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针对高校软件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局限,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围绕"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能力培养为核心、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探讨了培养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的可能途径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赵良忠 《海峡科学》2015,(4):84-85,95
工程能力培养是工程硕士培养的根本目标,培养模式是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基石,实践教学体系是工程硕士工程能力培养的主线,邵阳学院食品工程领域按照"校企协同、项目承载"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四螺旋"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以实践为主导,以双导师为主责,师生协同创新"的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创业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民族竞争力的需要。高校软件学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第一课堂"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及与之互补的"第二课堂"氛围营造为两翼,并以逐步工业化培养为主线的软件学院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5):114-118
人才培养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进产教融合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以能力为本位,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攀枝花学院ICT产教融合基地在"产教融合、应用为先"的教学理念指引下,以OBE人才培养模式为向导,以需求为驱动,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授课方式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ICT基地沿着"融合—改革—创新"的渐进式路径坚持不懈的改革与探索,强调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力求培养出能满足行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院校之一,正在积极探索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营销专业作为该院制造业服务领域的重点专业,开展了"三明治"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本文以兰州财经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及实现思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定位与思路出发,紧紧围绕"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目标,努力探索"双导师"、"双引擎"的"双引擎-双轮驱动"机制,践行"双证"人才,"多核能力"的培养要求,提出双轮驱动、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为其他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结合江西省大学生电脑大赛,介绍了新余学院学练赛结合培养软件创新人才的背景,分析了该项竞赛对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所起的推动作用,阐述了该项竞赛对调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所起的促进作用,探讨建立"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大赛实践-毕业设计"的学练赛结合软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在夹缝中生存和专业同质度较高的独立学院,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培养适合学校发展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及其人才培养模式,该文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按照"两个结合、双向竞争、融合发展、多样成才"的指导思想,从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运行、管理、评价体制和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机制3个方面探索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思路、路径和措施,重点阐述了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践表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校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9.
楚广琳  陈猛 《科技信息》2011,(8):225-225
针对高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本文结合河南大学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从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师资结构和"三全育人"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提出具有软件学院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对行业高校通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介绍了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的构建。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提出了以能力为本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四位一体"实训室、建设工程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核心课程以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思路;在学习模式改革中,提出了项目小组合作学习、项目汇报、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活动等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使用则在于实现“三个转换”。即:馆长配备由“影响型”向“专职型’’转换、人员配置由“安置型”向“专业型”转换、岗位设定由“服务型”向“信息型”转换。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普遍欠缺,而工程实践能力对于工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要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首先要分析现状,研究问题所在,之后从教师认识、企业锻炼、横向项目、短期培训、教师引进等方面着手开展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相似文献   

13.
《软件工程》作为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现了工程教育中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有效衔接与平衡,从而受到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界的认可和赞扬.针对目前《软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CDIO教学模式对高职《软件工程》的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外经外贸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东莞理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通过依托行业,融合企业,校企联盟,探索基于"工学结合",共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条件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探讨了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根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形成以基本实践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着重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一种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通过对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满足社会急需的机电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  相似文献   

16.
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人才培养的定位及能力目标,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组成,设置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现代模具技术发展,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能认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生产管理知识.同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我国当前"软件蓝领"的就业市场出发,从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软件蓝领"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8.
二年制高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年制高职数控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应实施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特征,建立以实用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实行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相结合,形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9.
网络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1年才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还不够规范。论文阐述安徽科技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提出了一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科教育的本质,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出发,研究了利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和校内工程训练基地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对策,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