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强国家、弱社会的特征,国家对乡村社会拥有无所不在的统治权。从1980年代开始推行的村民选举制度,通过国家法律的确认和村民选举的实践,逐渐实现了农民的有限自治。村民选举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成果,它在乡村社会的传播,促进了乡村公共领域的形成,增强了农民的契约意识,提高了农民的民主精神,进而使乡村政治文化在结构上做出新的调整。在新的乡村政治环境下,民意成为乡村政治的精神基础,协商成为乡村治理的工作机制,诚信成为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乡村精英是乡村社会中与普通村民相区别的一个特殊群体。村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受当地乡村精英的影响很大,乡村精英对村民起着示范和影响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对乡村精英进行社会动员和必要的政治培训,把他们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突破口,从而带动全体村民最终实现村民自治,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深入持续地进行,中国乡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甚至是根本性的社会变革。乡村社会在"城市化"面前,其发展的出路就是趋同城市化吗?在"现代化"面前,其发展有没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空间?李庆真的《变迁中的乡村知识群体与乡村社会》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作者认为,中国乡村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乡村林业是适应社会生态系统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关系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林业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扩大其范围,因此,丰富乡村林业的内涵,不断完善乡村林业管理组织形式,是实现林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的需要.本文从分析乡村林业的产生,乡村林业组织形式的形成出发,根据乡村林业发展的实际,论述丰富乡村林业的内涵、完善乡村林业组织管理形式的必要性,对乡村林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广大军民艰苦抗战的同时,在乡村政权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最终创造出“三三制”这一既贯彻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基本特征的乡村社会管理体制。它改变了传统以乡绅地主为主体的乡村社会权力格局,国家政治权力在两千多年来首次以现代政党组织的形式对乡村社会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这种乡村管理体制是新中国乡村社会管理模式的雏形,也为今天的村民民主自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海南乡村旅游备受关注,农村居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获益者,其旅游影响态度对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方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影响三方面探讨了乡村旅游影响,结果显示: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评估整体比较消极,认为经济影响与社会文化影响不显著,而环境的正面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农村社会变迁的加速器,而社会变迁反过来会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地区的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生活方式变迁以及风俗文化变迁等社会变迁的方方面进行阐述,来分析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着重从国家政策理论层面并结合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以法治功能与法治精神为引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下,探索乡村振兴与法治乡村之间的关系、法治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力争探索出实现乡村振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法治乡村建设与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乡村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乡村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现象以及其与外围城市相互作用的科学。本文从农村的经济发展、乡村城市化、乡村聚落等几个角度来看我国乡村地理学的研究现状,认为乡村地理学未来的研究要继续加强学科体系的建设,重视研究内容的整合,而且注重研究的深度和乡村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区精神领袖,“五四”时期的柳亚子和叶圣陶在乡村社会吐纳着崭新的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时代思潮与传统亚文化相互激荡。在这一过程中,精神领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乡村社会向现代演进的驱动器。以此为视点,乡村社会发展途径问题当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徘徊于传统之间的晚清直隶农村精英阶层、代理人阶层、大众阶层及边缘阶层通过科举、留学、参军、经商、习一技之长等各种方式实现了社会流动。但从大的发展轨迹上看,晚清直隶农村社会各阶层的社会流动多以传统性、小幅度的为主,反映出了晚清直隶农村社会的过渡性本质。  相似文献   

12.
清末时期,中国国民认识到了农村高等教育需求,并通过设立农学堂,建立农业教育制度等措施满足农村高等教育需求,但清末高等教育由于办学目标、师资、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缺陷而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表现为较弱的适应性,这正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应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清代是云南儒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云南文昌、魁星祠庙修缮、修建的重要时期。《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对云南各府的文昌、魁星祠庙地理分布及数量作了详细的记载。以《古今图书集成》中相关记载为依据,探讨清代云南儒学的发展状况,认为文昌、魁星祠庙在清代的大量修缮、修建,反映出云南儒学的大发展,而这些祠庙分布的不均匀,又反映了儒学在云南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4.
寒山信仰盛行于玉林境内。尤其至清代寒山庙广泛兴建,由此形成了一个以寒山庙为中心的祭祀网络。光绪年间,为报寒山应雨之功,地方官不惜在奏折中否定"三圣传说"以迎合国家礼制,经二次上奏,最终使寒山神荣获敕封,并列入祀典。但有趣的是,"三圣传说"并未因此而中断,民间仍以三圣诞辰为期进行祭祀,而不是按照国家礼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阐述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脉络及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农村工业化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推动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长远而又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一要充分利用农村已有资源;二应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三要积极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发展;四要制定各项政策保障农村学前教育师资。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区图书馆与农村社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社区图书馆是农村社区的文化中心,它对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其重要性目前并没有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加强农村社区图书馆建设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18.
闽南千年古镇旧镇有三座妈祖庙,保存数方石碑和崖刻。通过考察漳浦当地的妈祖信仰习俗,解读文物、文献资料,对理解明清时期闽南的乡村治理可得到若干新的启示。明中后期,妈祖的神职扩展,成为乡民聚集人心的精神纽带,妈祖信仰成为不同姓氏的乡民自我管理、自我教化的有力推手。妈祖庙成为乡规民约的发布地、道德教化的核心区,平息和调解民事纠纷的裁决所。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长远而又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一要充分利用农村已有资源;二应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三要积极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发展;四要制定各项政策保障农村学前教育师资。  相似文献   

20.
清代广西伏波庙的地理分布及其相关传说,表明了民间社会对东汉马援征交趾史实的一种集体记忆。伏波庙集中分布在桂东北、桂东南及桂西南地区,大体上与马援南征路线相吻合,形成了一个以马援为主神的祭祀圈,折射出汉文化自北向南传播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