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落在吴江市北郊205国道两侧的吴江三联化工厂,前身是吴江试剂厂,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始建于1981年,因产品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至1992年底累计亏损280万元,资不抵债218万元,负债率高达160%,企业濒临破产倒闭。在困难面前三联的干部职工没有气馁,在镇党委和工业公司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从企业实际出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通过技改投入开发新品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将这个厂主产品己酸的生产能力从1992年的50吨迅速提高到目前的1100吨,一举成为全国该产品年产量最大的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去年,这个厂完成销售2700万元,创造利税20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超过6000万元。  相似文献   

2.
1994年,金家坝镇办企业吴江天水味精厂,面对原辅材料价格猛涨。平均涨幅达51.45%,每月生产总成本支出比上年增加35.63万元。对此,厂领导紧紧依靠全厂干部职工,加强企业管理,对涨价因素实行分流消化,实现了增产增收,全年完成工业产值2928万元,实现利税241万元,产值比上年增长9.7%,利税与上年持平。他们的主要经验是:首先,厂领导根据历年来统计资料,对味精生产的成本进行认真分析:生产一吨味精的成本构成,原辅材料占50%,燃料占20%,工资占10%,其他费用占20%。分析好,大有益。从生产成本构成情况看到:分流消化涨价因素的重点是在节约原辅材料和燃料上,而节支降本的重点又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上。于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强化内部管理上,组织生产、技术、质检科,制定了产品质量管理考核制度,严格  相似文献   

3.
吴江糊料化工厂座落于太湖之滨的横扇镇,原是名不经传的小企业,在短短的几年中快速发展,已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崭露头角,站稳了脚跟。全厂现有固定资产300余万元,占地1.5万平方米,职工118人。1993年完成销售1300万元,创利18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8%和260%。这家厂的发展之路,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进取,依靠横联和科技的强劲两翼,使自己在困境中求得飞跃发展。1985年,这家企业的牌子是淀粉衍生物厂,由于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稳定,信息不灵,市场很小,连年亏损。厂领导认真分析了原因,看到产品虽然有一定的技术量,但孤军作战对于乡镇企业来说有着很多的制约因素,寻求靠山横向联合经营,是当务之急,弥补资金、技末、信息的不足。终于,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得知这家小厂曾生产国家"七五"星火计划攻关项目产品,双方商定工科"联姻",成立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吴江糊料化工厂。作为科技生产  相似文献   

4.
吴江友谊物资总公司在1991年资不抵债的困难面前,经过调整和整顿,新的领导班子迅速转变销售经营上的思想观念,积极发展横向联营,借助国营大企业在科技力量、资金、信息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来发展自己,企业不仅迅速扭亏为盈,而且销售和经济效益年年有新的增长。1995年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比1994年增加2200万元;创利润473.6万元,比1994年增加112万元。今年以来面临资金紧张和竞争激烈情况,销售收入和利润仍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和19.8%。吴江友谊物资总公司被评为江苏省 AAA 级资信企业,荣获江苏省绿色明星企业荣誉称号。几年来吴江友谊物资总公司在不断拓宽发展横向联营中实现三个结合,使企业走上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吴江市莘塔镇改革乡镇企业经营机制,抓兼并、联合、嫁接,搞租赁、拍卖、包干,以优带劣,优化配置,做到活存童,促增量。自1994年5月以来至今,通过对10个厂资产的清理、调整、配置,盘活存量资产达218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镇村工业的发展,今年1—6月份,全镇实现工业产值3.57亿元,利税166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0.9%和73.5%。前几年,莘塔镇有些企业和一些项目投资结构失衡,加上经营不活,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企业亏损,生产经营难以维持,大量厂房、设备闲置,职工放假,人心涣散。职工不足100人、固定资产不足100万元的大观园  相似文献   

6.
1993年,出生在浙江温州的王康福带资金50万元来到江苏省邗江县运西乡,承包累计亏损58万元的玻璃器皿厂,当年扭亏为盈。王康福经营玻璃厂三年来,累计实现销售3110万元、利税505万元,其中利润260万元,上交国家及乡政府各项税费186万元,企业净资产净增300多万元,职工人均收入增加1倍。运西人当初视王康福为"温州骗子",如今称其为"社会主义企业家"。已过不惑之年的王康福,中等身材,戴一副金边眼镜,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时而夹一句扬州方言,单从口音中看不出一点温州人的影子,只有甚健的谈锋和对市场经济及企业经营管理的独到见解,才使人隐隐感到久经市场摔打的温州人的精明和率直。我们的话题从产权开始,不想竞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说,现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不景气,从我搞企业的  相似文献   

7.
盐城磊达建材集团自1988年3月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后,有职工1680人,总资产4871万元,净资产1109万元。1997年集团年产水泥26万吨,超出设计能力30%,实现销售7949万元,利税1062.4万元,利润37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6%,113.7%和103%。1998年1~4月份,生产水泥8.6万吨,销售3319万元,利税558万元,利润180万元,出现了产量、销售、利税、利润“四增”和成本费用“一降”的好势头。在建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磊达集团为什么取得如此好的效益?主要是集团坚持内改先予外改,改革与管理结合,在规范管理和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吴江自强制衣厂是庙港镇的一家镇办服装企业。八十年代初期靠四千元起家;九十年代初也不过三四十万元资产。到96年底这个厂的帐面反映所有者权益已达到395.4万元,当年完成利税234.97万元,实现经济鼓益320万元。去年内外贸累计销售935万元,应收帐款仅为5.97万元。这是一个小厂,挤在庙港镇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120来个职工,管理人员除了正副厂长就只有一个上了年岁的会计。厂区很少见到张贴的规章制度,也没有显眼的宏图大略,面每个职工都一丝不苟地认真操作。这个服装厂推行的计件工资制最简单也最老式。职工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就月工资的基数;每  相似文献   

9.
江阴市色织三厂坚持为名牌大厂的名牌产品配套,凭借名牌优势,巩固和拓展销售渠道,确保了产销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主动适应名牌,下本钱技改扩能。江阴市色织三厂主要是为国内市场驰名的"开开"、"雅戈尔"、"虎豹"、"绅士"、"美尔雅"、"潇翔"等衬衫厂家配套生产衬衫面料。为了使所生产的产品在花色、幅宽、质量等方面适应名牌衬衫厂家的需求,这个厂从1990年开始先后投入456万元进行改建厂房更新设备,完善配套。该厂把技改扩能作为实施名牌工程的关键来抓,计划再投入4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盐城市曙光机械厂系轻工总会定点生产制鞋机械的骨干企业,被列为 "星火技术密集区重点企业"、"中国专利江苏省百强企业".产品被国家科委列为"星火支柱产业".多年来,企业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1998年实现产值3865.65万元,销售3567.42万元,利税998.87万元,利润677.80万元,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职工人均收入也居全国同行之首,实现了年年困难年年上,勇夺全国同行四连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无锡县峰泉电线厂是江苏峰泉电线电缆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主要生产电线、电缆、绝缘漆和热收缩制品。自1992年以来,这个厂的销售利税三年翻三番,1994年销售额可达到2.5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固定资产由450万元增加到5000多万元。这个由无锡县坊前镇在八十年代初办起来的老企业,近三年为什么能超高速发展?主要是坚持走提高求发展的路子。(一)提高资金运筹水平,为企业快速发展注入活力。这个厂提高求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紧缺,而资金紧缺主要原因是管理不严,运用不善。1991年该厂销售额为2700万元,应收款多达700多万元,帐面上当年实现利润170多万元,负债却有1500万元。拖欠货款的单位有300多家,拖欠时间长的已六、七年,短的也有二、三年。当时,企业领导意识到:资金大量沉淀,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主题。于是,决定把催收应收款、回笼资金作为企业管理上水平、实现快速发展的首要一环来抓。1992年厂专门成立了以副厂长为组长的催款组,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可以说,1992年打了一年"官司",应收款从700多万元下  相似文献   

12.
八坼镇的吴江起重机械厂,是家负担较重、效益较差的老企业。近几年,由于起用新人担任厂长,企业出现转机,仅用四年时间就把一个亏损企业转变成镇上的骨干企业,经济效益每年跃上一个新台阶:1992年实现经济效益70万元,1995年突破500万元。老厂缘何重新焕发青春?产品开发:坚持从本厂传统优势和当前市场需求出发,加快优势产品的开发。80年代初,吴江起重机械厂就搞新品开发,但走了一段弯路,食品、电瓶车等新品上马后又相继落马。进入九十年代,他们分析自身状况及市场形势,决定通过开发重点产品,发挥自己生产  相似文献   

13.
"实施名牌战略,企业闯声了新天地"。南通华宇印涂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经理沈宾义一语道出了公可发展的奥妙。不错,华宇印涂设备集团公司的前身,南通印铁烘房制造厂是通州市袁灶乡袁南村的一家村办少半,五年前,产值、利税分别只有700万二元和80万元,如今,年创产值和利税分别达到6300万元和1110万元,还联合十多家企业组建了印涂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印铁制罐行业8家重点骨于企业之一。名牌意识与名牌产品华宇人的名牌意识是在办厂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当初,沈宾仪带着他的一班工人在"白铁车间"里敲敲打打、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吴江市梅堰镇依托大企业发展横向联合,走出了一条既快又好的发展路子,横联足迹遍及甘肃、河北、新疆、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等地。产值、销售和净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5.6%、93.7%和89.5%。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一、以横联调整产业结构。梅堰有资金、有产品、有市场、有人才。吴江电热电器厂过去是一家微利企业,后来与国家冶金部、电子部、上海交通大学等几家科研所搞横联,试制技术含量较高的电脑温控系列产品。1989年开发的第一代新产品DWA-A(B)型电脑温控设备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产品运用于中美合资麦道公司、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上海杨浦大桥等全国重点企业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1998,(6)
中国的啤酒市场,在经过80年代的迅猛跃进之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部分企业难以为继,目巳有200多家啤酒厂遭淘汰。北京亚洲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自90年代初也一直在低谷绯徊,1995年产品销量跌到了最低点,企业亏损6400万元,1996年公司经营有了很大的起色,减亏4200万元,1997年达到盈亏平衡,"五星"走出了低谷,开始进入良性循环。短短两年时间,企业能有此成绩,除企业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决策果断、正确之外,最主要的是两年来"五星"不断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淘汰了一批不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研制开发了一批适应对路的新产品。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龙头是技术管理部门,开发程序不是从市场、销售做起,企业的供销部门,负  相似文献   

16.
吴江艺龙集团公司,前身是吴江工艺织造总厂,座落在"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华夏第一镇"——著名绸都盛泽镇。1972年建厂初期仅是一家只有十几台铁木织机、30多名职工、几千元资金、产值不满百万的里弄小厂,通过多年夹缝中谋生存,在逆境中求发展,逐步发展成为集纺织、印染、服装和丝绸工艺等一条龙生产的集团——吴江艺龙集团公司。吴江艺龙集团公司,现有职工4500名,占地68万平方米,拥有18个成员企业,4.06忆元固定资产,今年上半年已完成产值12.08亿元,销售11.88亿元,实现效益6200多万元。艺龙集团公司年产面料3000万米、染整印花2.5亿米、绣品200万件(套)。企业先后获江苏省乡镇企业创汇大户、省明星企业,列全国"十大百强"乡镇企业前  相似文献   

17.
在美丽的太湖之宾,镶嵌着一颗明珠,经过两代人的辛勤雕琢,向世人展现了她的天生丽质,散发着熠熠的光彩。这就是中外合资无锡方圆电工有限公司无锡县铜材五厂。无锡县铜材五厂是东镇属的骨干企业,机电部和江苏省定点生产专业厂,年生产铜材4万吨,1994年产值达5亿元,利税2千万元,被评为全国100家最大的有色金属制品企业,全国利税总额行业百强企业,在全国500家最大乡镇企业中,排名第72位。1990年以前,五厂是个亏损500万元的铜结构厂,新上任的总经理鲍茂新在拯救这样一个濒危的企业时,进行了慎重的决择。他抓住机遇,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实行股份制,吸收社会法人股1000万元,职工个人股200万元,为上大项目、攻高科技提供了物质条件。他们深知:所有这些,只是为一出好戏找好了演员,搭好了舞台。精彩的戏,更关健的在于如何去导演好。于是,他们在改革企业管理方面下功夫,把"交通规则"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8.
吴江市有一家"级别"最低的乡镇钢铁企业——吴江新生轧钢厂,它是金家坝埭上村第6村民小组(生产队)的"队办企业"。到1993年已有10年的发展厉史,固定资产从8000元增加到680万元,增加85倍;年产值从80万元发展到5000万元,增加62倍;年利润从5万元发展到400万元,增加80倍;人均收入从1500元发展到6800元,增加4.5倍。20户村民、102个人,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人均生产钢铁80吨、创产值50万元、创利4万元。这个厂的发展过程,有以下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吴江市三联化工厂,是一家生产香料中间体的专业企业,1992年只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亏损额却达280多方,因而职工人心涣散,企业濒临倒闭。刚过而立之年的龚桂林受命于危难之间,接任了三联化工厂的厂长。三年来,他团结厂部一班人,狠抓企业内部管理,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大搞技术改造,终于使三联化工厂起死回生,并成为松陵镇的创利大户。1995年企业固定资产发展到520多万元,实现利税200万元。谈到使三联化工厂起死回生的成功经验,龚厂长既对三年来"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艰苦创业感慨万千,又对各项成功的管理工作了如指掌,如数家珍:1、千方百计开拓产品销售渠道,迅速恢复企业生产。经过对三联化工厂的会诊和市场分析,他发现企业生产停顿、长期亏损的原因之一在于产品缺乏销售渠道,并非产品缺乏市场。1992年唯一的天津用户基本断绝业务  相似文献   

20.
江阴市精细化工机械厂在企业身处逆境,产品大量积压,1994年亏损100多万元的严重情况下,矢志开发出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双轴全液压无级变速粉碎机等多项新产品,使企业扭亏为盈,重现辉煌。1995年实现销售3500万元,利税300多万元。这个厂在新品开发上的主要做法是:一、瞄准国内空白,实施新品开发。江阴市精细化工机械厂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作为青阳镇镇办企业的"五朵金花"之一。近几年,由于受到机械行业大气候的影响,该厂原来生产的阀门、注塑机等产品由滞销到严重积压,导致企业生产资金严重短缺。1993年下半年,这个厂被迫给60%的职工放长假。就在企业几乎进入绝境之时,新上任的厂长计庆江会同厂里一班人,认准了只有通过开发新产品,企业才会扭转危局这条振兴之路。瞄准人无我有,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