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用于提取高纯度凝血因子X(FX)和制备缺乏FX血浆 ,以及建立FX抗原的ELISA检测方法等 .方法 用较高纯度的FX免疫Balb/C小鼠 ,经过 2次基础免疫 ,1次加强免疫 ,3d后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SP2 /0 Ag14细胞在PEG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 ,经间接ELISA法筛选杂交瘤细胞株 ,通过免疫印迹试验、交叉反应试验、相加试验和二价金属离子依赖性试验等 ,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 .结果 经 3~ 4次克隆化后获得了 10株能稳定分泌FX单克隆抗体 (FX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 ,Ig亚类均为IgG1型 ,小鼠腹水效价均在 10 6以上 ,FXMcAb只与FX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FXMcAb与FX抗原的结合不同程度地依赖于二价金属离子Zn2 .结论 所筛选出的FXMcAb为高纯度FX的提取和缺乏FX血浆的制备以及FX抗原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提供了试剂准备 .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建立稳定表达HBcAg的P815/c細胞株,为评价针对HBcAg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体外感染的细胞模型。通过构建携带HBcAg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pLenti-Ubc-HBcAg-EGFP-3FLAG4RES-Puro,载体质粒携帯有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及嘌呤霉素(Puromycin)抗性标记基因,与包装质粒pLP1、pLP2以及包膜质粒pLP/VSVG共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进行包装,得到携帯有HBcAg基因的重组慢病毒颗粒LV-HBcAg-Puro。经纯化、鉴定后转染小鼠肥大瘤细胞株P815细胞72h后,通过加入并维持2μg/mL的嘌呤霉素杀死未被有效感染的细胞,药物筛选约10 d后,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GFP的细胞比例在98%以上,Western Blot可检测到转染后细胞内HBcAg的蛋白表达。成功构建稳定表达HBcAg基因的细胞株P815/C,为研究小鼠体内针对HBcAg的疫苗诱发的CTL反应提供了细胞杀伤实验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次生长的方法,在芳砜纶(PSA)织物表面制得氢氧化镁(Mg(OH)2,MH)片状晶体;通过控制pH值并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使氢氧化铝(Al(OH)3,ATH)凝胶包覆已生长了片状氢氧化镁晶体的芳砜纶织物(MH/PSA),从而成功制得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芳砜纶(ATH/MH/PSA)复合阻燃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分析MH/PSA及ATH/MH/PSA样品中Mg和Al含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态,并对MH/PSA和ATH/MH/PSA的隔热性能及防紫外红外辐射性能进行测试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二次生长和原位生长的方法,将两种无机阻燃剂处理到织物表面是可行的,MH/PSA和ATH/MH/PSA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和防紫外红外辐射性能都较原PSA织物有明显的提高,其中ATH/MH/PSA复合材料的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伊氏锥虫病的免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单克隆抗体,笔者通过了3次SP2/0骨髓瘤细胞与伊氏锥虫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间的融合试验和多次筛选以及克隆化,建立起7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对其中ⅡG_6杂交瘤作了进一步的检定分析,用ⅡG_6上清液对T.e.抗原进行ELISA试验,显示出高度的特异性,与血吸虫、弓形虫抗原均未出现交叉反应。ELISA测试ⅡG_6细胞株培养上清效价为1:5.1×10~3,而杂交瘤细胞接种BALB/c小鼠诱生腹水抗体的效价为1:1.6×10~7。该株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的类型鉴定属IgG_1亚类。该株细胞已在体外培养下,稳定地分泌特异性抗体至少达6个月之久,同时在液氮冻存近8个月之后仍能保持分泌抗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空间诱变致成瘤性减弱的B16细胞株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动物接种实验致瘤性显著减弱的空间诱变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细胞形态、细胞骨架和表面结构与对照细胞株的差异。分别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筛选所得阳性细胞株与对照细胞株,以及用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骨架的异同。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筛选所得阳性细胞株和对照细胞株分别成像,观察空间诱变细胞株与对照组细胞株所得图像的差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从空间诱变细胞株中筛选出的8#细胞株的细胞骨架荧光较对照组增强,细胞骨架纤维比对照组粗大。AFM图像显示,8#细胞株分泌的纤维粘连蛋白的纤维形态和分布与对照组细胞有较大差异,其纤维较为扁平、走行弯曲或呈轻度迂曲状;对照组细胞纤维呈山脊状、放射状,源自细胞伪足部细胞膜。在8#细胞株图像中有少量“孔洞”样结构,而在对照组细胞中未观察到类似结构。  相似文献   

6.
探讨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体外培养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人乳腺癌BCAP 细胞株、人宫颈癌 Hela 细胞株、人胃癌BGC-823细胞株,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tetrzolium-based colorimetric assay,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SM(1、2.5、5、10、15、20、50mg/mL)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人乳腺癌BCAP细胞株、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人胃癌BGC-823细胞株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划痕运动实验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不同浓度ASM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MTT检测结果显示,ASM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人乳腺癌BCAP细胞株、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人胃癌BGC-823细胞株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在15~20mg/mL作用下最为明显,对不同肿瘤细胞株抑制作用不一;体外细胞划痕运动实验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SM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运动有一定抑制作用.由此推论,ASM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细胞迁移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观察空间诱变后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在小鼠体内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数目的改变,并探讨可能的机理。应用细胞低温长期生存系统,将B16细胞株搭载于中国第20号返回式卫星,返地后单克隆化,从得到的110株单克隆空间诱变B16细胞株中随机选取7株,编号为38#~44#,常规培养6代后和对照细胞株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同时采用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又称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增殖差异较大的39#和44#细胞株接皮下种于C57BL/6J小鼠,两周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出瘤体,经福尔马林固定后,采用CD31和PAS套染的方法观测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拟态的情况,并推测其与肿瘤生长速度和转移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4,4'-双酚芴二炔丙基醚(DPO-BPF)和4,4'-二苯醚二炔丙基醚(DPO-BPE),将两种芳基二炔丙基醚与含硅芳炔(PSA)树脂通过溶液和熔融法制得改性的PSA。对改性PSA树脂的固化反应、树脂浇铸体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PSA树脂,加入两种芳基二炔丙基醚改性的PSA树脂的固化反应起始温度变化小,固化反应峰值温度升高。改性PSA树脂在氮气中的热稳定性随加入芳基二炔丙基醚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30%(质量分数)的DPO-BPF改性PSA树脂固化物在氮气中5%热失重温度(T_(d5))为559℃,800℃残留率为87%。DPO-BPE和DPO-BPF改性PSA树脂浇铸体的力学性能高于纯PSA树脂浇铸体的力学性能,20%(质量分数)DPO-BPE改性PSA树脂浇铸体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可达51.6 MPa和5.2 kJ/m~2,分别比纯PSA树脂浇铸体的相应值增加了137%和136%;动态热力学分析可知改性后PSA树脂浇铸体在500℃内未发现玻璃化转变。改性PSA树脂力学性能显著提高,耐热性能优异,可用作耐热、结构一体化轻质材料。  相似文献   

9.
五种赤潮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分泌抗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卵圆褐胞藻(Chattonella ovata)、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等5种藻的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方法: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并通过反相间接血凝、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筛选克隆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获得15CA7、23BG2和23BG9等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5种藻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抗体的亲和力较低,仅与海洋褐胞藻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而获得的M18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与以上除尖刺拟菱形藻外4种藻产生高效价的明显交叉反应。结论:获得了3株分泌对5种藻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较低亲和力抗体;而M18细胞株分泌的单抗与除尖刺拟菱形藻外4种藻产生明显的高效价的交叉反应,显示此单抗可代替5种海洋藻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变化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法检测71例健康对照者、48例前列腺炎患者、1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59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巾的PSA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PSA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01);前列腺增生组部分病人血清PSA浓度升高,但局限在一定范围,一般不超过10.0mg/ml;前列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在正常范嗣(〈4.0ng/ml).结论PSA是筛查前列腺癌的灵敏的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前列腺疾病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合睾丸切除去势术及联合非甾体类抗雄激素治疗对前列腺癌伴尿道压迫梗阻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3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睾丸切除去势术及联合氟他胺阻断雄激素治疗,主要观察手术前、后残余尿量(Ru)、最大尿流率(Qmax)、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改变.结果:术后5 d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术后12个月,RU由术前的(130.0±15.2)mL降至(22.0±3.8)mL(P<0.01),Qmax由术前的(10.2±0.6)mL/s增至(21.2±2.2)mL/s(P<0.01).随访观察12~48月,血PSA降至2.8~18.6 ng/mL,平均10.7 ng/mL.术前发现6例骨转移经治疗后骨痛明显减轻,同位素骨扫描检查6例骨转移破坏均未见发展.结论:晚期前列腺癌压迫尿道致排尿困难时采用TURP可缓解膀胱出口梗阻症状,为抗雄激素治疗创造条件,睾丸切除联合口服氟他胺治疗可限制肿瘤的生长发展、巩固TURP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用细胞克隆的方法获得武汉大学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存的小鼠肝癌H2 2 瘤株 (武汉H2 2 )的克隆细胞株H2D8。比较武汉H2 2 及H2D8对血清的依赖性、致瘤性、病理特征和对环磷酰胺 (CTX)的敏感性。结果发现H2D8细胞株对血清的依赖性 ,和对小鼠致瘤性及肿瘤病理学特性与武汉H2 2 细胞无明显差异 ;H2D8细胞对CTX治疗的敏感性更高。说明H2D8克隆株在体外培养、致瘤性和病理特征方面能保持原瘤株的细胞特性 ;在化疗敏感性方面优于原代细胞  相似文献   

13.
空间环境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间通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空间诱变后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细胞间通讯功能及细胞间黏附能力的变化,并探讨可能的机理。应用细胞低温长期生存系统,将B16细胞株搭载于“第20颗返回式卫星”,返地后单克隆化,从得到的110株单克隆空间诱变B16细胞株中随机选取6株,编号为39#~44#,常规培养6代后和对照细胞株同时做MTT和FCM,检测细胞增殖和周期分布;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细胞间通讯功能;将有变异的细胞接种C57BL/6J小鼠,免疫组化观测CD31蛋白的表达量。初步筛选出两株(39#、44#)变化比较明显的细胞株,44#细胞增殖能力降低、G1期分布增加、细胞间通讯功能增强、CD31蛋白表达增强;39#细胞增殖能力升高、G1期分布减少、细胞间通讯功能减弱、CD31蛋白表达减少。空间环境的作用使体外培养肿瘤细胞产生多向变异,有可能筛选出有意义的细胞株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hCG-β)单克隆抗体,以hCG为免疫原,经细胞融合和有限稀释后,得到4株分泌抗hCG-β单克隆抗体(McAb)细胞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结果表明,所得抗体均为IgG1,κ型,其腹水效价均可达10-6.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技术和家族特异性引物,先后从9株分泌不同特异性单抗杂交瘤细胞株中扩增出了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经克隆和序列测定。其中利用轻链引物(VL5.1和VL3.1)从分泌抗转铁蛋白受体(anti-transferrlin receptor)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7579)中扩增出了无功能的V_k序列。经分析和与GenBank数据库比较,该序列虽与BALB/cV_k21-E细胞株分泌的抗体轻链有98%同源性,但是在其V/J连接区内有4个碱基对缺失,导致后续阅读框架移位,因而出现终止密码子而致翻译停止。当改变引物(VL5.2和VL3(JK1/2))之后,又分别从该种杂交瘤细胞株中扩增出有功能的V_k基因序列。说明同种杂交瘤细胞中,部分细胞出现基因异常性重排(aberrant rearrangement),而这种重排的V-J基因片段来源于原融合细胞MOPC-21骨髓瘤细胞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PCa患者,另选取6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作为对照,分别取受试者的PCa及BPH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组织中PSA、IL-6及IL-8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SA、IL-6及IL-8的表达与PCa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PCa组织中PSA、IL-6及IL-8的表达率均高于BPH组织(P0.05).临床分期T3~T4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PCa组织中PSA、IL-6、IL-8表达率显著高于临床分期T1~T2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PCa组织中PSA与IL-6、PSA与IL-8、IL-6与IL-8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PSA、IL-6、IL-8在PCa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且均与PCa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将毒品苯环利啶(PC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形成复合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6株稳定分泌抗PCP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它们的腹水效价在1∶105~1∶106.抗体类型鉴定结果表明,属于IgG1,κ型.这些抗PCP单抗均可用于毒品的免疫检测.  相似文献   

18.
抗爪蟾角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以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成体皮肤角蛋白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小鼠Sp2/0骨髓瘤细胞在PEG的作用下进行融合,经HAT选择培养、ELISA筛选、反复克隆化及冻存复苏,获得四株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对其中一株杂交瘤细胞KD_(10)及其分泌的抗体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矿井抽放煤层气中甲烷的变压吸附提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压吸附(PSA)技术提浓矿井抽放煤层气中的甲烷(CH4)对解决煤层气对环境的污染、得到高效能源和化工原料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以活性炭作吸附剂,PSA提浓抽放煤层气中CH4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状况,系统地从理论和实验上探讨了PSA分离煤层气的热力学关系、动力学过程以及PSA操作参数对浓缩CH4效果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旋转黏度计和流变仪考察了含硅芳炔树脂(PSA)和含炔丙基苯并噁嗪(P-BZ)共混改性PSA树脂熔体的流变行为,建立了树脂黏度-组分-温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P-BZ共混改性PSA树脂可使树脂的加工窗口变宽,树脂在90~130℃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PSA树脂的熔体黏度随P-BZ的加入而降低,P-BZ的加入提高了PSA树脂的加工适用性;PSA树脂的黏度可通过加入P-BZ和升高加工温度进行预测和调控。PSA及其改性树脂的动态流变行为显示树脂熔体呈牛顿流体,P-BZ降低了PSA树脂熔体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用双阿仑尼乌斯方程对PSA及其改性树脂在160~190℃的等温黏时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的经验模型表明当PSA树脂共混入质量分数为10%的P-BZ时,树脂的凝胶时间延长,而树脂凝胶固化活化能从84.50kJ/mol降至54.83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