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言语交际中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对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更是涵盖了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角度。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个人语码转换的深层动机受控于社会规则和话语主体意识等二元因素。  相似文献   

2.
外宣话语是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国家新政策、军事的新举措、经济的发展趋势、文化的传承、教育的进步等元素均为外宣话语的形成增姿添彩。瞬息万变的社会语境为外宣话语的发展推波助澜,外宣话语的意义也由此变得丰盈。本文立足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和话语基调视角,以近五年来《政府工作报告》(2013—2017年)为研究语料,讨论话语基调各要素对外宣话语的谋篇布局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这些话语资源的时代气息和政策指向性是打开对话匣子的关键,通过针对不同的受众构建角色关系并调整对话空间、因应话题的差异倾注不同的情感并调节社会距离,从而有效地构建话语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亲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与这些相关学科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这些学科都不能忽视的研究领域之一。因此,利用亲情关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方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本文以心理语言学中工作记忆机制为理论基础,基于收集到的176句汉英语码转换实例,尝试对汉英句内语码转换中二语转换词类型及其所占比重不同的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现象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大量重要研究成果。国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少有涉及到影视作品中的汉英语码转换。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自有它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有不少语言学家对语码转换的功能做了研究、归纳及总结。依据于国栋2001年提出的顺应模式,通过对《北京人在纽约》中含有语码转换的对话进行分析研究,从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个方面探讨了电视剧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是怎样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二语习得理论是研究人类获取语言能力的机制,其建设的重点在于帮助人们快速的获取除自身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能力。二语习得融合了语言教育学、心理教育学、认知学以及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并且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理论观点、假设和研究模式,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特色,但是其发展并不迅速且学科地位较低,主要原因是由于二语习得研究理论的建设并不规范,论点相互矛盾且理论的出发点和目的脉络不清,因此要提高二语习得研究理论的影响力,必须对其建设的核心问题进行严格把控和梳理。  相似文献   

7.
纪奕娜 《科技信息》2009,(31):297-298,321
语码转换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同一语篇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码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不仅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在文学作品中也较为常见。其中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鉴于各种原因,小说中人物在他们的对话中经常使用语码转换。因此,本文以《围城》为语料,以Jef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寻找可以导致这些语码转换发生的因素,以及这些语码转换所具有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合作原则与言语行为是两种密切关联的重要意义理论,合作原则从话语交际的合作性上解读了含义的产生和理解,言语行为从语言所实施的行为的角度阐释了言语交际的实质.有机整合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提出语谓合作、语旨合作和语效合作的概念,进而细致分析语旨合作和语效合作,有助于对交际语境中的话语所承载的复杂意义作丰富而生动的刻画,有助于对表达-理解-再表达周而复始的话语交际过程作科学而合理的解释,从而对生活世界中的话语交际的动态研究作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乐记》是我国古代美学与审美教育思想的专著,它以邹鲁文化系统的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探讨了审美教育的基本规律,为中华民族古代审美文化的创造与审美教育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乐记》的审美教育思想,确定它  相似文献   

10.
裴丽华 《科技信息》2009,(3):302-303,312
语码转换是语言与语言接触自然产生的结果,由此而呈现的语言变化是语言变异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各国学者又从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种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把语码转换作为一个普通的语言的社会现象。本文旨在使读者对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双语或多语环境中未被人所重视的语码转换现象有更深的了解,重新思考我们对语码转换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