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为了分析卡拉水电站工程区滑坡体的稳定性,以库区内田三滑坡体为例,对其滑坡成因、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内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体随着坡面隆起和坡内扩容加剧,在外界作用下更易失稳破坏;其层面与节理裂隙的不良组合为边坡变形失稳提供了边界;陡倾坡内的裂隙为地下水入渗创造了条件。通过对库水位升降、降雨和地震等外在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可知库水位骤升骤降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短期降雨对滑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小,但是随着降雨时间增长滑坡体失稳概率增加;地震峰值对滑坡体稳定性影响较为明显。根据分析结果对滑坡体进行工况及荷载组合,并对各工况组合进行稳定性计算及评价,结果表明,受蓄水和暴雨影响,滑坡体的稳定性变差,在蓄水地震工况下失稳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库区淹锅沙坝滑坡体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淹锅沙坝滑坡位于长江南岸,跨三峡工程坝51.30km,滑坡体上部为土夹碎块石松散堆积体,下部为基岩滑动形成的块裂体,经对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计算表明,滑坡体目前状态是基本稳定的,在三峡水库蓄水后,滑坡体前部可能失稳,进而影响滑坡体后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山体滑坡危害巨大,本文介绍了海沙公路滑坡体的治理及监测过程,采用人工挖孔抗滑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滑坡体位于大渡河上游某水电站闸址右岸,最大厚度73 m,据勘探平洞揭露,滑坡体内存在大量假基岩,基本保持一定层序,大部分层理倾向坡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深入调查滑坡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滑坡体的赋存环境,查明其形成地质力学模式为蠕动-滑移-拉裂破坏模式,以垂直位移为主。最后采用地质分析和极限平衡对滑坡体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体的影响因素多数有利于稳定性,在各工况下均满足安全标准,其成果可为拟建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某在建污水处理场地位于一个体积约118万m3的古滑坡体中前部,因施工开挖导致古滑坡前缘局部复活.通过现场调查、试验及力学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古滑坡开挖前后的稳定性,根据稳定性计算结果和滑坡体特征提出两种治理方案,并对两种治理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确立了最终治理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该边坡滑坡问题.  相似文献   

6.
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滑坡在抗滑桩加固前后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了抗滑桩的加固效果;并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分析抗滑桩受力、变形及其截面应力等工作效应,为同类工程计算及措施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云路滑坡体位于重庆云阳县,是县城重点规划建设地带,滑动变形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地面裂缝、建筑物变形破坏,以及土体滑塌。通过传递系数法,对白云路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向家坝输送线土建工程,3#隧洞进口滑坡体位于缓江县会议镇中村三组。滑坡体主要由残坡积土组成,地表为淤泥、耕地,向下为碎石土,块石土及含碎石的粉质粘土组成,均已产生较强烈的变形和滑动。滑坡体的滑床,由侏罗系自统井组(J1z)泥岩及三叠系须家河组(T3xj)砂质泥岩、粉砂岩组成。中村滑坡按斜坡变形机制应属蠕滑拉裂型推移式土质滑坡,即斜坡土体向坡前临空方向发生剪切蠕变,其后缘发育向坡面向深部发展的拉裂。在处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滑坡体采取部分挖除卸载、边仰坡支护、明洞加长并回填反压、软基加固、反压坡脚结合改沟施作重力式挡墙、隧洞穿越滑坡体支护方案等。治理后,滑体保持稳定,至今未发现任何异常。  相似文献   

9.
为监视窄口水库滑坡体的变形情况,在其滑坡体上布设了8个位移标点,利用近坝区已布设的平面监测网中的A、F点对各标点进行监测,其精度能够满足滑坡体的观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曾添华 《科技信息》2012,(10):435-436
本文根据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已发地质灾害的特点,论证边坡潜在其他失稳形式的可能性;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评价该边坡的稳定性,提出造成该边坡崩塌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采用锚索+格构支护治理方案,并通过理论验算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为今后类似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滑坡灾害是各种灾害中发生最频繁、分布最广、危害性和损失最大的地质灾害类型,与地震和火山并列为全球性三大自然灾害.因此,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就所从事的其中的一个水电站工程中的一个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一些注意事项及经验,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梁操  李道飞 《贵州科学》2012,30(5):49-53,60
本文详细论述山区公路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通过计算分析判定滑坡体的稳定性,因抗滑桩的抗滑能力好、支挡效果好、设桩位置灵活等优点,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滑坡治理采用以抗滑桩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南省济邵高速公路的王坑隧道洞口滑坡问题,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达不到稳定性要求,必须进行加固处理.根据滑坡的实际情况,采用抗滑桩结合地表排水对滑坡进行治理.利用有限元法对滑坡体治理后的稳定状况进行分析,并与滑坡体治理前的稳定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抗滑桩加固方案能够达到滑坡治理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庆井泉滑坡体的现状,分析了滑坡形成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而运用传递系数法进行了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并进行了工况稳定性验算及工况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并得出滑坡Ⅰ、Ⅱ区稳定性验算成果,内聚力c值和内摩擦角φ值的变化对稳定系数K的影响.最后指出,滑坡稳定性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水位的骤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并运用STAB软件对某电站右岸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了锚索加固和抗滑桩的处理措施,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陕西渭南某地区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边坡软弱地质问题,利用ABAQUS软件模拟了多层土质情况下三维抗滑桩加固土坡的有限元模型,用强度折减法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距离桩顶以下4倍桩径的范围内桩前土体和桩体产生了脱开变形,桩前土压力在距离桩顶4.5 m范围内接触压力几乎为0;在较深土层(约桩身4/5处),桩前土压力要大于桩后土压力;土体采用抗滑桩加固前的安全稳定系数为1.21,加固后的安全稳定系数提高到1.43,加固后由于抗滑桩的作用使坡体的稳定性增加约18%,加固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滑坡治理与抗滑桩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贵阳市某工程挡墙滑坡的基本情况、地质条件、滑坡特征等,对滑坡形成机理作了分析,通过对抗滑桩的受力计算,提出了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朱林 《工程与建设》2023,(4):1109-1112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单洞隧道开挖引起的滑坡体变形影响研究较多,而对在滑坡体处施工的双洞隧道的受力及加固措施研究较少。基于此,文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寒山口隧道为例,对不同整治措施效果进行分析,明确寒山口边坡的最佳加固措施,即“抗滑桩+锚索框架梁”的桩索联合加固体系。通过强度折减和强度递增对不同整治措施的安全系数范围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两种滑坡体抗滑治理工法。研究结论对并行双洞隧道穿越滑坡体的抗滑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贵阳市顺海公路某路段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贵阳市乌当区顺海公路某路段路基开挖后,存在公路中线至右侧高处房屋的小滑坡问题及由河边至居民区的大滑坡问题。在对滑坡原因及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决定采用钻孔锚固桩为防止右侧小滑体毁坏民房的应急预案,采用抗滑桩为整个大边坡的治理措施,并计算了抗滑桩的各截面内力,为桩身配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Fortran95语言编制边坡在抗滑桩加固情况下的稳定性程序(FPS),并与商业软件FLAC3D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及优越性;然后,通过抗滑桩支护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桩长较小时,抗滑桩设置在边坡中下部对稳定性最有利,当桩长较大时,抗滑桩设置在边坡中间对稳定性最有利;(2)桩长对于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程度与抗滑桩布置的位置有关,当抗滑桩位于坡顶或者坡脚时,桩长的变化对于安全系数的影响很小;而抗滑桩位于边坡坡面中央时,在桩的长度达到临界桩长之前,边坡的安全系数与桩长呈显著的线性关系;(3)随着桩长的不断增大,潜在滑动面逐渐向边坡内部移动,破坏模式由浅层滑动变为深层滑动,安全系数也不断增大;但当桩长达到一定程度后,边坡的临界滑动面转移到临坡面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