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专业学生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基础差,对课程设计重要性认识不够,设计中主动性不够,而且选修课程学习不扎实、学习能力有所欠缺,课程设计质量存在较大问题。在确定课程设计内容与任务、加强教师指导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思想教育、选题适当、注重实践内容、加强指导,从而有效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从课程设计教学的具体作法及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按照学习成绩的强弱搭配划分设计小组,把设计室移动到图书阅览室,加强设计过程控制,按照小组进行答辩的教学改革思路;实践表明:这样可以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找到了与学院资源相匹配的适合三本学生特点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得出了实践教学更要因材施教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从高职教育的目标任务出发,结合当前的教学改革,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分别提出改革措施,以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搞好设计,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设计的准备阶段,设计计算阶段和绘图阶段三个阶段对运用和使用CAI课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Auto- CAD2000绘图软件绘图等新技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战欣 《科技信息》2010,(21):127-127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设计环节。该教学环节虽已成熟,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校利用UG NX软件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进行教学改革,并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就教学改革的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专业最后一个重要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关系到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劣。该文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通过学生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找到痛点,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利了解现状、提出利用机械设计专业知识能解决的方案,经过三维软件进行作品的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和三维运动学、动力学分析软件分析,了解作品的功能并生成二维产品图纸的过程培养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尹海燕 《科技资讯》2013,(22):199-199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机械基础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实施方式和教学体会,同时对课程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根据机械设计课程特点,介绍了结合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外实践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高校单独设置《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所存在的关联性不强,实践内容与工程实际需要相差较远,学生对机械综合设计缺乏系统了解与掌握等问题,在分析机械类学科竞赛内涵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促进机械综合课程设计的改革思路,力求实现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上的相互连贯以及教学组织上的纵向贯通,让学生全面体会机械系统设计中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阶段,使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戴向云  王海霞  李桂莉 《科技信息》2011,(29):I0014-I0014,I0108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学生在学完机械设计课程以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的好坏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设计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设计题目多样性、指导过程阶段性和成绩评定的严谨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指导课程设计,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程琳 《科技信息》2012,(6):123-123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是化工安全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当前《防火防爆》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课程设计改革的必要性。根据《防火防爆》课程设计的特点与课程的关系,对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了《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郭攀成 《科技信息》2012,(10):30-31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着力建设《机械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材、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虚拟样机技术将推动《机械设计》教学体系的变革,和虚拟样机技术引入的最佳时机与意义。介绍虚拟样机技术可提高《机械设计》教学的可信度和虚拟样机技术加强《机械设计》教学的实践环节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李海燕 《科技信息》2012,(11):174-174,176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文结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计和工艺实习联合进行、重视几何精度设计、改革答辩和考核方式、适当运用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杜鹃  王国勇 《科技信息》2011,(14):I0100-I010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较全面、较系统、工程设计性很强的综合性设计训练。针对我校软件学院培养软件工程+机电一体化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教学需要,利用机械设计学科和软件设计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指导过程和设计成果与答辩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索。本文为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和方法,对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对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然而,目前大多数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工程经验都较欠缺,通过指导课程设计的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提高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丰富了课程设计题目的来源,使其更接近工程实际,改变了思想观念,增强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对《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是进行创新创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该文通过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对该门课程进行创新创业技术型人才的过程培养进行了探索,旨在为机械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提供富有价值且切实可行的参考,以推进学院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创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特点,分析总结了黄河科技学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题目选择、工具书的使用、评分体系、图纸绘制的改革,其中,图解法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其他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继《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之后开出的一门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明确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切实做好各个实践环节,完善考核体系,才能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撰写报告等环节,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