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鹤  王新婷  卞梦 《科技资讯》2013,(33):42-42
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对推动钢铁工业和建筑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是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张捷  李占群 《科技信息》2012,(12):427-427
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量最大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积极推广使用高强钢筋。本文从我国钢筋产品的发展历程看,展望了高强钢筋的发展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梁刚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梁和普通钢筋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其受力变形特点,提出了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梁的刚度计算方法和一系列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2根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梁的抗弯试验,观测试验梁的破坏现象和失效过程,研究混凝土强度等级、非预应力高强钢筋配筋率、预应力钢筋配筋率等因素对其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预应力适筋梁破坏过程包括开裂前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钢筋屈服后直至失效3个阶段,各阶段破坏模式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受弯破坏相似,均为延性破坏.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影响钢筋屈服后的抗弯性能为主,高强度等级混凝土试验梁的后期承载力下降较小.非预应力筋配筋率显著影响试验梁开裂后的抗弯性能,即相同变形时,配筋率越高承载力越高.相同张拉控制应力条件下,预应力筋配筋率越高开裂弯矩越大;相同弯矩作用下,预应力配筋率越高变形越小,其极限承载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2根足尺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梁的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现有规范刚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性以及换算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对梁短期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梁的短期刚度随换算配筋率的增大、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强;中美混凝土规范刚度计算公式对于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梁仍然适用.试验研究结果可为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HRB500级高强钢筋高温后的力学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HRB500高强钢筋在高温后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受火温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高温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图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经历高温作用并冷却后,高强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等力学性能随所经历的温度的不同而变化,变化规律也不相同.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一般仍然出现明显的屈服阶段和强化阶段,屈服台阶的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高强钢筋的弹性模量的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7.
钢骨钢筋高强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塑性理论推导出钢骨的Ns-Ms相关曲线,并给出了实用的开状系数;采用累加强度法推翌出了钢筋高强混凝土的Nrc-Mrc相关曲线;将钢骨的相关曲线与钢筋高强混凝土的相关曲线相累加,建立了基于最大累加强度的钢骨钢筋高强混凝土(SRHC)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可为新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同时可用于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8.
采用MTS公司生产的液压伺服加载系统对1/2比例单跨二榀二层框架模型进行拟动力试验,研究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采用经过调幅的具有不同地震加速度峰值的3种地震波作为激励进行加载,共采用11种工况.重点研究了这种结构在地震过程中动力特性的变化、裂缝出现情况、滞回性能、弹性和弹塑性阶段的地震反应及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此类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该试验研究成果为在地震区采用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提出焊接高强闭合箍筋形式,开展8组高强钢筋搭接焊缝性能的拉拔试验,研究焊缝长度、焊缝形式和焊缝厚度对焊接试件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焊接试件的屈服强度略低于单根钢筋试件,极限强度较为接近;在试验参数取值范围内,随着焊缝长度的增加,双面搭接焊试件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略有增加;单面焊与双面焊对试件性能的影响不明显;加厚焊缝可以提高焊缝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高强钢筋HTB650与混凝土的锚固性能,对36个黏结锚固试件和30个两侧贴焊短筋的机械锚固试件进行拔出试验.试验考虑了相对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相对保护层厚度、配箍率和钢筋强度对锚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钢筋黏结锚固的破坏形式不同于机械锚固.两者的极限黏结强度随着相对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相对保护层厚度、配箍率和钢筋强度而改变,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高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锚固与机械锚固的极限黏结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高强钢骨混凝土框架柱的抗剪强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六根高强钢骨混凝土框架柱的单调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基础上,本文利用混凝土桁架模型、修正莫尔一库仑强度理论和叠加原理,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高强钢骨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公式。计算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高强度中厚板辊式矫直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开发厚规格、高强度品种钢过程中频繁出现的矫不平现象为背景,采用弹塑性差分的曲率积分方法,研究了高强度钢板矫直过程中塑性变形率、残余曲率和矫直力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出额定矫直力和塑性变形率是制约高强度钢板矫平的主要因素.针对矫直能力小的矫直机提出采用增加矫直道次、改变矫直辊距以及静压矫直三种方法来解决高强度钢板矫不平问题的矫直策略.现场实践证明静压矫直方法能够矫直传统矫直不能矫的高强度板材.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工作性能,通过基于平截面假定的有限条带法,对其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整个受力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弯矩与曲率、荷载与变形的关系曲线,以及混凝土强度、含钢率对荷载-变形的影响曲线·研究表明,当外荷载为极限荷载的14%左右时,钢骨高强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在相同荷载条件下,钢骨高强混凝土构件的延性比钢骨普通混凝土构件的有所降低;在相同变形条件下,随着含钢率的增加,钢骨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配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薄壁箱形截面纯扭构件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空间软化桁架理论,结合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本构关系及其软化系数方程,编制了软化桁架模型分析程序,并对试验构件进行了全过程分析.在考虑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拉强度作用时,能较好地模拟试验构件的荷载-变形全过程,不仅能较准确地得到极限扭矩,而且可以获得开裂扭矩,其结论也得到相关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纯扭构件试验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15.
摘要: 针对海上钻井平台桩腿用厚板低合金高强钢Q690E,研究不同焊接热输入对接头焊缝显微组织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输入从1.376 MJ/m提高到2.248 MJ/m时,焊缝区冲击韧性先升高再降低.当焊接热输入为1.56 MJ/m时,焊缝区微观组织以针状铁素体为主,低温韧性最好;采用小电流低速焊焊缝区组织更加均匀,冲击断口韧窝区所占比例更大,低温韧性更高;在热输入相同的条件下,单丝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焊缝区以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低温韧性优于双丝焊.  相似文献   

16.
控轧控冷工艺对高强度结构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控制轧制及加速冷却过程中工艺参数对高强度结构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对钢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选择两阶段控轧+快速冷却参数,获得了满足国标GB/T 16270—1996中Q690,Q620和Q550要求的高强度钢板;得出了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与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终轧温度870~880℃,冷速15~20℃/s的条件下,终冷温度570~600℃,能够达到Q550的要求;终冷温度500~570℃,能够达到Q620的要求;冷速提高至35~40℃/s,终冷温度在550℃左右,能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超高强度钢复杂件冲压过程中出现的扭曲回弹现象,设计了可用同一副模具成形的两端开放和一端封闭的2类S梁零件,对其成形后的扭曲回弹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提出了零件整体最大扭曲量的概念,并用其作为评价扭曲回弹程度的指标,分析了压边力、摩擦以及板料轧制方向对于零件扭曲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压边力范围内,扭曲程度随着压边力的减小而减小,摩擦对于2类S梁零件的扭曲回弹的影响呈现不同的规律,在较大压边力和摩擦系数下,采用垂直轧制方向板料成形导致更大的扭曲.研究结果可为预测与减少复杂零件拉深成形扭曲回弹控制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即用钢丝网外喷高强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并进行了11根加固试件与未加固试件的静荷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试验梁的受弯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梁的刚度提高较大,减小了裂缝宽度且对裂缝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强砂浆与原混凝土间粘接牢靠且两者能够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9.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以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限度问题,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只有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才能增加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下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媒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立与平衡的关系,论述了媒体双效统一的实现,指出了媒体应为民族品牌和中小品牌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