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倡导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现实航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形势的演变催生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奠定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人本思想为"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构建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执政理念,也是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人的主体地位日益重视的客观反映。通过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扬弃以及创新、发展现代的人本理论,党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对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与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又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弘扬。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两者的本质区别及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以人为本"的内涵与特征为理论基点,以重庆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依据,从重庆实践"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价值取向的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两个维度出发,论证重庆实践执政理念的创新与充实必须牢牢坚守"以人为本"这一法宝不放等,对重庆民生政府执政理念价值取向做了尝试性解读。  相似文献   

5.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的实践出发,审时度势,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吸收借鉴了西方人本主义的优秀成果,更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人民并非是官吏的奴仆。他指出的"受命于生人之意"、"吏为民役"、"民利"与"民自利"、"官为民役"与"民可黜罚"等民本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芒,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创造"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它使中国传统的实事求是实现了由学风到思想路线的提升,使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转换,使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实现了新的飞跃,将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推向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蒋琴 《科技信息》2009,(36):51-5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既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等先进道德理念的创造性运用,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习近平的民生思想与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习近平的民生思想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社会转型的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对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的研究和探索,对于人们正确、全面地理解人的价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本思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精粹,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民贵君轻,以民为本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民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必然产物,对我国封建社会以及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系列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其中"以学生为中心"是其教育理论的立足点。这一思想来源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教育传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并直接来源于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发展,要求教师信任和尊重学生,提供资源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罗杰斯的这些观念与原则对于目前的教育理念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群众观"与传统儒家文化中"贵民""爱民""富民"的"民本"思想的阐述,说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民本"思想优秀内核相结合的产物."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同时又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群众观”与传统儒家文化中“贵民”“爱民”“富民”的“民本”思想的阐述,说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民本”思想优秀内核相结合的产物。“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同时又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5.
胡凰 《科技资讯》2010,(28):166-166,168
文章阐述了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基本观点,强调基于"以人为本"观念的高职教育理念,描述了人本主义教学观在高职英语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并做出了"‘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我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独特的社会管理理念,思想上坚持"民本"理念,政治上坚持"民主"理念,经济上坚持"民生"理念。以"民本、民主、民生"为核心的社会管理理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思想的创新,而且是我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结晶,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在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客观决定的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在其价值理念上有了新的发展。在当代社会,设计中的"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设计者要正确的理解设计中的以人为本,优化思维结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和民主理念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辨证发展起来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探索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在"人心就是立国之本"、"国计民生是国之大事"、"主权在民"三个方面.通过对孙中山先生撰写<建国方略>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理想与主张的分析,从历史角度谈<建国方略>未能实现的原因,以及<建国方略>中民本思想的执政理念和孙中山先生民本思想执政理念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玉霞 《科技信息》2010,(31):I0085-I0085,I0254
"以人为本"广义上就是以人为基础,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就是指以学生为基础,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而进行的人本主义学习模式。本文将具体列举英语教学中的人本主义教学活动从而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