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明代王邦直《律吕正声》是研究律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律吕正声》对律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它用《周易》中的用九智慧,解决了黄钟往而不返这个律学难题。《律吕正声》用用九解决黄钟的往而不返,丰富了律学中黄钟还原的方法,为切实解决黄钟还原提供了又一借鉴,应该引起律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4.
《律吕正声》的成书时间及版本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邦直《律吕正声》的成书时间及版本情况众说纷纭。本文依据《明实录》、《律吕正声》李维桢序、《即墨黄氏族谱》等相关资料,确认《律吕正声》的具体写作时间应始于1568年、成于1586年。而这部律学著作应是由黄作孚校、李维桢审校定稿并作序、黄嘉善刻板印制的,具体刻板时间应不早于1608年。 相似文献
5.
王邦直因清正为官留名青史,更因其罢官后潜心撰成的六十卷《律吕正声》奠定了他在中国音乐理论史上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律吕正声》是王邦直罢官后笃志研思之作,是什么原因促使他闭户二十年,完成《律吕正声》的创作?《律吕正声》与其政治理想有无关联?《律吕正声》的创作目的是什么,又是怎样体现在这部音乐理论巨著之中的?这一切问题的答案无不与王邦直的儒家情怀密切相关:一、《律吕正声》体现着王邦直律以辅政的创作精神与创作目的。二、《律吕正声》重视乐教,始终贯穿着音乐与政治教化密切相关的思想。三、在王邦直所理解的律政关系中,以民为本始终是其政治理想的核心,充满着深重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6.
王邦直《律吕正声》的台湾存本与林增志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邦直所著《律吕正声》在台湾存有两本,一本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一本藏于傅斯年图书馆。其中傅斯年图书馆本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所影印的北大本完全相同,而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本虽然正文与北大本相同,但李维桢的序有个别文字改动,且多出了林增志的序。林序的存在,证明《律吕正声》虽然没有一个新的刻本,但可能是黄宗昌的一个重印本。 相似文献
7.
王邦直是明代一位在乐律方面颇有研究的音乐家。但由于政治上不得势,因此在音乐方面的研究也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耗费二十多年心血所撰写的《律吕正声》六十卷被当权者束之高阁。《律吕正声》虽然是乐律学著作,但其学术思想却涉及政治、哲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王邦直的乐律思想带有极强的政治性和实用性,如极其重视音乐的社会教化作用,重视音乐中"和"的内涵,提倡"律历合一"以求天地人和等等思想,是对明代以前中国传统乐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律吕正声.总序》为切入点,窥探王邦直乐律研究的指导思想,以期为王邦直总体研究工作做基础的铺垫。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是儒家乐理极力追求的一种哲学境界,王邦直的《律吕正声》在对律学的研究中,承继中国传统文化,把对律学的研究与崇尚"自然之理"联系起来,这也是王邦直《律吕正声》重要的指导思想。王邦直《律吕正声》对"自然之理"的崇尚,主要表现在黄钟尺寸的来源,黄钟尺寸的还原,律吕尺寸的载体,律吕之数的计量,律吕侯气的方法,律吕之数的运用,以及制作八音的材料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介绍张爵《九章正明算法》四卷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刊本之残本。该残本可以补充程大位《算法统宗》(1592年)“正明算法”条之所略,并可据以辑得刘仕隆《九章通明算法》(1424年)“难题”的大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天文理论证明:《周髀算经》中的千里一寸是成立的。千里一寸与北回归线共同构成了中国最早的天文数学模型。同时,也相应推翻了唐代僧一行与南宫说关于千里一寸的错误结论,还《周髀算经》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郭书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1,27(2):40-47
《九章筭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经典,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迎来了研究高潮,至今已取得一大批成果.但在其研究过程中,部分学者对原始文献态度轻率,对古文乱加改窜、错校、曲解、随意删节等行为屡见不鲜.要做好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必须尊重原始文献.另外,《九章筭术》是改变学术界对中国古典数学偏见的重要经典,因此要做好相关经典的译注工... 相似文献
13.
王红梅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1):12-15
中国唐朝的《枕中记》、《南柯太守传》和韩鲜李朝时期的《九云梦》是处于两个国度的用不同语言写成的小说,时间上也相差近千年,但主题、结构等大致相同。然而它们却同而不同,前者采用暴露的笔法,写儒士理想不得实现时的愤恨,旨在讽刺和批判;后者采用浪漫的笔法,写儒士理想不得实现时的幻想,寓含着作者的追求和希望。 相似文献
14.
北宋的路振是湖南永州祁阳县人.他撰写的《九国志》是一本有关五代时南方九国的总体史书,学术价值极大,特别对研究湖南的马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5.
申明秀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4):74-77
通过研究冯梦龙小说,认为冯梦龙提倡奏雅与适俗并重,其《三言》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奏雅的,即传统的劝善与惩恶的教化主题;为了内容上的适俗,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冯梦龙有意选择了大量婚恋与经商题材的作品,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人性之奇,以吸引与教化读者,而使得《三言》成为雅俗整合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6.
夏秀丽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5):44-47
《大业拾遗记》与《隋炀三记》(《海山记》、《开河记》、《迷楼记》)是晚唐时出现的四篇历史题材的传奇小说。这几篇小说以隋炀帝事迹为叙述重点,意在探寻隋朝灭亡的根源。小说不但在内容上有很多相合之处,而且在思想上艺术上也有很多相通之处。这四篇传奇小说以其在艺术上的别有特色和成就,在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许刚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6)
张舜徽先生,当代著名文献学家,于《史通》“治之三反”,撰《史通平议》,“书以评议为主,辅以考据,于刘氏底蕴多所发抒”。本文暂示三例,略述先生之《史通》学研究,由窥先生于子玄服赞之意。 相似文献
18.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22-26
阮元的《三家诗补遗》是清代较早的三家《诗》学著作,其主要贡献有两点,一是在王应麟《诗考》的基础上多有补充,二是提供了关于三家《诗》派别划分的诸多方法,尽管这些方法多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但给后来的三家《诗》研究提供了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宋钢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5):30-32
《论语》学作为传统专门之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问题众多.文章主要围绕《论语》的编纂、《论语》的意义解读及孔子的思想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力图在固有旧说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阐释,为《论语》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子葳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6):8-10
天人之学是整个中国哲学的核心命题,而《周易》也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经典。从某种意义上讲,《周易》全书都是在讲天与人的关系。《周易》为天人之学提供了两种路径:一是神秘主义,二是道德形而上学。中国古代神秘主义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站在道德形而上学的立场上,探讨《周易》中的天人关系,则是一个更有建设和指导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