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设计了一款光纤型接地及短路故障指示器,解决了传统故障指示器易受电磁干扰的问题。该指示器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指示线路的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提供报警信息为故障查找提供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款具有RS485通讯功能的接地及短路故障指示器,解决了传统故障指示器无数字通讯的不足。该指示器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指示线路的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提供报警信息,为故障查找提供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3.
杜洪光  杨洋 《科技信息》2012,(33):409-409
输配电线路传输距离较远,沿途地形复杂,环境和气候条件较差,再加上供电压力,造成线路故障率升高。而另一方面,线路距离长,分支多,结构复杂,又加大了故障查抄和排查难度,基于数字化故障指示器和智能配变监测终端而搭建的组网型故障定位系统,具有投资造价低、运行稳定可靠和安装维护简便的特点,很好的满足了城区架空线路以及广大农村电网保障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有效的解决了中低压架空线路故障定位和故障排查。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网配电线路的特点,对农网配电线路分段和联络,配网线路的分支首端、客户分界处装设智能开关设备和故障指示器,实现故障隔离、供电恢复、故障指示,同时利用APN无线网络建成通讯系统和建设后台监控系统,实现一种经济适用的农网配电线路故障定位和隔离系统的应用,提高农电供电可靠性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根据农网配电线路的运作特点,对农网的线路分段以及联络、配电线路的两端分支、客户交接处的自动化开关设备以及故障智能指示器实现故障指示、隔离与供电恢复。此外,利用无线网络设备建立一条通讯通道和后台监控体系,将农网的故障定位以及隔离系统运用实现经济化运行,提高农网的配电线路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农网线路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复杂配电网发生短路、接地等故障时难以快速准确找到故障点的问题,设计基于微功率无线组网技术的配电线路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系统由故障指示器、不对称电流源、配变监测终端和监控中心组成。故障指示器实时监测配电线路,在发生相间短路、接地故障时翻牌和亮灯,并通过无线组网技术,将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结合不对称电流源的线路电流变化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的突变电流来进行精确位,提高接地故障位的准确率,最后监控中心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线路抢修。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通过对架空配网线路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对门狗分界断路器开关及故障指示器的性能和特点做了阐述,提出了架空配网线路中门狗分界断路器开关及故障指示器的使用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10kV山区配电线路故障频繁的现象,采用基于GPRS通信故障指示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故障自动定位指示系统的必要性。通过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及时准确地确定出故障点的确切位置,缩短了故障修复时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网故障检测方法及自动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志锐 《科技资讯》2011,(36):87-88
缩短故障查找时间,是提高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本文以故障指示器为对象,对故障指示器的作用以及故障检测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最后,对故障自动定位系统进行了介绍,该系统能在故障发生后快速找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将故障的查找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目前国内的故障指示器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实现各种功能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尤其是对各种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技术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同时对故障指示器的发展趋势给予了分析,指出将故障指示器的检测结果纳入配电管理系统(DMS),使其在电力系统的生产和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为了适应超高压系统的故障检测,今后应向非接触式检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冯学峰 《科技信息》2014,(9):220+236
配电网故障点的查找占配电故障处理非常大的一部分时间,有效的缩短故障查找时间,是配电网自动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介绍故障指示器检测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的原理,然后介绍将廉价的故障指示器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廉价高效的故障自动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以在故障发生后几分钟之内报告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大大地缩短了故障查找的时间,全面提高了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10~35 k V高压输电线上的故障指示器电源方案:将穿心式电流互感器套在高压输电线上,从高压输电线上获取电能,经过整流滤波等电路处理之后为二次侧的故障指示器供电.同时,设计了基于超级电容和锂亚电池的储能电路,保证故障指示器在高压线路停电或输电线路电流较低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在输电线路大电流和小电流情况下,该方案的输出波形良好,能够避免大电流对电流的冲击、解决供电死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键线路辨识对预防连锁故障及大停电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电网关键线路辨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N-1故障条件下,综合分析了线路断开对电网运行状态、系统负载率、线路过载、母线电压波动、系统无功潮流转移和停电事故损失负荷等造成的影响。根据电网的整体和局部特性、有功和无功潮流、母线电压和负载率等变化情况,构建了综合关键度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关键度指标的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以IEEE39节点系统为算例,将辨识结果与现有研究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研究可为电网规划和调度提供参考,对关键线路进行重点监控,提前制定防御措施,可减少连锁故障发生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赵尊华  薛素琴 《科技信息》2010,(29):I0359-I0359,I0368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类型的、大量的电气设备通过电气线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由于其覆盖的地域极其辽阔、运行环境极其复杂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电气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或发生相间故障时,系统的零序分量为零,而发生接地故障时存在一个特殊分量一零序分量,而反应零序分量构成的接地保护具有接线简单、动作迅速、灵敏度高,不受系统振荡和过负荷的影响等特点。因此,反应零序分量构成的零序保护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石河子电网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建设与完善,己 形成以110KV线路为骨架网络,以35KV及以下电 压等级(10KV、6KV)线路为送、配电网络。随着送、配 电线路数目不断增多,单相接地故障也不断增加。仅 2003年石河子电网35KV以下系统共发生单相接地 故障97次。本文对单相接地及其相似故障,如:PT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力配电网络事故处理时间上要求也越来越高。PLC故障隔离系统利用载波通信方式,将各开关之间构成一个信息共享网络,通过自身程序判定故障,分离故障区间相邻的开关,可达到在最短时间内确定事故区间并且迅速隔离事故区间的目的;并且能够适应多级开关串接,实现线路多分段,减少故障区间。在目前平阳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人员受限,无法完全实现集中控制方式的条件下,是一个有效的就地隔离故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陈娟  安晓龙  王大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6):3650-3653,3663
选取大庆油田110 kV和35 kV电压等级的电网,选择ERSI的MapObjects组件,利用C#进行集成二次开发后建成的系统,对建模后的电网选择初始故障,从而得到可能发生连锁故障的线路组成的关键输电断面。同时进行潮流分析,根据故障树理论建立大庆油田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故障树结构;求取导致连锁事件的最小割集;求取连锁事件的发生概率;确定连锁事件的发展模式。为大庆油田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暂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针对已有暂态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基于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模量结构图;根据线路相频特性将频率分为不同区段,再分析不同频段内故障暂态特征。重点论证了零序网络在一选定频段(SFB)下阻抗呈容性的特性及其临界频率应满足的条件,分析了在该选定频段内暂态零序电流及无功功率的分布规律,得出以下结论:在SFB内,故障线路暂态零序电流和无功功率大于或等于任何一条健全线路,且在故障线路中从线路流向母线,与健全线路中的流向相反;在SFB外,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电气量分布差异不明显或临界频率不易确定。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ATP)对故障暂态特征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馈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区段必然位于两个相邻负荷开关之间的线路上,通过馈线终端单元采集故障信息上报SCADA系统,得到负荷开关上馈线终端的有关故障信息序列,利用故障信息进行故障区段定位。建立基于概率条件下的故障区段定位模型,利用发生故障时的最大故障概率这一条件进行故障区段定位,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0.
带可控串补和可调电抗器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可控串补和可调电抗器输电线路的故障分量综合阻抗纵联线路保护新原理.利用故障时线路两端故障分量电压相量和与故障分量电流相量和的比值,来判断线路上是否发生了故障.在外部故障时,该比值反映输电线路上的容抗,其模值较大,内部故障时,该比值反映系统电源阻抗和线路阻抗,其模值相对较小,据此可以区分线路上的内部和外部故障.新原理易整定,本身具有选相能力,不受电容电流的影响,不受可控串补电容以及可调电抗器的影响,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利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750 kV系统动模系统参数验证了原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