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干酪乳杆菌HC12具有降低培养基中胆固醇的能力,通过单因子、正交试验对其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在MRS培养基的基础上,培养基最佳配比为酵母粉2.0%,葡萄糖2.5%,胰蛋白胨1.5%,牛肉膏1.0%;最适的起始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28℃.优化后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使干酪乳杆菌HC12的生长量(OD值)达到了1.502,去除胆固醇的量达到54.3 ug/mL.  相似文献   

2.
自然发酵泡白菜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冬季主要蔬菜-白菜为原料制作自然发酵泡菜,从发酵液中分离到十株杆菌和球菌,筛选到两株产酸力强及风味较好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确定为植物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  相似文献   

3.
用食品级的大豆蛋白培养基代替MRS培养基进行植物乳杆菌发酵,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安全性较高的食品防腐剂.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大豆蛋白培养基后的上清液对娄地青霉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液抗真菌活性,对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进行单因素研究,并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组合及培养条件:葡萄糖20,g/L、大豆蛋白5,g/L、pH 6.5、温度37,℃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48,h时抑菌效果最佳.对抑菌物质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浓缩上清液的抑菌活性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抑菌活性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经过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高活性干酪乳杆菌粉末发酵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干酪乳杆菌的高浓度培养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冷冻干燥法及喷雾干燥法制备干酪乳杆菌干剂的可行性。实验表明,初始培养基不调酸,发酵过程中不补料并用饱和Ca(OH)2作为中和剂,调节培养基pH在6.3~6.6,菌数可达1010/mL;将获得的高浓度干酪乳杆菌培养液离心浓缩,以1000脱脂乳加2.700甘油作为保护剂制成菌悬液进行冷冻干燥,其菌数可达到9.0×1010/g。  相似文献   

5.
鼠李糖乳杆菌L7-13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到的鼠李糖乳杆菌L7-13进行增菌培养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通过对其吸光度和活菌数的测定来优化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葡萄糖65 g/L、酵母粉15 g/L、牛肉粉28 g/L、大豆蛋白胨30 g/L、KH2PO43 g/L、无水乙酸钠3 g/L、柠檬酸铵2 g/L、Tween80 1.5 mL/L、MgSO4.7H2O 1.0 g/L、MnSO4.4H2O 0.5 g/L,培养28 h,所得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最大菌体密度约1010cfu/mL.此增殖优化培养基适于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6.
江苏大学开发的“高效安全直投式乳酸菌生物发酵剂”日前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该项目成功研制出活力高、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的直投式泡菜用乳酸菌发酵剂,发酵时间从传统的20天左右缩短为2.5天左右。为实现泡菜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条件;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的高密度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燕麦全粉为唯一基质进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Zhang固态发酵,以期获得一种具有益生元功效的谷物发酵食品.为了提高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对燕麦固态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选择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培养基初始p H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含水量55%、接种量9%、培养基初始p H 6、37,℃静置培养36,h为最佳条件,此时干酪乳杆菌活菌数为6.32×109,,g-1,滴定酸度为9.93,m L,乳酸含量为0.45,g/100,g.对燕麦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可知,发酵后β–葡聚糖含量为1.61,g/100,g,和发酵前相比几乎没有降低,α–氨基氮的含量增加了0.06,g/100,g,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00的多肽增加了10.62%.  相似文献   

8.
青春双歧杆菌和乳链球菌混合培养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春双歧杆菌和乳链球菌混合培养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培养基中作为碳源的葡萄糖对双菌生长有重要作用,以葡萄糖为速率控制底物,且根据这两菌对底物的竞争关系和代谢产物可以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生长的共生关系,从而异出其动力学方程,并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预测。  相似文献   

9.
植物乳杆菌的产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乳杆菌的产酸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该菌株的产酸速度快, 转入培养基后pH即快速下降, 在32h时pH趋于稳定; 属于同型乳酸发酵; 在起始pH为6.0时发酵及产酸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植物乳杆菌素plantaricin Q7是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Q7产生的,其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素,有安全、高效、稳定性好等优点.将效价为533 AU?mL-1的植物乳杆菌素Q7添加到牛乳中,探究其在牛乳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素Q7维持了牛乳良好感官,牛乳贮...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逐渐驯化法对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Ind-1、L.acidophilus Bulqaria和L.acidophilus Lak-cid进行了有氧驯化,获得了L.acidophilus La-XH1和L.acidophilus La-XH3两耐氧菌株.形态学观察,两株菌落呈圆形,隆起,乳白色,光滑,直径1~2 mm.显微镜观察,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杆状,两端钝圆,以单个、成双和短链出现,不运动,无鞭毛,无分支.可以发酵单糖和双糖,而对多糖、醇类无发酵性.  相似文献   

13.
开发研制新疆地产胡萝卜汁乳酸菌发酵饮料。以鲜榨胡萝卜原汁为原料,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菌种,混合比例为1∶1。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中间种子扩大液,发酵液及发酵饮料口感稳定性的最佳工艺。种子扩大液的最佳配方:3%葡萄糖,8%脱脂乳,3%接种量;发酵液最佳配方: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24小时,接种量5%;发酵饮料调配最佳配方:蔗糖7%,柠檬酸0.03%,稳定剂CM C-N a0.4%、黄原胶0.2%。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胡萝卜汁可得到口感较好、营养丰富的饮料。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两株自选乳酸菌的益生特性,为其应用于果蔬汁乳酸发酵的功能性饮料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以自选植物乳杆菌R23和干酪乳杆菌R35为目标菌,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6045为对照菌,考察各菌对模拟胃液酸度和肠道胆盐的抗逆性以及凝集能力、表面疏水性等黏附性能,并评价其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体外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两菌株对酸度和胆盐的耐受能力均优于对照菌,植物乳杆菌R23的抗逆性最强,能耐受pH值2.5、胆盐质量浓度5 g.L-1.干酪乳杆菌R35的黏附能力强,而植物乳杆菌R23疏水性较强而凝集能力较弱.各菌株的胞外代谢产物均有抗氧化能力,以植物乳杆菌R23为最强,其培养24 h后的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7.8%和80.94%,分别比对照菌高36.72%和5.81%.  相似文献   

15.
益生菌在储存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热,氧和湿度)高度敏感,加之胃肠液的破坏作用,导致益生菌到达肠道后活菌数大大降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益生效果.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Lacto bacillusrhamnosusL427)是由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益生菌菌株,为提高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到达肠道后的存活率,采用微胶囊技术对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进行微囊化.以海藻酸钠和刺云实胶为壁材,采用挤压法制备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胶囊,以活菌数和包埋产率为评价指标,探究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了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0%,刺云实胶浓度0.5%,氯化钙浓度0.3mol/L,菌液-壁材体积比1:6;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所得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胶囊的活菌数达4×108 CFU/g,包埋产率为94.51%.经模拟胃液处理1.0h后存活率为54%,在模拟肠液中处理1.5h后释放菌体完全,为7.64log(CFU/g),表明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胃酸环境耐受性和肠溶性.为该菌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Isolation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from faecal materia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B Sabine  J Vaselekos 《Nature》1965,206(987):960-961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醇-海藻酸钙作为德氏乳酸杆菌包埋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氏乳酸杆菌为考察对象,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聚乙烯醇海藻酸钙凝胶配比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制备PVA海藻酸钙复合载体的最佳条件是PVA、海藻酸钠和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64%、1.29%和1.97%,固化交联时间为6.48h,预测乳酸发酵72h的产量为112.79g/L.经过120d,40批次的发酵验证,结果与预测值相符,且乳酸发酵72h产量比游离细胞发酵平均提高了56%.  相似文献   

18.
乳酸杆菌制剂对肉仔鸡成活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饲喂不同水平乳酸杆菌制剂,通过成活率和生产性能统计,来研究益生素添加剂对肉仔鸡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乳酸杆菌制剂在提高肉仔鸡成活率和抗病能力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正面作用,但对增重和改善饲料利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试验中未发现不良影响,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鸡业上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从自制泡菜汁中提取乳杆菌,经生化鉴定确认其细菌菌属,再从乳酸杆菌中提取EPS并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在温度、pH值、葡萄糖含量和实验时间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LAB EPS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泡菜中乳酸杆菌获得高产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和最佳组合为,温度35 ℃,葡萄糖质量分数1.5%,pH值6.5,发酵时间10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