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方法论 一、核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聚集在基本粒子蒲研究会中的日本基本粒子物理学家们在爵多镇域内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通过开展民主方式研究工作的努力,对大学和学术界的民主化作出了很大真献。 (2)他们奋发地  相似文献   

2.
赫尔曼·外尔(Hermann Weyl,1885—1955)”,这是一个多么陌生的名字,把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这三顶桂冠戴在这么一位现代人头上怕是有点不合适吧。大物理学家、大数学家无一没有自己的哲学思想,象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海森伯等更是具有广博的哲学素养,可是说他们是哲学家恐怕就有些牵强。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冯·诺意曼等人,都对物理学作过本质上的贡献,可是却没有什么人把他们称为物理学家,他们也没有得过任何物理学方面的奖赏。但是,外尔的确配得上这三个称号。外尔是位大数学家在数学界大概没有异议。不仅如此,他恐怕是继彭加勒、希尔伯特之后,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阿提雅(M.F.Atiyah,1929—)前不久谈到,他最崇敬的数学家就是赫尔曼·外尔,他对数学许多方面的深入研究都来源于外尔的工作。布尔巴基学派的两位创始  相似文献   

3.
去年8月,在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所举行的国际高能轻子、光子相互作用会议上,由美藉物理学家莫玮教授领导的实验组报告了他们的μ中微子和电子的弹性散射的实验结果。这个实验结果不但对著名的温伯格-萨拉姆理论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而且对如何做这类最困难的实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因此得到了与会的高能物理学家们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大型离子对撞机实验(AUCE) 将铅离子进行对撞,在实验室条件下重建"大爆炸"之后的宇宙初期形态,获得的数据将允许物理学家研究夸克一胶子等离子体的性质和状态.  相似文献   

5.
科学学创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国际上一般认为创始人是英国物理学家J·贝尔纳(J.D.Bernal)和美国社会学家R.默顿(R.K.Merton)。他们两人在当时发表了“科学学”的首批重要文献。他们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他们的研究方法,都摆脱了传统的科学史的研究和自然哲学的痕迹而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科学学的研究,由此奠定了“科学学”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范林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14(3):52-59,78
正电子是人们认识的第一个反物质粒子。狄拉克(P.A.M.Dirac,1902—1984)于1931年预言了它的存在。次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C.D.Anderson,1905—)在宇宙线的研究中“偶然”观察到一个新粒子。不久以后,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特(P.M.S.Blackett,1897—1974)和意大利青年物理学家奥恰里尼(G.P.S.Occhialini,1907—)证实了这项观察,并指出这就是狄拉克预言的粒子。从此,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揭开了新的篇章。在历史上,这一事件比较典型,许多作者对此作过评述,一些当事人也作过回忆。本文拟在已有研  相似文献   

7.
可控核聚变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研究计划是开发和利用这一新能源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其实验堆选址位于法国马赛附近的卡达拉奇(Cadorach),总投资达上百亿欧元,由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七方共同参与,中国将贡献ITER计划总投资的9%。2006年5月24日,参加ITER计划合作的七方代表经过4年多的谈判后草签了与该计划有关的一系列合作协议,这标志着ITER计划开始启动。目前,中国已将ITER合作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将同时加强国内的相关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06,(18):74-76
为了与时俱进,研究人员可以把物理学定律看作计算机程序,把宇宙看作一台计算机。(黑洞计算机可能听起来荒诞不经,然而,宇宙学和基础物理学的研究人员正在证明它是一个有用的概念工具。如果物理学家能够在粒子加速器中创造黑洞,他们可能确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界和哲学界都很关心的经由贝尔不等式检验定域隐变量理论的实验已经完成了十二个,只有两个不违反贝尔不等式,十个支持量子力学的预言而违反贝尔不等式(见附表)。在1979年,才完成了七个实验,当时法国物理学家埃斯帕纳就发表了《量子论和实在论》一文,断言实验证明了“定域实在论是有错误的”。在中国也有人响应。现在,不仅有了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政府的科学家们计划创造一颗"罐子中的恒星",在地球上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的方式复制出太阳和其他恒星。如果成功的话,人类将再也不需要依赖化石燃料来产生电力了。新一代核聚变设备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们近日在发表的论文中,公布了他们研发新一代核聚变设备的计划。"我们希望能为未来的发电厂提供新的  相似文献   

11.
苏联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尼古拉.瓦维洛夫(НиколайИвановичВавилов)和他的胞弟、物理学家谢尔盖.瓦维洛夫(СергейИвановичВавилов)同是苏联科学院院士。他们都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达到了当时的世界一流水平。由于苏联当局的科学技术政策急功近利,致使尼古拉.瓦维洛夫及他所研究的生物学、遗传学被彻底毁灭,而谢尔盖.瓦维洛夫荣升苏联科学院院长,苏联物理学也避免了一场劫难。  相似文献   

12.
正1950年,一次极具意义的午餐会话对未来几十年天文探索奠定了基础,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和同事们进行了一番辩论,他们主要聚焦于两个问题:一是星系非常古老、非常庞大,存在数千亿颗恒星,以及大量宜居行星;二是这意味着外星人在星系中拥有充足的时间进化和发展。然而,如果外星人存在,人类历经几十年的太空探索为什么没有发现它们呢?  相似文献   

13.
今天,许多有着中国血统而今却是美国公民的物理学家们,以他们的卓越成就早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当我们在探索自己国家科学发展道路的时刻,这一个特殊的知识集团自然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华裔美籍物理学家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们取得这些成就的各种社会原因,从他们的成长过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江西是一个政治相对闭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但是,在这片红土地上,却诞生了吴有训、饶毓泰、余瑞璜等一批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是中国物理学的开创人和奠基人之一。赣籍物理学家的科技贡献,不仅为中国物理学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开创并奠定了学科发展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近现代中国科技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15.
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众望所归的决定。希格斯粒子的发现,使得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所预言的所有粒子全部被实验发现。那么,理论物理是不是从此无事可做?其实在物理学家的眼睛里,  相似文献   

16.
沃尔纳·卡尔·海森伯(Werner KarlHeisenberg,1901-1976)的大名在全世界物理学家中间是极其响亮的。例如“我的朋友”,伊瑞克(Erik (?),NBA的前任馆长)就坚决断言海森伯是本世纪第三位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泡利和狄喇克都得靠后。伊瑞克曾向我历数了海森伯的“十大功劳”。他在哥本哈根开的一门量子史课程叫做“从玻尔到海森伯”,用他的话说就是“从一个伟人到另一个伟人”。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些科学家提出了一种较为激进的研究理论,他们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只是一个虚拟空间,我们只不过是另一个更先进文明的玩偶而己。这看上去荒诞不稽的理论却被许多物理学家接受,这些物理学家认为,或许可以找到证据论证,电影《黑客帝国》的场景或真实存在。设想  相似文献   

18.
向自己突围     
在所有能飞的动物里,大黄蜂是一个另类。曾经有几位动物学家,一起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得出一致的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其形体构造必须是身躯轻巧而双翼修长的。话音刚落,恰巧数只大黄蜂飞临现场,在座的动物学家见状,顿时面面相觑,一阵尴尬。于是,他们带着一只大黄蜂标本,前去请教一位物理学家。这位物理学家仔细地揣摩了半天,望着大黄蜂如此肥胖、粗笨的体态再配上一对短小的翅膀,最后也困惑地摇摇头:不可思议。根据流体力学原则,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无奈之下,他们又请来一位社会行为学家。不等听完他们的解释,这位社会行为学家就笑了,不无…  相似文献   

19.
经典物理学解释宏观物理现象曾经取得巨大的成就。它在十九世纪末年被物理学家绝对化,被奉为能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的真理。但是就在十九世纪末年,新的关于微观物理现象的实验上的发现开始冲击经典物理学和物理学家思想中的形而上学方法。在二十世纪最初二十多年中所累积起来的大量关于微观物理现象的实验事实再也不能让自己束缚在经典物理学的框框之中。它们迫使物理学家走出这个框框,  相似文献   

20.
美国物理学界的自我改进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当代的世界科学中心,物理学在这个国家是怎样崛起的呢?对此早有一个流行的回答:三十年代法西斯在西欧的猖獗使大批欧洲科学家流亡国外,而美国稳定的民主制度和优越的物质条件吸引了他们,使他们最终移居到美国,正是这些欧洲的难民物理学家造成了美国物理学的崛起。如果回顾一下这些人在研制原子弹时的作用,看看这些大科学家以及他们的美国学生中有许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就不难理解流亡的欧洲物理学家确实对美国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