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心理因果性难题,心灵哲学家们围绕还原主义和反还原主义展开了激烈争辩。一方面,非还原物理主义哲学家利用各种方案挑战还原主义,另一方面,辩护心身还原主义的代表人物金在权,则试图在超越内格尔还原的基础上建构功能还原的模型。与内格尔和马热斯的还原定义相比,功能还原不仅能有效回应解释鸿沟问题和多重实现论证,也能克服桥接律则的局限,同时承诺与物理主义主张更为一致的实现关系。但是,由于心理感受性的困扰,功能还原仍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2.
金在权首先提出用以支撑因果排斥性问题的随附性论证。该论证揭露了非还原物理主义蕴含的内在矛盾。同时,金在权论证认为,条件还原主义可以成为融洽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的还原物理主义形式。然而,作为具备极为弱化的物理主义立场的条件还原主义而言,它能否……自洽地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依然值得讨论,因为用以支撑因果排斥性问题的随附性论证本身蕴含着强物理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3.
金在权首先提出用以支撑因果排斥性问题的随附性论证。该论证揭露了非还原物理主义蕴含的内在矛盾。同时,金在权论证认为,条件还原主义可以成为融洽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的还原物理主义形式。然而,作为具备极为弱化的物理主义立场的条件还原主义而言,它能否……自洽地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依然值得讨论,因为用以支撑因果排斥性问题的随附性论证本身蕴含着强物理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4.
金在权的排斥论证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带来严重的危机,该论证通过说明非还原物理主义所接受的五个前提之间的不自洽,从理论层面否定了不可还原的心灵因果性。面对金在权的质疑,很多学者尝试从前提之一——非过决定论入手,试图解决危机。然而,笔者认为他们的尝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过决定状况所带来的困难。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过决定状况的定义做出进一步的澄清,从而对过决定定义中的关键概念进行区分。以此说明非过决定论这一前提的合理性有待考量,金在权的排斥论证的有效性也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5.
在非还原物理主义下,金在权用排他性论证说明了目前的非还原物理主义或不令人满意,或不稳固,他推断了其可能的坍塌方向,即副现象论或还原物理主义,但该论证本身又有缺陷,如做修正,则得到四种可能的立场,即还原物理主义,分别预设物理因果封闭律和强物理因果封闭律的两种副现象论,和过决定论。文中的论证指出只有预设强物理因果封闭律的副现象论为可取,且这一立场也能和当今的心理-生理学的经验科学研究相吻合,即心理-行为因果只是大脑为行为提供的解释,而不是真实的,物理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内格尔的经典还原模型和金在权的功能还原模型做了比较,并指出,内格尔模型是在认识论或方法论的层面提出的,而金在权模型是在实践论或本体论的层面提出的;因此,这两个还原模型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接着深入到个别事件的内部结构,对金在权的局部还原理论做出分析和评价,并指出其困境和出路。在金在权的三元有序组的事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四元有序组的事件结构,据此对功能意义和功能结构作出区分,进一步揭示了功能整体与其实现者之间的随附性关系。最后强调功能实在论的本体论立场,并借助实体-偶性和原因-结果这两对先验范畴对功能实在论和随附性概念给以形而上学的说明和辩护。  相似文献   

7.
在《心理事件》一文中,戴维森提出了一种关于心-身问题的非还原物理主义观点——无律则一元论.无律则一元论认为心身之间是殊型同一关系,并且不存在严格的心理-物理规律.随后,戴维森引入随附性来进一步解释心身殊型同一论.金在权对此表示怀疑.我们将论证,首先戴维森这个做法可以避开金在权的质疑;其次,即使可以避开金在权的质疑,心身随附性仍需要进一步说明;最后,即使心身随附性有问题,心身殊型同一论仍有可能继续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重实现论题,夏皮罗构造了一个两难:在一个多重实现案例中,如果两个物理实现者是同一种类型,那么功能类型实际上被单一实现,功能类型应该被还原为物理类型;如果两个物理实现者是真正不同的类型,那么不存在任何经验定律能够将这两种物理类型归为同一种功能类型,功能类型应该被取消.无论是还原还是取消,研究功能类型的特殊科学的自主...  相似文献   

9.
郁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0):42-45,62
70年代,戴维森提出在“无律则一元论”的纲领下解决心物关系问题,同时还借用了随附性来描绘他的这种非还原物理主义的心物图景。这一学说遭到了金在权等还原论者的强烈批评。戴维森关于“事件本体论”、“随附性”的形而上学预设为其心物关系说提供了严密的哲学依据,然而其深刻的片面性也决定了他的心物关系说仍存有进一步辩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有必要区分两种自然主义:一种是独立于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称为"本位自然主义";另一种是从属于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称为"物理自然主义".本位自然主义者首先把自己定位于自然主义,至于他是否相信物理主义则另当别论;物理自然主义者首先把自己定位于物理主义,由此蕴涵他也是一位自然主义者.金在权属于本位自然主义者,这使他与许多物理...  相似文献   

11.
物理主义:从方法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物理主义学说一直和实证主义思潮交织在一起,它们相互渗透、互为表里。在现代科学革命的巨大影响下,物理主义首先作为方法论体系独立开来,并且和逻辑实证主义思潮紧密相关。物理主义方法论在社会科学中的滥觞引发了广泛的科学主义争论。但是,随着当代认知科学的深入发展,物理主义正经历着从方法体系到本体理论的自我转换。而无论如何,科学逻辑是物理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物理主义背景之下,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心理因果性问题——因果排斥性问题成为当前流行的各类非还原物理主义理论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约翰.塞尔提出的生物自然主义为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提供了出路:他反对传统的观念二元论,避免二元论同物理主义对心-物概念的绝对区分,在坚持对心理状态的自然化解释的前提下,对非还原物理主义所容纳的五个基本原则进行了重新阐释,从而消解了二元论同物理主义矛盾下蕴含的因果排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物理主义尽管在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发展迅猛、硕果累累,但二元论在死灰复燃之后也呈上升之势。除传统的理论形态经辩护重新粉墨登场之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样式,如量子二元论、自然主义二元论等。到达二元论结论的途径和论证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突现论就是其中的一种。M.尼达-鲁梅林等人在根据随附性理论对突现概念做出重新阐释的基础上,不仅承诺存在着物质性身体和作为个体的经验主体这样两类实体,而且强调它们各有自己不能相互归并的属性。查默斯等人在对突现论做出区分的基础上强调:弱突现论一致于物理主义,而强突现论则只会导致二元论的结论。新二元论者的突现论研究尽管有其局限性,但也有积极的意义,不仅深化和拓展了心灵哲学的研究,而且为突现论本身的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奉献。  相似文献   

14.
Certain enterprises at the fringes of science, such as intelligent design creationism, claim to identify phenomena that go beyond not just our present physics but any possible physical explanation. Asking what it would take for such a claim to succeed, we introduce a version of physicalism that formulates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available data sets are best explained by combinations of “chance and necessity”—algorithmic rules and randomness. Physicalism would then be violated by the existence of oracles that produce certain kinds of noncomputable functions. Examining how a candidate for such an oracle would be evaluated leads to questions that do not admit an easy resolution. Since we lack any plausible candidate for any such oracle, however, chance-and-necessity physicalism appears very likely to be correct.  相似文献   

15.
二元论与物理主义都不能对心身问题给出合理的解答,图林机功能主义在解释心身关系中也存在诸多困难,但并不导致取消主义。心仍然可以成为科学认识的对象,只不过认识心的方法必然是目的论功能主义的,而且目的论方法表明功能主义并不能给心带来惟一的、排它性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曾欢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5):39-42,82
无论是培根的知识统一、笛卡尔的普遍数学,还是霍布斯的物理主义,都源于一种对绝对确定性的寻求,并试图用一种“科学方法”使知识成为普遍的和永恒的绝对真理,于是,“科学方法”被赋予某种向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转移的能力,甚至获得了某种可以支配其他事物的地位,这是科学主义在17世纪萌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自然主义或广义的物理主义是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潮。它能较令人满意地将大多数心理现象自然化,但意向性却负隅抵制,被公认为自然化的一大难题。哲学是解难题的活动,因此意向性自然成了当今心灵哲学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德雷斯基的信息语义学不仅根据自己所倡导的自然主义方案对意向性作了独到的阐发,而且对信息和因果性等问题发表了发人深省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具身心智的物理主义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身的认知观认为,人类的心智和理性是具身的。从维果茨基活动理论传统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典型例子以及西伦和史密斯的动力认知案例的分析,对认知语言学中发展起来的两种具身认知主张进行了批判。论证了具身的认知观并没有能够推翻认知是一个在认识上独立存在的客观属性的过程这样一种物理主义观点,并进一步揭示了具身的认知观所面临的物理主义困境。  相似文献   

19.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combining multiple dissimilarity representations via the Cartesian product of their embeddings. For concreteness, we choose the inferential task at hand to be classification. The high dimensionality of this Cartesian product space implies the necessity of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before training a classifier. We propose a supervised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method, which utilizes the class label information, to help achieve a favorable combination. The simulation and real data results show that our approach can improv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compared to the alternative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no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at 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