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区旅游资源总体情况和空间结构决定了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模式。同样,区域旅游吸引力的强弱也基本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本底状况和空间组合情形。基于此,本文以集安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其旅游资源特征;其次通过旅游资源集聚效应以及连接度分析、通达度分析等相关空间结构分析法对旅游资源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集安市旅游网络回路性较差,主要旅游景区(点)的网络通达性一般;进而提出优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江苏省旅游局发布的相关数据,利用Arc GIS平台,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使用优越度指数、最近邻指数、交通连接度相关指数对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以及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南京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呈集聚状态,在主城区分布较密,且资源等级较高;2)旅游资源间的交通网络连接度处于中下水平,交通回路性较差,通达度不高,且呈现"中心高,四周低"和"东西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异规律;3)南京市旅游资源可以从优化交通连接网络,确定旅游核心,明朗景区层级,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深度发展旅游产品,整合旅游资源,构建集聚分区等方面进行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地理计量方法,从分布状况、均衡度和交通网络连接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整体呈均匀分布态势,各行政区间呈不均衡状态;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间交通连通水平低,景区间的旅游交通通达度有待提高。在探讨其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是确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基础,其空间结构直接决定了区域旅游活动的组织,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本文利用最近邻指数NNI、β指数、γ指数、α指数、平均径路长、紧密度指数6种分析技术,对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模式、空间网络结构的连接性和通达性做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集中,具备了开展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但是,旅游交通的连接性和通达性较差.因此,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各节点之间的连接性和通达度水平是山西省发展红色旅游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山西省紧密度指数C=0.7,相对紧凑的区域形态为改善旅游交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邻近性模式和拓扑空间分析法,用邻近指数R、连接度β指数和γ指数、交通回路a指数、通达度指数Ai、平均路径长、紧密度指数C对郑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聚集效应、交通网络结构、紧密度、区域竞争力的定量分析.研究认为,郑州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均衡,交通通达性较低,景点间的连接度不强,各景区可进入性有待提高等.为此提出了构建"一心、三片、一带"大郑州旅游区的空间结构,对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建设景区间的亚高速,旅游需求产品的空间系统优化,建立服务区以提供旅游服务和疏散人流,增加区域竞争力等相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部旅游合作的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β指数、γ指数、α指数、通达度等指标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整体状况较好,能够促进中部六省间的旅游合作. 但各省会城市自身的对外通达度却有较大差别,其中武汉的通达度最好,是中部六省旅游交通网络的中心,郑州其次;太原则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通达度较差. 本文针对各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状况的这种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是旅游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测算α指数、β指数、γ指数、通达度指数、最邻近指数以及基尼系数分别对焦作A级旅游景区连接性,通达度以及景区空间分布类型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焦作A级旅游景区间连接性较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4个景区通达度相对较高,3个景区可进入性较差;最邻近距离指数R为1.93,说明焦作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表现为均匀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区旅游资源空间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β指数、γ指数、通达度指数、平均路长等空间分析方法对鄱阳湖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该区旅游资源空间整合的策略,结论对提升该区旅游竞争力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平珍  梁莉  张捷 《河南科学》2006,24(5):776-780
旅游区划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进行旅游资源普查、区划、规划之后才能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其中不仅要进行一定数量的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还要分析其空间结构和旅游交通网络,确定其旅游中心城市,以体现旅游过程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旅游区的地域性等特点.在目前的旅游区划研究和工作中,对于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可以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但在分析其空间结构和旅游交通网络方面,还缺少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和指标描述.本文基于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对江苏沿江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应用图论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空间结构分析,以通达度作为描述旅游交通网络的指标,在以上定量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江苏沿江旅游区进行旅游区划研究.  相似文献   

10.
红色旅游资源结构决定区域旅游发展模式与空间布局.以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比R、α指数、β指数、γ指数、通达度指数、平均径路长、紧密度指数等方法,对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整体结构加以评价.结果显示:红色旅游资源资源类型较齐全、数量多、等级高、分区域聚集性强(R=0. 087),形成了皖东、皖北、皖西、皖江四大聚集区;交通网络的连接性(α=0. 58、β=2. 08、γ=0. 72)和通达性(平均通达度为189. 52、总体平均径路长为5. 38)较差,各资源节点之间的连接性和通达性不高,地域差异较大;资源分布区域形态相对紧凑(C=0. 83).并提出了整合资源、优化网络和创新开发的建议,为安徽省红色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佛山市禅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IS建立道路网络,求算出道路网络的各个通达性指标.从网络密度、连通度、可达性、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绕行系数几个方面分析了禅城区道路网络的通达性.研究结果表明:祖庙街道的网络密度明显高于其他镇街,石湾街道的道路结点的通达程度较高,南庄镇的各项指标均最低.总体来说禅城区的3个街道通达性水平比南庄镇高.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学》2016,(8):1386-1393
运用距离度量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30个世界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航空通达性进行对比研究.以30个世界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的航空枢纽机场所在城市为节点,以航空枢纽机场所在城市之间的直达航班为连接,构建世界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航空通达性计算网络,从便利程度、旅行时间成本和旅行经济成本3个方面对比研究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的航空通达性.得出这30个世界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的航空便利通达性、时间通达性、费用通达性的排名以及综合这3个通达性之后的最终通达性水平排名情况.另外,研究认为,便利通达性应与时间通达性、费用通达性共同作为衡量旅游交通通达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学》2016,(10):1741-1745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5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城市群内部城市为研究单位,采用基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研究手段,对5座城市群内部公路通达性水平和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城市群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空间分布、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态等因素影响,通达性水平和空间格局呈现明显差异.宁夏沿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公路通达性总体呈同心圆空间结构且通达性较好;兰西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呈单侧放射状空间结构且通达性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交通通达性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厦门市旅游目的地交通网络通达性的定量分析发现:厦门市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呈现以厦门岛内为中心,向边缘辐射递减的趋势;自驾游交通通达性处于良好状态;旅游节点间的公共交通便利通达性差异明显。为提升厦门市旅游交通的通达性,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加大智慧旅游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5.
以甘肃省天水市境内旅游线路设计为例,基于天水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平台建立通达度分析模型,对天水市精品旅游线路的科学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双中心的旅游线路设计对来天水市游客更具推荐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县级及以上城市为评价单元,运用GIS分析技术从公路网密度、邻近度、通达性3方面分别对各评价单元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利用以上3个指标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模型。分析湘江流域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以及其形成成因.研究表明:湘江流域路网密度整体较低,城市间差异较大;邻近度和通达性以地级市为中心呈圈层分布;城市间交通优势度极化严重,交通优势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在长株潭城市圈、衡阳市及周边地区:整个流域交通优势度成“H”字型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7.
以佛山市掸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GIS建立道路网络.求算出道路网络的各个通达性指标。从通达性水平、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绕行系数几个方面分析了禅城区道路网络的通达性。研究结果表明:祖庙街道的道路网络密度明显高于其他镇街.石湾街道道路结点的通达程度高.南庄镇的各项指标均最低。总体来说掸城区的3个街道通达性水平比南庄镇高。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学》2017,(4):668-672
以旅游资源群的概念为研究思想,结合宝鸡市旅游资源普查最新数据,通过聚集度、规模度、优越度指数计算出各类旅游资源单体的开发潜力.结果表明:旅游资源聚集度指数最小的旅游资源前三类分别是遗址遗迹、生物景观和人文活动;宝鸡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计算结果显示,位于前三类的依次是生物景观、遗址遗迹类和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潜力最大的3个区域分别是眉县、太白县和凤县.  相似文献   

19.
周成  李悦铮  江海旭 《河南科学》2012,30(11):1676-1679
运用最近邻点指数、基尼系数定量分析方法,以山西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为例,分析得出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特征;利用区域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论证了山西省旅游资源分布形态及与省内道路交通的联系情况.结果表明,山西省旅游资源在省内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主要集中于晋北、中部、临运(临汾、运城)和晋东南四大区域,在11个地级市中呈集中分布;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省内道路交通布局联系密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完善旅游网络体系将是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选取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为案例地,使用高德地图提供的最短路程和不同交通方式下通勤时间数据,从环湖12镇乡村旅游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和连接度的视角分析环巢湖区域的旅游交通网络状况,发现各乡镇节点之间可达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长临河镇、炯炀镇、黄麓镇、中垾镇等巢湖北岸各乡镇的可达性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