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深部突出矿井在瓦斯治理与循环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瓦斯治理、瓦斯抽采、瓦斯利用及热害治理方面的发展现状。以首山一矿为例,提出了瓦斯治理-瓦斯抽采-瓦斯发电-集中制冷-热害治理的闭环系统构架,以实现深部突出矿井的安全、高效、绿色开发。研究了首山模式下大采高单一低透突出煤层“一面多巷”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了分源网络化瓦斯立体抽采技术与动态调控技术,实现了瓦斯治理与抽采的高效协作;分析了瓦斯发电设备与制冷设备联合运行过程,实现了深井热害的有效治理。建立了首山一矿发电并网示范工程与矿井降温示范工程,实现了瓦斯资源综合治理与循环利用的统一,形成了深部突出矿井的安全、高效、绿色开发模式,可为国内类似矿井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常村矿瓦斯涌出和治理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接替采区瓦斯涌出量,利用通风方法能够治理的瓦斯区域和临界开采深度。  相似文献   

3.
瓦斯灾害是我省煤矿的“第一杀手”,煤矿瓦斯治理仍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瓦斯事故虽然破坏性极强,危害极大,但瓦斯防治是有规律可循的。瓦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本期,湖南省瓦斯治理和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周松元高级工程师给我们从管理和技术方面,讲一讲如何提高突出矿井瓦斯治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尹家祥 《科技信息》2010,(29):I0377-I0377,I0346
瓦斯事故的发生在煤矿事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怎么对瓦斯进行更好的治理,从而更好的遏制瓦斯事故的发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瓦斯检测、加强放炮管理、加强盲巷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更加有效地瓦斯治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陈家沟煤矿治理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的过程及经验,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邻近矿区治理瓦斯的经验认为,利用抽排风机能够安全经济的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  相似文献   

6.
陆赞炼 《科技信息》2009,(16):307-307
本文论述了煤矿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指出了当前煤矿在瓦斯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平煤集团六矿丁5、6-22180综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和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瓦斯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具有相同生产条件的综采工作面治理瓦斯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8.
海斌  张红霞 《科技信息》2011,(11):350-350
煤层瓦斯治理工作在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中一直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在采面回采过程中,瓦斯绝对涌出量一般较低,遇到过瓦斯带时,绝对涌出量就会明显提高,给采面的正常回采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对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治理一般是加大工作面的供风量、施工排放钻孔等措施.但遇到瓦斯涌出量异常时,这些方法的效果很差,基本不能解决瓦斯涌出异常问题。文章结合平煤煤矿工作实践,采用加大工作面供风量、综采工作面卸压区浅孔抽放和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综合治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瓦斯隐患问题。  相似文献   

9.
借鉴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各种方法,结合七台河煤业集团桃山矿427回采面的具体情况及瓦斯涌出实际规律,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治理回采工作面瓦斯的方法——利用降段煤垛与移动抽放相结合的方法,并在桃山矿应用,实际测试数据标明,瓦斯抽防效果良好。由此得出,降段煤垛与移动抽放相结合的方法是高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湖南煤业集团红卫矿业公司四对生产矿井中有三对是全国闻名的高瓦斯突出矿井,堪称是在瓦斯窝里夺煤,隐患重重。近年来,红卫矿业公司不断加大瓦斯治理力度,先后在坦家冲煤矿和里王庙煤矿建立了两对地面瓦斯抽放系统。今年4月,全省煤矿瓦斯抽放利用会议召开后,红卫矿业公司掀起了新一轮科学治理瓦斯的热潮。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钢铁生产过程中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三种燃气混合后热值和压力的稳定控制,设计了一种新型人工智能结合PSD控制方法。该方法将仿人工智能控制与单神经元PSD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对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变量系统的稳定控制。对某燃气混合站中上述三种混合燃气热值和压力的控制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混合燃气压力和热值的控制精度,大大减小了混合燃气压力和热值的波动,从而降低生产能耗,满足生产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上良煤矿32203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的情况,通过分析32203工作面瓦斯涌出的来源,确定邻近层瓦斯抽采是治理工作面瓦斯的最有效的方法,提出在32203工作面上邻近层实施高位钻孔、下邻近层实施底抽巷瓦斯抽采的瓦斯治理方案,对于工作面瓦斯治理来说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芦岭井田煤层瓦斯地质因素定性定量分析认为,区域地质构造是控制矿井煤层瓦斯的关键地质因素;各自然地质单元瓦斯赋存情况受其围岩力学性质、断层分布、煤层厚度等地质因素控制.埋藏深度对瓦斯赋存起主导控制作用,浅部大多以压出、倾出为主,进入一定深度后,多表现为突出.在瓦斯防治实践中,应根据不同地质单元、不同埋藏深度分别制定...  相似文献   

14.
从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出发,建立了燃气轮机单独运行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控制系统仿真研究,给出了一种燃气轮机模糊控制的新方法,以期望解决常规控制技术难以保证燃气轮机控制指标问题。建立了基于MATLAB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5.
气田合理开发井距一方面使单井能控制足够的储量,低丰度区单井控制储量应大于经济极限储量;另一方面确保单井生产能波及到该井所控制的面积,使气井具有一定的生产供气能力和稳产期,以保证气井生产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升平气藏地质特征的认识,利用国内外类似气藏开发井距经验、经济极限井距、试井分析井距、压裂投产井距等对比分析,确定了升平区块火山岩气藏的合理井距取值。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传统瓦斯排放方法所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瓦斯无超限自动排放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闭环型瓦斯排放系统,介绍了其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以排放出的瓦斯体积分数为参量,通过PID算法来调节局部通风机转速,实现了掘进工作面瓦斯的安全排放,保障了煤矿井下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燃气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管道供气的安全管理措施,为管道燃气企业安全供气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S气田储层渗透率较低,断层发育,砂体横向上连续性差,气藏规模较小,存在单井点控制的断块气藏,且气藏储量丰度低,导致井控动态储量低,为低压、低产气田.结合气田实际情况,运用单井产能法、产能动态预测法以及井控动态储量公式法等,确定出S气田的合理井距范围,对气藏合理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