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6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随后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这一重要论断第一次把产学研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既符合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也抓住了当前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1):6-6
各有关单位: 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性研究的核心力量,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其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61-63
浙江省国境安全检验检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为"国境平台")始建于2006年,是浙江省科技系统为贯彻落实<2004~1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为总体要求而投入搭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创新服务平台之一,也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不同区域国家推动"零废弃"建设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去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下简称《方案》)。《方案》开篇是这样厘清"无废城市"概念的:"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  相似文献   

5.
<正>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年会,将于2014年8月15日-18日在内蒙古大学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社会治理是一个融合了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问题,因此,从哲学的高度,特别是从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在任何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科研机构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定位和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创新功能,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创新功能不同.这里,我们主要关注与企业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科研机构的创新功能定位和发挥问题,在国外,这类机构现在通常被称作为"研究和技术机构(RTO)",在中国,则一般被称之为"应用和技术开发类研究机构",现在大多已实行企业化转制,本文以下仍简称为"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科技产业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火炬计划的指引下,作为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基础性服务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五"期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高新区发展建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作为一种蕴藏着无尽新鲜能量的创新组织、一种有效率的制度产品,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冉冉升起,发出更大的光和热,真正成为我国科技与经济生活领域的"新世纪朝阳".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泉,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基础研究工作放在了重要地位。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我国基础研究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部历来重视地方基础研究工作,于1999—2005年分别在苏州、四川、新疆、湖北和云南等地组织召开了地方基础研究工作会、研讨会和研修班,对促进地方基础研究工作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次会议将传达和学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主要精神;介绍《“十一五”国家基础研究规划》的基本内…  相似文献   

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十三五"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布局的5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之一,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处于我国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交汇点,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本文探讨了高校承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总体情况、领域分布和优势特色,并对牵头项目数前20名的高校承担项目情况与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于2006年3月14日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该《纲要》指出要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与经济、教育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并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领域超前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取得重要突破;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启动一批重大科技…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下简称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联合资助是科学基金发挥导向作用的重要机制。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组成的创新网络,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其他主体进行密切合作,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简称基金委)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不同区域生态建筑建设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的重要课题。课题以华庄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项目为载体,以华中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以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承担完成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创新机制研究》,《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等成果为技术支撑。完成了5项研究成果和6项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在桂林召开2012年地方基础研究工作会议,与从事基础研究管理工作的同仁们,共同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的精神,交流、研讨地方基础研究工作开展的好经验、新思路。首先,我代表科技部对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承办会议、为会议付出辛勤劳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和桂林市科技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4.
"创新绩效假象"的本质是国家创新体系结构的失衡。从国内外的创新实践中提炼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规律及运行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元串联协同"和"三元并联互动"科技创新体系理论概念及结构框架。结果显示:"三元串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更易产生"创新绩效假象",这与该体系中三大创新主体位于同一创新链有关。破解"创新绩效假象"路径有二:一是完善传统的"三元串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如完善TTO机制以弥补科技成果转移中介组织的缺失,或建立国家科技创新委员会及创新协作平台以改变政府顶层设计的缺位。二是向"三元并联互动"科技创新体系转型,同时通过基础研究分层,应用研究分类,产业化分流的制度设计避免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2006年第15期发表了笔者的文章--《创新型国家:有序演进的工业化是必由之路》之后,人们对科技与工业化的关系并不太了解,因此我们继续就工业化和科技创新的关系进行讨论是有益的.中共中央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根据这一决定,我们该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呢?这是摆在科技主管部门面前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01,(9):30-32
"十五"期间我国纳米科技发展的重点是加强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国家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应用技术开发,产学研结合推动纳米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强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国家纳米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非洲从族群社会跨越进入现代国家时代,本土知识在国家建构进程中有着突出的价值,主要包括:促进去殖民化的深入展开,打通"国家"与"历史"的精神连接,支撑国民教育,为国家认同提供认知基础;蕴藏着冲突调解机制、环境管理机制、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和知识生产、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土壤,是国家治理和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宏大的体系,多种角色、多个部门的参与,不仅是必然的现象,而且各种角色、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保证创新体系富有活力和健康运行的重要基本条件.然而近年来,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有关"部门分割"而导致国家有限科技创新资源不能有效集成和使用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受到关注.这里,如何发挥部门、地区的积极性和如何避免因部门、地区的分割而造成资源浪费似乎成为矛盾的两个方面.解决这一矛盾,显然不能简单地靠集中或限制等手段,而应通过加强协调予以解决.然而,协调难似乎也是一个常常困扰有关决策部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主要体现,是通过概念、理论来阐释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核心思想,是一个国家占据话语主动权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正越来越广泛和  相似文献   

20.
建设创新国家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全要素创新对建设创新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全要素创新管理是提升企业全要素创新管理绩效水平的最佳路径选择,需要做到"以需求为导向、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加强过程控制".本文从企业全要素创新管理绩效评价的主体、原则、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客观、完整的企业全要素创新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性的案例分析,希望对国内企业提升全要素创新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