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荀步章 《奇闻怪事》2009,(12):29-30
【案例】那一年,我担任初三班主任。刚接班不久,就有老师向我透露:这个班上有几条“好汉”呢!有一次,班上几个后进生在一起谈论自己过去一些值得骄傲的事情,见我走近,都不开口了。有一个同学说:“好汉莫谈当年勇。”我从这句话中受到启发,觉得他们怀念自己光荣的过去,这是具有荣誉心、好胜心的表现,这就是希望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要用自己的爱心去点燃后进生前进的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2.
那年,我读小学四年级,有一次,班上组织春游,每个同学交5元钱,40个同学就是两百块钱,这钱由班长统一收取。我们的班长是个女孩子,扎着两个羊角辫,很可爱的。可是那天,她却哭鼻子了,她把收来的钱放在自己的课桌抽屉里,做完课间操回来后,钱却没影了。班长的父亲是附近矿区的工人,母亲没有工作,家庭不太富裕,丢失的两百块钱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她把鼻子都哭歪了。班上的几位任课老师都赶来了,问了问情况,语文老师说,这明摆着,是班上的学生干的,就几分钟时间嘛。体育老师说,行了,各位同学都坐回自己的桌位上去,我们一个个搜查。体育老师这…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第十册练习3“口语交际”中有一个话题——班上有同学过生目,要不要送礼物?话题抛出来后,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交流讨论,绝大多数的孩子说该送,因为礼物是表达祝福、传递友谊的一种方式;也有几个孩子默不作声,可能他们正在揣摩我的意思吧,这是几个“滑头”的小家伙。最后,大家将眼光投向我,但我并没有急于总结,而是给他们讲述了近段时间我批改他们日记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张武会 《奇闻怪事》2007,(10):31-31
为了“取乐”,班上一名学生从家里带来一条蛇,在教室里到处追逐那些胆小的同学,吓得他们胆战心惊,东躲西藏。事后我问他,他却说只是为了好玩而已。还有一名同学,因期末考试成绩不很理想,回家遭到父母批评指责以后,心情苦闷而自杀未遂……针对类似的一些现象,如何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或者将不良后果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学期以来,我给班上五十名同学建立了“心理档案”,使学生的心理有一个有效的监控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晓蒂 《青年科学》2011,(5):50-51
儿子刚刚上初一时,对男女那方面的感情还是朦朦胧胧的。可班上“情窦初开”又相对大方的女同学,已暗中向男生“眉目传情”了。但这类“青春期动作”常常遭遇儿子等一千男同学的冷嘲热讽。一次周末的饭桌上,我正开启一瓶四川名酒“剑南春”,儿子在一边说话了:“爸爸,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外号就是这酒的名字。”  相似文献   

6.
自责     
前几天由于忙着开会,教学进度跟学校中平行班相比,掉了好几课时,我准备在班上学生上晨读课时新授一部分教学内容,以便能赶上同事们的教学进度,当我早早地来到教室,看到大部分同学都已来到学校,看到大部分同学都已来到学校,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有同学张罗举办一次小学同学聚会,这也勾起我对小学时光的美好回忆。我们相识于垂髫之年,而今已是人到中年。这一晃就是三十几年。难得举办这样一次聚会,我也出力帮忙联系同学。有几位同学和大家久疏音讯,找起来很费事。那天,几经曲折,联系到了同学强。电话打过去,尽管很久没有见面了,聊得还是  相似文献   

8.
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作文困难户”李小刚。(化名)在全县五年级语文统考中作文成绩在班上排名第三位。李小刚拿到试卷后,脸上堆满了微笑。老师评讲试卷时也一反常态地认真听讲。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放学时,学习委员张红(化名)含着眼泪来到我的办公室告状:“张老师.李小刚在班上说我的作文分数没有他高,说我不配当学习委员。其实他这次作文成绩能在班上名列第三,那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他凭什么这样说我……”听了学习委员的一番话后,我马上来气了,就把他叫到办公室来训斥:“李小刚同学,你这次作文成绩能在班上名列第三,那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有什么值得骄傲?  相似文献   

9.
雯是班上性格较为内向的女孩子、不善言谈的学生,她默默无闻,不惹事,不闯祸,即使遇上委屈烦恼也只是用忧愁的眼神望着老师,却不曾吐露半句话。最近一段时间,她老是一个人静静地发呆,我感觉她有满腹的心事,试着和她沟通了几次。她总是淡淡地说:“老师,没有什么事。”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心里在想:难道她没有沟通的欲望吗?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上午第三节课,我正在07级电子电器(1)班上《法律基础》课。突然,口袋中手机响了,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我心想:怎么办?接还是不接?一看是教育主管部门来电,短暂犹豫之后,我对学生说:“对不起,老师接个电话。”我用最快速度处理来电,然后关上手机。  相似文献   

11.
芮是我从教以来遇到的一名非常特殊的孩子,典型的高智商低行为。当我刚接班的时候,就有好心的老师告诉我,说班上有几个“皮猴”,其中最厉害的就是芮,说芮患“自闭症”(经过了解他是感统功能失调),是最难对付的,在班上经常会无缘无故“发神经”。我笑着调侃:“有差异就是资源。”  相似文献   

12.
新学期第一节课,我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激情。就在我暗暗欣喜时,教室里乱哄哄起来,有的同学抢着画笔,有的向同学炫耀着带来的新画具,有的翻着书本唧唧喳喳吵嚷着什么……我马上明白了:原来学生对新学期要学的内容非常好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节课要上些什么。在此之前我已按设计好的内容在其他班上过了,即很严肃地提出一些新学期的要求和希望。  相似文献   

13.
圆圆 《少儿科技》2008,(5):42-42
我是不是一个不乐于助人的孩子呢?事情是这样的。为了放学后回家能多一点的玩耍时间,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喜欢在老师一布置完家庭作业后,就立刻在班上写起来。我有时也会在班上做作业。可是有一点很烦的就是,做数学题时总会有同学跑过来问我怎么解题。我不喜欢在做题中途被打扰,因为这样会打乱我原先已经想好的解题思路。但是,我又不好拒绝同学的请求,怕他们以为我不乐于助人,不愿意和我做朋友了。  相似文献   

14.
人际气泡     
小丽走进心理咨询室,认真地说:“马老师,我和班上的一个同学关系非常好,我们形影不离:上课是同桌,下课在一起,无话不说,彼此都知道心中的秘密。可是,有时候我总觉得两个人太好了,也有点不自在、不舒服。这是怎么回事呢?”小丽一脸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张友敏 《奇闻怪事》2007,(12):15-16
【背景】 事情还得从一个家长的电话说起。一天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她哽咽着说:“张老师,今天可以让我的孩子回家吗?他的爸爸快不行了。”对于这样的请求我当然答应。没想到她接着说“张老师,我还想请你帮个忙,这孩子一点也不懂事,到现在他爸爸住院一个多月了,  相似文献   

16.
请笑对学生     
实习教师小胡跟着我实习已经将近半个月了,我发现,她与班上的学生相处得很融洽,学生都愿意亲近她。一次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喜欢胡老师吗?”“当然啦!她总是笑着面对我们,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17.
我不懂音乐,但喜欢听陕北民歌,对于专业的歌唱家如负恩凤、冯健雪、王向荣等都熟悉,也知道那些在“荞麦园”饭店里演唱的一帮业余的演员。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电话,说:你知道不,现在冒出来个女子,陕北民歌唱的非常好。我问叫什么名字,他说叫任思谕。这个任思谕我不知道。可过了不久,那个朋友带来个女孩来我家,一看那女孩长相是典型的陕北人的白白胖胖的漂亮,我说:这是任思谕吧?果然就是任思谕,她是三天后要在西安举办独唱音乐会,邀请我去听听。她竟然举办独唱音乐会,这让我很惊讶。那个下午我们几乎谈的都是陕北民歌,得知她从小就爱唱民歌,后来考了西安音乐学院,在学校时就特别出色,曾办过一次独唱会,毕业后又分配在另一所大学任音乐教师,再到北京高等音乐学府进修。可以说,她生来就是唱民歌的材料,或者说就是为民歌而生,几十年里为歌唱她舍去了很多很多,总是在发展自己的音乐天才,才走到今天的这一步。我是敬佩那些有才能的又能锲而不舍为这既定的目标奋斗的人,所以,  相似文献   

18.
赵学斌父亲是一名军人,希望儿子文武双全.于是取名学斌。赵学斌也顺着父亲的期望而长大,1982年考上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天津大学时间计量与控制仪器专业。班上20几个人毕业时都是在其他专业同学羡幕的眼神中走出校门的。那时候的赵学斌和所有同学的愿望如出一辙:要在中国钟表史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纯粹     
一日,我将一学生做的错题抄在黑板上,并说这是XX同学的错误,请其他同学帮助这位同学纠错,并引以为戒,结果竞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那位同学与我在教室里顶撞,认为我在同学面前丢了她的脸。可想而知,我当时的气愤之情易于言表,然我还是用教师最极限的涵养忍住了,并示意她坐下。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她非常俊俏,可从她身上却有一个令我疑惑不解的问号——就是她常常戴着一顶小花帽。这使我感到帽子下一定藏有什么大“秘密”。这想法促使我的手情不自禁地伸到她头上,可她非常警惕,每次的行动都被她发现,立刻按住帽子,令我无法揭穿这秘密而感到扫兴。这天,我正觉得无聊,我扫视四周,看见那位同学正认真地阅读着书,看得津津有味。我感到正是天赐良机,好好把握这次机会揭穿她的真面目。我就像贼一样偷偷溜到他后面,趁着她不防,伸手一揭。不好的事发生了。原来这古怪的同学因一次大病而脱发,戴帽为了掩饰。这时,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