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地体构造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地体构造理论被应用于中国地质的具体实践已经15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中国境内地体构造的划分,2.地体构造理论上的创新,包括地体定义的完善;板块、微板块、地体、板惩、覆体五者之间的理论甄别,地体的古板块单元重建和古地体古大洋研究;地体拼贴增生和裂解离散的形式和过程,地体运动形成的沉积盆地和能源矿产;3.方法学上的进展,主要有古地磁喾综合地球物理学、微古生物及其对含放射虫硅质岩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基岩上均匀场地中透镜体对地震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基岩上均匀场地中透镜体对地震动影响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含透镜体的场地与不含透镜体的场地对地震动影响的差别,针对透镜体埋深、宽度、厚度、刚度以及输入波频谱等因素对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透镜体的存在对地震动有显著的放大作用,该放大作用可达49.7%;由于透镜体对入射波的散射,会产生竖向加速度,且竖向加速度的短周期成分相对较多;透镜体埋深、宽度、厚度、刚度以及输入波频谱等因素对地震动反应谱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Rodinia裂解与华南微板块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Rodinia研究的历史、现状及主要进展,分析了华南相关地块在Rodinia中的位置以及从Rodinia到Pangea的演化历程.分析结果表明,扬子陆块从Rodinia裂离后,其间在Gondwana形成时,可能发生过湘桂地体、云开地体、浙闽地体、保山地体和腾冲地体的碰撞拼贴造山作用过程.在古特提斯演化阶段,这些地体随古特提斯洋的开启而与扬子陆块裂离,并逐渐形成多岛洋的构造格局,之后又随Pangea的形成而再次与扬子陆块碰撞拼贴增生.因此,Rodinia,Gondwana,Pangea等的形成、裂解和裂离后地体的拼贴增生是认识华南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的关键之一.Rodinia应该是华南大地构造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切割体是一种挖切式组合体.迅速、准确地图示切割体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图示切割体的不同方法,以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迅速、准确地图示切割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江南造山带中段古地磁特征与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体构造是当代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而古地磁学则是查明地体构造存在和活动演化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以江南造山带中段赣北地区为例,进行了地体构造的古地磁研究。工作表明,赣北前震旦纪构造区可划分为两个各具特色的地体构造,即怀玉地体和九岭地体。它们在碰撞拼贴前古纬度不同,彼此远离,视极移路径各异,为相互独立的地质体。到震旦纪,经长距离迁移运动和碰撞拼合,两个地体已实现统一,古纬度、古磁极位置基本一致。磁偏角研究揭示,两个地体在碰撞拼贴中发生过一次显著的逆时针旋转运动,反映一个斜向碰撞——左旋走滑剪切或人坞式的碰撞缝合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三亚地体与琼中地体构造边界的直接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亚地体与琼中地体之间的构造边界一直没有发现其他任何直接的地质证据。调查发现,这两个不同的构造地质体被一条大型的九所-陵水韧性剪切带所分割,其中记录了三亚地体拼贴于琼中地体之上的动力学过程的信息。这条韧性剪切带无疑是琼中地体与三亚地体对接带的直接构造记录。这项新发现对海南岛大地构造格局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辽东—吉南地区早元古代变质地体的组成及主要特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辽东-吉南地区存在两个性质不同的变质地体:辽北地体和辽南地体,二者之间以断裂带或韧性剪切带相接。辽北地体包括北辽河群和老岭群,辽南地体包括南辽河群和集安群。不同变质地体内的早元古代变质岩系在地层系统及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及沉积环境、变质作用类型及pTt轨迹、区域构造和岩浆活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它们在早元古代时期形成于不同的大陆边缘,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成条件和演化历史。两个变质地体最晚在早元古代  相似文献   

8.
不同性别的川南山地黄牛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三峡库区不同性别的川南山地黄牛的体尺体质量,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rody模型进行了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公牛各月龄的体尺体质量均高于母牛,3种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公、母牛的体尺体质量生长曲线,除公牛的体直长用Gompertz模型、母牛的体高用Logistic模型拟合较好外,其余公、母牛的体尺体质量用Brody模型拟合较好.公牛的体高生长速度一直高于母牛;而体直长、胸围、管围、体质量在前期母牛快于公牛,而后期公牛更快.生长强度最高的为体质量,其次是胸围、体直长、最后是体高.公、母牛早期生长强度明显高于后期.  相似文献   

9.
云开地体罗定信宜地区多期构造演化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开地体罗定信宜地区经历了多期次、多层次、多型式的构造演化。加里东期发生了陆陆,或弧陆碰撞,形成了云开复合地体,并表现为低缓角度的褶皱造山作用,海西期,云开地体北部沿罗定一广宁断裂带与钦州复合地体发生碰撞、拼巾形成一系列断面,褶皱轴面向南东倾的构造和同碰撞构造混合花岗岩体。西部沿岑溪一博白断裂带与钦州复合州体发生碰撞产生东吴运动,使钦州地区出现强烈造山性质的褶皱运动,从而结束了钦州联合地体早古生代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与沉积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的分析可知,晚三叠世—白垩纪,由于中三叠世巴颜喀拉地体、晚三叠世羌塘地体、中—晚侏罗世拉萨地块、白垩纪冈底斯地体连续向北增生、碰撞以及燕山期伊佐奈岐板块的俯冲,盆地西缘北段的响应显示为陆内前陆盆地的特征。受地体碰撞的影响,盆地西缘造山带发生幕式构造运动,从而导致盆地沉降也发生幕式变化。造山带每次挤压逆冲均导致相应的前陆盆地沉降和沉积物充填,并直接控制前陆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  相似文献   

11.
攀枝花-西昌地区位于扬子板块的西南缘。文章运用地体学说,根据断裂、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和地球物理等标志的地体解析方法,将其划分为六大地体。并探讨了晋宁期以来,各地体拼合和离散的历史。研究表明该区在地质历史中构造面貌是不断变化的,是一典型的拼贴构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手性试剂,研究了血管扩张型降压药盐酸尼卡地平、尼莫地平和尼群地平手性对映体拆分方法.采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模式,以高磺化环糊精(HS-CD)为手性识别试剂,考察了手性试剂的类型、浓度及缓冲溶液pH值等对分离度的影响,确定了拆分尼卡地平、尼莫地平和尼群地平手性对映体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盐酸尼卡地平在HS-γ-CD手性选择剂存在下对映体获得基线分离,尼莫地平和尼群地平分别在HS-β-CD和HS-α-CD手性选择剂存在下对映体获得部分分离,并对其分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 D·G·Howell 等人关于地体的定义,将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划分为三个地体。初步研究认为,上述二板块的碰接,实质上是先行拼贴于该两大陆边缘的诸地体间的再拼贴。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地质效应中,主要的构造效应有:体间滑动、层间滑动、热构造事件以及叠缩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南部地体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57,自引:4,他引:53  
我国东南地区根据沉织作用、动物化石群、变质作用及火成岩活动等的特征而划分出十六个不同时代的地体。即雪峰造山运动增生到扬子古大陆边缘的江南元古代地体;加里东造山运动增生到晚期扬子大陆边缘的华南加里东地体;及古生代末期或中生代和新生代的造山动运而增生拼贴到当时大陆边缘的东南沿海地区和台湾的地体。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协同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对机构的多柔体动力学进行建模和仿真的方法.以多体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建立了柔性机构的空间动力学方程.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3-TPT型并联机器人的多柔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研究.为了更加准确地说明分析结果,分别将刚性体和柔性体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杆件的柔性特点,其受力表现出了高度的非线性,这与实际相符.多柔体系统的仿真结果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并联机器人的实际运动特性,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机构性能.这种方法为并联机器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各类植入电子器件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向植入电子器件提供足够的电能,维持其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利用生物组织的体导电特性将体外电能跨皮肤传递到植入电子器件的可充电电池,使用软件ANSYS V10建立体导电能量传递模型,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体导电能量传递效率,为进一步研究体导电能量传递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那丹哈达地体构造演化”研究课题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次中苏联合地质考察经国家教委批准,并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与苏联科学院签订的合作计划。我校海洋地质系陈焕疆教授应邀参加了联合考察。“地体”(Terrane)本意是指“某一地理区域,并具有特定的地质上的意义。”80年代地体说的发展,赋予它具有构造学和地层学上的标志,称之为构造地层地体(Tectono-Stratigraphic Terrane)。近年来地学界认为地体是一个移置过的外来地质体,在其构造演  相似文献   

18.
采用ab initio自洽场(SCF)HFD方法及原子团簇理论,运用Gamess程序定量地计算了最近邻原子间R=2.40-4.00间高压下fcc晶体固氩的两体、三体结合能及物态方程.对原子势能多体展开式的收敛性和截断性做了分析说明.结果显示,固氩在高压区域,两体势对结合能的影响是正的,而三体势对结合能的影响则是负的.在高压区域,两体势对固氩的结合能贡献了过多的排斥效应,加入三体分量的修正后,理论计算能够较好地解释到80GPa的压强.  相似文献   

19.
首次提出了地质体几何造型的概念及地质体建模的几何造型方法.运用几何造型技术和方法,导出了各种地质体(点状、线状、面状和复杂)的几何造型模型,这些模型包括地质体的几何、属性和拓扑3个方面的信息,可完整地实现地质体的信息存储、模型构造、几何分析、图形表达与构型运算.地质体几何造型从理论上和方法上解决了地学各领域中的基础性问题──地质体的模型构造和表示.长期以来未取得任何进展的地测图件自动生成难题的解决即是其实例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运用BL-420S生物信号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活动的收缩曲线,观察贵州、长沙两产地吴茱萸水煎液对其收缩张力、频率及活动力有无差异,比较贵州和长沙两产地吴茱萸水煎液对未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吴茱萸水煎液能够减弱缩宫素引起的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张力、频率及活动力(p0.01),而长沙吴茱萸水煎液也能够减弱缩宫素引起的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张力及活动力(p0.05),但贵州吴茱萸对缩宫素引起的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活动的抑制率高于长沙吴茱萸。亦说明贵州、长沙两产地吴茱萸均能减弱缩宫素引起的未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但贵州吴茱萸优于长沙吴茱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