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能走"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2.
叶青 《科技信息》2008,(30):235-235
语言和文化是互相关联的,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本文从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等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应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胡斌 《科技资讯》2010,(8):236-236,238
体育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完善起来的。它有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及功能。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需要,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李静 《科技信息》2012,(6):90-90
校同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同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饺同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同文化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的千百年历史过程中,脑力劳动者一般只从事精神生产,而在物质生产领域里,长期以来只是手工劳动,劳动者只凭普通常识和一般经验,就可以进行劳动,因而不可能应用科学知识,这就使人们形成了一个牢固的观念,认为社会的物质产品只是由体力劳动创造的,脑力劳动既然脱离了物质生产过程,因而就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这种看法是同当时的那种历史条件相一致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物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步认识到社会物质财富不只是由体力劳动创造的,它更是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共同创造的。正如马克思说:我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内容和结构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公共消费品的匮乏。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实现。政府应该从经济发展、民主法制等方面通过一定途径加以解决,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古以来就和中国大陆血肉相连。其历电和文化与祖国大陆的历史和文化息息相关,源远流长,深厚而久远。本文就祖国大陆和台湾历史渊源、文化关系及其未来的展望进行探讨。一、历史渊源台湾历史的发展同祖国大陆历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台湾的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传统禁忌的文化寻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作为一种精神民俗 ,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土家人的禁忌文化古老神秘、源远流长。其源头 ,始于原始文化 ;其流变 ,贯穿于土家人的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史。它的产生和发展 ,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样 ,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 ,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它具有存在解释、自我保护、社会整合、精神麻醉等多种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土家族传统禁忌是一把双刃剑 ,对土家族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有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 ,二者共生互存 ,杂于一体。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城市发展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足,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中央高度重视首都文化建设,提出要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将北京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和全国文化精品创作中心。以此为目标,首都  相似文献   

10.
李桂荣 《科技信息》2009,(18):122-122
委婉语是世界文化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阶层和领域,在人们的社会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它的起源与发展,并从其礼貌功能、褒扬功能以及掩饰功能三方面阐释了英语委婉语的社会交际功能。通过充分理解英语委婉语的起源及其社会交际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觉和准确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1.
人类学整体观视野下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物质文化是针对物质文化而言的,往往把它作为与物质文化相对立的一个范畴。本文从人类学的整体观出发,认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在非物质文化的语境里物质文化才有意义,非物质文化只有通过物质文化的表现形态才能被认识。同时,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又分别各是一个整体,对某一具体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事项的认识,仍然需要一种整体观的视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同各自所处的文化背景也是一个整体。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只是保护非物质文化事项本身,而需要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和生态环境一起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维吾尔族文化中的绰号习俗进行了全面阐述,一方面对具有地域特点的绰号类型、特点、来源及其社会功能了和语用功能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另一方面通过维吾尔族人绰号习俗进一步探究和掌握属于某一文化层面的民族文化,期望以此为今后少数民族文化民俗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精神生活在社会各领域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经济发展之中,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一方面,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另一方面,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文化的社会效益就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简论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家友 《科技信息》2009,(4):118-118
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就是指档案馆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所具有的档案服务功能。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创造社会效益是档案馆的生命力之所在。要充分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就应广泛收集,丰富馆藏,积极融入地方文化,构建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建立信息联网,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延续、传播、研究、发展中国历史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尹然 《科技信息》2011,(30):209-209
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建筑设计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必须针对气候、地域、人文风俗等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就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是大学的一种重要资本形式,对其发展产生着诸多影响。从人才培养来看,它可以扩大高校生源、促进师生交流、形成学科交叉、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校园文化等;就发展科学而言,它可以争取更多的课题和经费、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促进科研信息交流、形成跨地域的多学科联盟等;就服务社会而言,它有利于促进全民学习型社会形成、有利于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就外部融资来看,它可以促进创业型大学产生和社会捐赠;就内部和谐而言,它可以促使大学和谐校园构建和内部资源有效配置。与物质资本、学术资本相同,大学社会资本在运营中,也可能为大学自身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红色歌曲及其传唱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与其他歌曲相比,红色歌曲通常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歌曲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一种物质主义的思想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这为当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传唱红色歌曲,把人们召回到同一思想阵地中,不仅可以引起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之间的共鸣,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歌曲的德育功能、美育功能,从而弥补现有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栾滨 《科技信息》2012,(7):381-381,445
现代生活的社会被称之为消费社会,消费社会公认的概念是指社会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这就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以生产力为主要发展动力、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旨归的、物质匮乏时代.从而进入了以消费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的物质丰裕社会。其目的主要在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完善个性发展.消费社会带来很多有益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要素和条件。在消费社会中是靠物质消费来拉动生产、带动经济增长的.这无疑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商品的物性特征、使用与实用价值,因而在消费社会,人们则更多的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在消费社会里.价值与生产都具有了文化的含义。人们追求的是视像消费、视觉快感,因而全新的文化式样即为视觉文化出现,而视觉文化在新的社会形态中也具有着图像化、大众化、后现代性等特点。商标设计美学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性的操作问题了.它中间牵涉的因素很多.商标设计也是属于“商品美学”的领域。视觉刺激、感官满足和形象消费成为当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视觉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文化在满足人类需求.积极构建人的自由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色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建设实践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物质载体,它具有革命性、传承性、先进性、教育性等特点。红色资源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载体,其政治教育功能、自我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以进课堂、进校园、进社会的形式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对比的方法就引导短语和引导that从句的given一词的词性意义及其句法功能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它的词性范畴及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我们应该在学习和研究纷杂的语言现象中有所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