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易 《科学之友》2006,(12):40-40
在山西省运城市普救寺的西轴线上,屹立着一座古朴秀雅的方形密檐式砖塔。该塔原名舍利塔,后因元代王实甫在《西厢记》里描写的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人们又改称它为莺莺塔。莺莺塔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工艺,具有特殊的回音效应,堪称世界奇塔。莺莺塔建筑结构特点莺莺塔坐落在峨嵋塬头的土丘上,平面呈四方形,底层每边长8.35m,南向辟门,内为方室,室内后壁有一佛龛,已无佛像。第1层塔室不设楼梯,室顶砌作叠涩八角穹窿,中有一孔,可通上层。第1层以上塔身内部,皆为空筒。塔上壁用砖叠涩出檐13层,内设台阶,可攀登盘旋而上至9层。2层以…  相似文献   

2.
鸟国奇闻     
这些"坟冢"是怎么回事? 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东南亚一带,人们常能看到高高隆起的土丘,有的足有5m高,半径将近10m,就像一座座高大的坟墓.难道这是当地人的坟冢吗?若我们勇敢地扒开土丘看个究竟,你就会发现这不是坟冢,里面全是沙土、树叶、杂草,往往还能找到很大的鸟蛋.若你有耐心经常来观察土丘,就会发现土丘时而被掘开,时而被盖上一层新沙子,几个月之后,还能看见从土堆里拱出小鸟来.  相似文献   

3.
北京的西、北、东三面为太行山和燕山山脉环抱,东南望渤海,南面连接华北大平原。北京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北京的春季十年九旱、风沙频繁。  相似文献   

4.
陈海波 《科学之友》2005,(18):167-168
对一急倾斜厚煤层采空区上的某500kv架空送电线路S、G号塔的变形进行了,岩土工程治理,并利用两年多的塔基变形监测数据,对塔基稳定性和治理进行了监控及评价.  相似文献   

5.
王为 《科学通报》1993,38(3):258-258
1 海滩岩的位置、高程与年代贝澳湾是香港地区大濠岛(大屿山)南岸向西南开口的小海湾(图1(a)),宽约1km,湾内现代沙堤堤顶高4.5m。堤后潟湖大部分已干涸,现代沙堤之后约120m有一条平行的古沙堤,高程为7-6m。贝澳海滩岩埋藏于古沙堤东端及干潟湖之下(图1(b)),厚70-80cm。其中至少可分上、中、下三层,各层具斜层理或交错层理,主要成分为石英砂、砾及贝壳碎屑,层间  相似文献   

6.
崔之久 《科学通报》1995,40(7):624-624
1 遗迹发现点(图1)及其古环境青藏公路原59道班海拔4040m,位于公路西侧,在路边有厚达9m的坡积黄土剖面(图2).剖面底部是典型的冰缘成层坡积,黄土中有数层碎屑,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该剖面黄土以坡积为主,大型槽探发现两层碳屑和两层灰烬层,两层碳屑距顶面分别为2和2.7m((3475  相似文献   

7.
音乐建筑     
音乐建筑给建筑物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也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很受欢迎,现介绍几种。琴塔肯尼亚的库奔洛马地区有一座神奇的塔,塔身共有13层,塔高避6.3米,塔层高3.9米,塔的第三、四层塔角上装有64只琴栅(如马蹄形琴簧),从东西南北任何一方吹来风都会发出不同的响声,完全和一架琴上的各种音响类似,非常动听。无风时不响,稍有风吹过就能发出各种声音,风大琴声,大,风小琴声小。这座琴塔建成已有700多年历史了。五音桥我国河北遵化清代东陵顺治皇帝的幸陵神道上,有一座长110米、宽7米的七孔桥,桥两边嵌着116片石栏板。  相似文献   

8.
<正>金字塔分布于非洲尼罗河沿岸,古上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体积大小不一。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外的吉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胡夫金字塔。作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迹,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原高146.5 m,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 m,现高136.5 m;底座每边长230 m,现长220 m,  相似文献   

9.
杨欣荣  沈可  张进军 《科学之友》2005,(18):163-166
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年代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高层建筑.该塔在9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历经沧桑.近年来塔体残损、老化、扭曲、倾斜加剧.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和社会的关注.我们通过物探、钻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手段查明了木塔塔基土、场地土的构成及分布特征,并对塔基土、场地土的岩土工程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塔基持力层由夯实填土构成,塔基土稳定性较好,不足造成塔体扭曲、倾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于昇松 《科学通报》1991,36(4):280-280
万达盐湖位于南极横断山脉的赖特谷(77°32′S、161°31′E).湖呈东西向延伸,北、南两侧分别与阿斯加德和欧林巴斯山的高岩墙相接.湖区是由粗玄岩覆盖的、被煌斑岩侵入的中生代及古生代的花岗岩系组成.现代万达湖长5.6km、宽1.Skm,西侧最大水深68.8m.湖水面终年被厚4m的冰层所覆盖,冰面海拔123m. 万达湖是一典型的双季回水湖,湖水分两层,54m深以上水为淡水层,54m以下为卤水  相似文献   

11.
1987年的盛夏,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了一座年代久远的墓葬,其时代大约在距今6500年左右,墓中发现了所谓的"华夏第一龙,第一虎".但是,专家经过将近三年左右的研究,才得出结论,这并不是用龙虎蚌塑陪葬的一般性墓葬,原来,整个墓葬是一幅完整的"天圆地方"反映"盖天说"的天象图.龙虎不过是天象中的苍龙和白虎,在白虎的腹下和苍龙的一侧立面星图上,塑有两个相似的火形符号,这是朱雀的雏形,而在墓主人的下方(北.当时的绘图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堆塑着北斗星,并且用两根人的胫骨作为北斗的斗柄.这当然就是北方的玄武的雏形.而且,根据专家的研究,此墓和曾候乙墓出土的星象图对比,能够分析出来20多种天象,而这20多种天象大多于记时有关.  相似文献   

12.
邵全琴  肖桐  刘纪远  齐永青 《科学通报》2011,56(13):1019-1025
高寒草甸是青海三江源地区的主体生态系统. 高寒草甸的根系盘结, 形成坚实的“地毯式”草皮层, 固土持水能力强, 是维持“中华水塔”的主要贡献者. 为了定量分析典型高寒草甸的抗侵蚀能力, 本文选择草皮层完整、植被覆盖度在60%以上的典型高寒草甸坡面, 进行了土壤侵蚀的137Cs核素示踪研究. 结果表明: (1) 各采样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属微度-轻度侵蚀水平, 玉树县玛龙村坡面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64 t km-2 a-1, 玛多县野牛沟乡坡面为415 t km-2 a-1, 称多县珍秦乡坡面为875 t km-2 a-1. (2) 在坡面尺度上, 土壤侵蚀速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植被覆盖度越高, 坡面侵蚀模数越小(P<0.01, R2=0.986); 在样点尺度上, 土壤侵蚀速率与植被覆盖度之间也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P<0.01, R2=0.555). (3) 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坡面侵蚀强度及其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表明, 植被是土壤侵蚀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具有完整草皮层且植被覆盖度较高的高寒草甸, 对于土壤保护和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公路黄土边坡坡面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进行边坡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坡面的不稳定因素,对边坡的坡角和坡高等进行设计,并总结了黄土地区边坡坡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传统受到祭祀的成吉思汗陵,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南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尔敖包上,北距东胜约90 km,建于1955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宏伟的陵园占地5 km2,主体建筑是三座相连的蒙古包式大殿,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等部分。正殿高26 m,东西殿高23 m,东西走廊高20 m。陵园正殿迎面是一座5 m高的成吉思汗白玉雕像,背衬巨幅地图,昭示着成吉思汗金戈铁马建立四海大帝国的辉煌业绩。后殿寝宫有三个黄缎子覆盖的蒙古包里分别安放着成吉思汗和夫人孛儿贴,二夫人呼伦,三夫人伊绪的灵柩以及成吉思汗胞弟的灵柩。东殿独设一座蒙古包,里…  相似文献   

15.
发现地宫     
《大自然探索》2007,(2):70-72
人们不曾想到的是,随着法门寺古塔的倾颓,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拉开了序幕. 1987年2月,法门寺塔重建工作开始,这给了考古人员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法门寺塔本身就是文物,塔的重建就是一个修复文物的过程,考古部门必须全程参与.在拆除半壁残塔的同时,一个考古工作队组建起来,前往法门寺进行塔基的考古发掘工作.公安人员、武警战士也很快进入法门寺,将工地严密保护起来.一系列考古发掘工作随即展开.  相似文献   

16.
贾韵洁 《科学之友》2007,(16):38-39
在前人进行边坡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坡面的不稳定因素,对边坡的坡角和坡高等进行设计,并总结了黄土地区边坡坡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贾韵洁 《科学之友》2007,(8B):38-39
在前人进行边坡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坡面的不稳定因素,对边坡的坡角和坡高等进行设计,并总结了黄土地区边坡坡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深反射地震剖面所揭示的白云凹陷的深部地壳结构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黄春菊  周蒂  陈长民  孙珍  郝沪军 《科学通报》2005,50(10):1024-1031
以过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部的第一条长电缆深反射地震剖面(14 s)作为研究的基础, 对该剖面进行了速度分析、时深转换及精细地震解释, 探讨了白云凹陷的深部构造特征. 该剖面深部反射特征非常清晰, 莫霍面表现为一个起伏不平、厚薄不一的“层”, 其厚度可达1~3 km. 地壳厚度从陆架、陆坡向海盆明显阶梯式减薄, 在白云主凹的沉积中心处仅厚7 km左右. 在剖面的最东南端下陆坡部位, 深部(10~21 km)有三个略显起伏、彼此大致平行的强反射条带, 推测为莫霍面之下存在俯冲洋壳的显示. 在白云凹陷可能存在深大断裂, 凹陷的持续强烈沉降可能与深大断裂的长期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深部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拜城-大柴旦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穿过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车坳陷和塔北隆起两个构造单元. 利用该剖面上的拜城、库车、轮台和库尔勒4个爆炸点的地震资料, 通过二维横向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的射线追踪与理论地震图计算, 获得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二维速度结构与构造. 结果表明, 库车坳陷与塔北隆起的地壳分层具有统一性, 但界面深度、地壳厚度以及速度分布沿剖面变化明显, 其中地壳厚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中地壳与下地壳. 在库车坳陷的拜城以及塔北隆起的轮台爆炸点附近莫霍面抬升, 使地壳分别减薄为42和47 km. 地壳最厚处是库车坳陷与塔北隆起的转换部位, 地壳厚度达52 km. 此处的上、下地壳内分别发育壳内速度异常体, 其中上地壳表现为高速异常, 下地壳发育低速异常体, 它们几乎分布在同一垂线上, 相应位置的盖层较厚. 根据地壳的速度结构与构造, 可将剖面划分为库车坳陷、塔北隆起和两者之间的过渡带3个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速度变化特点、基底结构形式和深浅部构造关系. 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壳与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与构造在东西向的差异可能意味着塔里木盆地向天山造山带俯冲消减的速度和强度的不同, 引起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分段.  相似文献   

20.
<正>浑源传统铸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工艺精湛,它年代长、影响大、价值高,是一项重要的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浑源铸钟制作技艺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据中科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学者鉴别和认定,浑源铸钟技艺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古代塔基遗址是一脉相承、同出一辙的,源于辽金时期,距今已有1 000年左右。浑源铸钟不仅是中国古老冶炼铸造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