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获取玉米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掌握各个施肥作物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2.
玉米控释肥节本增效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释肥料是根据作物种类、生长期和土壤供肥情况,选择适宜的专用肥料,做到一季作物只施一次肥。控释肥通过不同包膜,连续缓慢释放养分,释放速度与作物需肥规律相吻合,达到养分供应均衡而充足,全生育期有效,从而减少施肥用工投入,降低肥料使用量,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新疆作物施肥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新疆土壤养分状况与农业生产中施肥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了促进新疆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持续性施肥的制度。施肥既要保证作物高产、优质、高效,而且要培肥地力和保护环境。对作物施肥,必须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化肥投入,合理增施氮肥、适当施用磷肥,有针对性地施用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积极提高施肥技术水平,以持续提高肥料的产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颖  张丁娜  宋庆英 《黑河科技》2002,(3):F003-F003,60
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土壤结构好与坏,供肥能力的强与弱,作物产量的高与低。速效氮、磷、钾在土壤中呈动态变化,影响土壤速效养分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因素是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使土壤中速效氮磷钾保持在最佳相对平衡状态,既能满足作物产量需求,又不造成肥料浪费,这就是根据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作物需肥规律、作物目标产量而确定的平衡施肥。然而,多年来,我们一直走一条盲目施肥和经验施肥的路,其后果是土壤板结加重,施肥效益下降。当务之急,我们要吸取以往教训,找出相应对策,走出一条科学施…  相似文献   

5.
测土配方施肥,国际上通称平衡施肥,简单概括一是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营养诊断,按照各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开出配方,按方配肥,三是合理施肥,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平衡施肥是以技术原理命名的。是指通过施用配方肥,达到农作物需肥和供肥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连续27年不同施肥小区土壤肥力差异的分析研究表明,多年连续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作物产量,调整和改善土壤PH;单施化肥或有机肥——无机肥混和施用,都可以增强土壤养分含量及供肥强度,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作物养分的主要给源,直接参与协调作物营养代谢与循环,必然极大地影响着稻麦等各种作物的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品质.本文概述了稻麦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施肥时间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作物养分的主要给源,直接参与协调作物营养代谢与循环,必然极大地影响着稻麦等各种作物的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品质。本概述了稻麦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施肥时间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棉花产量的提高,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数量呈递减率增加,管理水平不同,吸收的养分数量差异很大。棉花在不同重庆期吸收养分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有很大差异,地膜棉在盛蕾期提前进入吸肥高峰期,盛花结铃仍需要大量的养分。所以,控制前期旺长,防止后期早衰是地膜棉地膜棉施肥的核心。棉花生育期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尤其是碱解氮,与作物吸收强度及施肥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效养分系数计算出土壤供肥量,获得不同土壤类型在测土配方施肥实际运用中的有效养分系数.回归分析显示,其结果达到极显著程度.根据测得的有效养分系数进行复混肥配方的筛选试验,得到三大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的专用肥配方.  相似文献   

11.
就陕北南部塬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施肥指标体系制定进行探究,目的在于对该区土壤养分进行评价,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施肥指标,为高产、高效、土壤培肥和农环保护提供相应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沈亚兰  苏宏斌 《甘肃科技》2011,27(6):163-165
通过综合分析景泰枸杞地土壤养分状况,结合枸杞需肥特性与土壤供肥等综合因素,提出了枸杞生产需肥的合理配比,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测土配方施肥国际上通称平衡施肥,该项技术通过对土壤取样诊断,分析作物需肥规律,在掌握土壤供肥和肥料释放相关条件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施肥的种类,配方肥的用量,按方配肥,科学施肥,测土配方是一项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也是近时期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各地也在积极采用多种形式,有力的推进测土配方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作物秸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等造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严重。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但不同作物品种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产生的作用有所不同。通过两年试验得出棉花、小麦、玉米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经济系数、秸杆还田量、秸杆养分还田量及秸杆还田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为精准施肥、培肥地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辽西北干旱风沙地农田抗旱增收的问题,用化学和农田试验的方法,对辽西北风沙区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培肥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1 g/kg、45.7 mg/kg、4.0 mg/kg、13 mg/kg,含量水平均较低。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磷肥对作物产量无明显的增产效果,增施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特别是干旱年份可增产45.6%~63.5%。说明在目前的施肥水平下,氮、磷养分已不是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土壤中有效钾质量分数的下降已经上升为主要限制因子。该区农业生产上应加大有机肥的投入,调整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16.
化肥生产企业根据土壤养分及作物营养需求开发研制价格适宜、配方合理的补钾专用肥,满足平衡施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蚕豆需肥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不同土壤类型及蚕豆植株体养分在蚕豆不同生育期的测定分析,提出蚕豆不同土壤类型供肥及植株需肥的规律性,为蚕豆生产提供了科学施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为了解春玉米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春玉米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造春玉米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统计提供依据。通过试验,初步了解到了不施有机肥和无机肥效益最低,且高投入高产值未必就是高效益。  相似文献   

19.
姜春  张宇 《遵义科技》2005,33(1):49-50
我镇95%以上稻田为一年一熟冬季泡田,由于年年泡冬土壤结构被破坏,又加之作物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养分,还田秸杆少,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肥力下降。在施肥过程中,我镇农村又存在着施肥不合理、不科学用肥和有机肥施用过少的问题。如:重氮轻磷,偏施单一肥料,配合施肥少,特别是水稻,很多农户在秧苗移栽前大田不下基肥,分蘖期需大量养分进却缺肥,造成分蘖节位提高,分蘖减少,含青晚熟,致使产量下降,对化肥的施用,采取深施或施后复土和有机肥混合施用等方法少,而撒施、表施的多,造成氮素挥发,磷肥被固定,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20.
许晓光 《安徽科技》1998,(10):37-37,41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貌和土壤养分的差异较大,故而由大型制肥企业生产复混专用肥只能是相对作物而言,不可能实现对土地的专用。90年代初,我国不少地区的中小制肥企业想方设法生产适合本地土壤需求的农作物专用肥,挤压式造粒制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