵料保障度过大都不利于轮虫繁殖。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池塘养殖排放水净化设施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问题,研制了立体弹性填料和陶粒生物滤床,构建了生物滤床净化池塘养殖排放水系统,系统由养殖池塘、立体弹性填料滤床和陶粒滤床等组成.通过分析对池塘排放水净化效果,确定了适合池塘养殖排放水净化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HRT);通过分析池塘水质、藻类变化等,确定了生化滤床净化再循环利用系统的池塘水体循环量、生物滤床与养殖池塘组成比例等参数.根据以上参数运行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使池塘水体中的营养盐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还可以优化水体中的藻类结构,减少养殖用水和污染排放.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池塘养殖场,为池塘养殖排放水净化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Mian状黄姑鱼人工繁殖及海水池塘育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Mian状黄姑鱼(Nibeamiichthioides)的催产,受精,孵化及仔,稚,幼鱼生长发育等情况。采用海水池塘培育方法进行了人工育苗研究,试验结果说明,在繁殖季节,海水温度20.5~21.5℃,盐度28.3~30.0的条件下,催产亲鱼获产率为83.3%,受精孵化率95.7%,利用海水池塘,投放65万尾4日龄仔鱼,培育期间池塘水温22.0~25.2℃,盐度21.5~28.6,经一个月培育,  相似文献   

11.
慈溪县利用围而未垦的海涂和荒芜的老化盐田,挖塘养鱼,获得了高产,最近,宁波地区科委、水产局对该项技术进行了鉴定,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海涂池塘塘底瘦、砂性重,水质微咸,如何养好鱼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为探索海  相似文献   

12.
赤眼蜂三种潜在病原体及其所引起的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蜂(Trichogramma sp.)是一种体型微小的卵寄生蜂,作为害虫天敌加以利用,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我国于五十年代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大规模繁殖和应用.但到目前为止,对这种益虫的疾病的研究还未见有文章报导.1978年,我们在广州市郊区石龙寄生蜂站罹病的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中曾发现一种细胞内的类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likeorganism),最近,我们在对罹病蜂群和国内不同地区的蜂种作进一步研究和重新  相似文献   

13.
廖国璋 《广东科技》1997,(11):11-13
一、水生植物过度繁殖对淡水养殖的危害性 当前珠江三角洲池塘主产区存在着池塘水生植物过度繁殖而导致鱼虾类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问题。池塘中保持正常合理的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对池塘鱼虾类的生长都有好处。但是如果浮游植物在池中过度繁殖就会在水面上漂浮着蓝绿色的水花,常在池塘下风处堆积成厚厚的蓝绿藻层。这是由于蓝绿藻类的微囊藻(Microcrotis areugi-  相似文献   

14.
天然表面活性剂因具有稳定性良好,受温度、水硬度、盐度、pH值影响小;同其它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良好;发泡力强,泡沫丰富细腻、稳泡性好;清洁去污力强,良好的溶油性以及环保、易降解等特点,将是今后餐具洗涤剂应用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大獭蛤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在广西海洋研究所古城基地进行大獭蛤(LutmriamaximaJonas)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试验在铺沙的池塘里进行,放养的大獭蛤苗种规格为壳长0.2~0.8mm,大獭蛤稚贝饵料为施肥繁殖的浮游藻类,以大部分大獭蛤稚贝壳长达到2cm为出苗标准。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30℃、盐度为zo%。以上,放苗量为375万粒/公顷的条件下,大獭蛤稚贝经过45~60d即可以培育成壳长为2cm左右的大规格苗种。  相似文献   

16.
介绍 状黄姑鱼(Nibenmiichthioides)的催产、受精、孵化及仔、稚、幼鱼生长发育等情况。采用海水池塘培育方法进行人工育苗研究。试验结果说明:在繁殖季节,海水温度20.5~21.5℃、盐度28.3~30.0的条件下,催产亲鱼获产率为83.3%、受精卵孵化率95.7%。利用海水池塘,投放65万尾4日龄仔鱼,培育期间池塘水温22.0~25.2℃、盐度21.5~28.6。经一个月培育,共获19.1万尾幼苗,其全长为2.0~3.8cm,成活率为29.38%。  相似文献   

17.
高兰 《遵义科技》2004,32(1):61-62
仔猪痢疾病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危害10—30日龄仔猪的严重传染病。仔猪在吮乳期内,常因外界气候,温度变化,环境污染以及母猪体质、营养等多种因素,导致肠道正常生理机能紊乱。致使病原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发生痢疾,常见是仔猪白痢,按窝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对菊天牛的生物学及防治的研究。这种虫广泛地危害各种栽培菊花,分布于西伯利亚、朝鲜、日本和中国。在我国,有20多个省份分布着这种害虫。在西安该虫一年一代,以成虫在菊根内越冬,翌年成虫可产29—68粒卵。卵产于茎的上端,幼虫以菊茎的髓部为食。防治法:1、结合整枝消灭成虫,卵及幼虫。2、春季繁殖时及早深埋或烧掉老根,并对虫苗及时处理。3、化学防治:50%乐果1∶500倍水;40%氧化乐果1∶1000倍水;杀螟松1∶400倍水和DDVP 1∶400倍水喷洒植株,药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和2017年两个结冰期内对渤海某海水人工养殖池塘冰厚度的变化和冰盖下水体的温度、盐度、p H和溶解氧进行连续观测。冰厚采用超声测距仪定时测量,冰温、水温、盐度、溶解氧和p H分层观测。研究发现,盐度的变化与冰的生长密切相关,而冰厚度的变化主要受气温的控制,p H和溶解氧的变化与水温和光合作用相关,冰融化时p H和溶解氧变化浮动较大,冰融水起到了稀释作用,溶解氧浓度降低。可见,气温影响冰厚和水温,进而间接影响了盐度、p H和溶解氧。观测的养殖池塘水体溶氧含量一直大于8 mg·L-1,没有出现缺氧的情况。p H范围在7. 7~9. 0之间,没有出现异常。养殖池塘内的海参对盐度的耐受范围是20~35,而其栖息的水体底层的盐度,主要是在29. 022 7~34. 028 6间,仅当冰融化时,盐度最低值降到21. 074 8,但在之后再3~5 d内上升至29,可见,盐度的变化是在其可承受范围内。综上分析,温度是决定冬季海水养殖生物存活率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16年和2017年两个结冰期内对渤海某海水人工养殖池塘冰厚度的变化和冰盖下水体的温度、盐度、p H和溶解氧进行连续观测。冰厚采用超声测距仪定时测量,冰温、水温、盐度、溶解氧和p H分层观测。研究发现,盐度的变化与冰的生长密切相关,而冰厚度的变化主要受气温的控制,p H和溶解氧的变化与水温和光合作用相关,冰融化时p H和溶解氧变化浮动较大,冰融水起到了稀释作用,溶解氧浓度降低。可见,气温影响冰厚和水温,进而间接影响了盐度、p H和溶解氧。观测的养殖池塘水体溶氧含量一直大于8 mg·L-1,没有出现缺氧的情况。p H范围在7. 7~9. 0之间,没有出现异常。养殖池塘内的海参对盐度的耐受范围是20~35,而其栖息的水体底层的盐度,主要是在29. 022 7~34. 028 6间,仅当冰融化时,盐度最低值降到21. 074 8,但在之后再3~5 d内上升至29,可见,盐度的变化是在其可承受范围内。综上分析,温度是决定冬季海水养殖生物存活率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