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桑永亮 《科技信息》2011,(6):266-266
乡土建筑是散落于村镇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其建筑功能与形式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乡土建筑的诸多要素也在发生改变,文章以潍坊地区的乡土建筑为例讨论了乡土建筑的形成因子,从而探索出新时期乡土建筑的功能与形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相关史料与田野调查了解东屏古村乡土建筑的生成背景、保存现状并绘制乡土建筑总体分布图,以期为台州地域文化研究、古村落与乡土建筑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孕育惠安石文化,形成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惠安乡土建筑.文中总结出惠安乡土建筑中石技艺方面的三大特色——精美的建筑石雕装饰、巧妙的材质和色彩对比、柔化的石构件细部处理,这将对现代地区性建筑创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持续推进,传统村落川西林盘面临着一系列人居环境危机,以成都市大邑县某林盘为例,通过对川西林盘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剖析,阐述了川西林盘的空间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社会意义.借鉴国际遗产保护视野中的相关的理论,从乡土建筑遗产的视角,以维护传统村落的遗产价值为目标,以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原则,多角度探索川西林盘转型发展的“活化”机理和应对策略;利用课题组设计案例与活化再利用的转换属性结合分析,为乡土建筑再利用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途径,对我国下一个历史阶段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启示意义,也为世界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提供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风貌的积极意义的样本.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对乡土建筑的考察,以及自己的创作实践,认识到尊重传统、尊重文化不是墨守成规,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相似文献   

6.
乡土建筑中蕴藏了大量符合生态的技术和理念,文章通过对豫东刘青霞故居乡土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形态、材料与结构、节能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其符合生态节能特征的因素主要有:故居檐廊和开敞的庭院创造了内外渗透、自然通风的生态环境;故居采用地方材料,具有造价低、污染小的生态节能性;故居的三段式立面,保证了结构受力的合理;故居厅堂和正房的屋面多做顶棚,墙体厚实,减少了热损耗,节能效果好.最后探讨了其对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乡土建筑材料的运用、民居建筑的建构技术等视角探析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认为该庄园所使用的乡土材料和传统建构技术体现了传统民居中的技术精髓,在现代建筑中值得传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董黎 《科技信息》2012,(10):288-288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乡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趋势越来越不明朗,其文化传承功能日趋减弱。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面对城市的不断扩张,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民居的发展陷入了极大的困惑和无意识演进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丁英峰 《科技信息》2009,(24):333-333
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二十世纪初,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文艺长廊”。本文从开平碉楼产生的时代背景、碉楼的种类、设计与选材及建筑价值观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石头砌墙传统建筑是洱海流域白族先民创造的本土建筑文化。银桥镇磻曲村占地48亩的44个古民居院落保存较为完整,在选址布局、规划控制、建筑风格、起居习俗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艺术学、建筑学、生态学等研究的重要宝库。磻曲村民居保护要立足文脉性、坚持原真性、发挥主体性、注重协调性、突出发展性,实现乡土建筑传承与村落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地域文化的现代诠释——印度当代乡土建筑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印度建筑的成就,得益于不同历史时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对话及本土建筑师的积极探索。文章以印度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回顾印度建筑发展历程,剖析其本土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观,总结出印度当代乡土建筑发展之路。希望能从中得出对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启示,以有益于思考与创作。  相似文献   

12.
土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性建筑,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乡村社会。作为乡土建筑,土楼不论是在单体建筑之内的雕梁画栋、炊烟生息,还是土楼群形成的恢弘气势都蕴涵着土楼当年的主人在他那个时代对家园的语义解读。为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客家人建造了防火防震,安全防卫性很强的土楼,并在楼中聚族而居。他们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的真切体现。  相似文献   

13.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传统乡居追求,历史上首先出现于我国北方,而南宋以降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大批中原人士涉江而来,为赣江流域的庐陵先民“诗书传家”提供了优越条件,形成了蜚声遐迩的庐陵文化,建筑文化是庐陵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庐陵古村落建筑的园林化,是庐陵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进行庐陵古村落乡土建筑文化的研究,不仅对发掘、保护以及利用现存的古村落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当代村镇的规划建设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传统乡居追求,历史上首先出现于我国北方,而南宋以降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大批中原人士涉江而来.为赣江流域的庐陵先民.诗书传家"提供了优越条件,形成了蜚声遐迩的庐陵文化,建筑文化是庐陵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庐陵古村落建筑的园林化,是庐陵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进行庐陵古村落乡土建筑文化的研究,不仅对发掘、保护以及利用现存的古村落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当代村镇的规划建设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乡村历史文化,是历史上不同文明背景和文化传统所凝结的载体,见证和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农耕文明时期的基本特征;乡村历史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不仅仅是乡土建筑,还包括乡村格局、乡村环境,以及表演艺术、传统手艺、社会风俗、地名、传说等等非物质形态,它们承载着历史、民族、世俗、宗教等多种信息,和每一片土地息息相关,共同构成了风格多样的乡村面貌和特点。那么,如何科学地对乡村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呢?  相似文献   

16.
杨昭春  滕小平 《甘肃科技》2012,28(1):113-115
在这个低碳时代,建筑的高耗能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迫使人们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中国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自古以来就是苦寒之地.生土建筑是黄土高原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建筑材料以来经焙烧,而仅做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主.它取之自然,又融于自然,维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们历经千年最终选择的一种有效的乡土建筑形式.为了更加了解生土建筑所处区域的环境、建筑形制、制作技术和生土建筑现状等,选择位于兰州市西北150km的连城镇调研,从而对生土建筑的未来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和《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基础框架上,结合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相关理论提出记忆基因的概念,并根据实地调研数据从选址环境、格局肌理、乡土建筑、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民俗技艺五方面拟定评价指标,对冀北蔚县9个传统村落进行记忆基因的活态测评。量化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整体来看失活问题普遍,各村落指标活态差距明显。2)从指标层看,传统民俗技艺是影响村落记忆基因活态的核心因素,落实到具体指标中,习俗信仰延续性、空间格局完整度和村落空心化程度是影响村落记忆基因活态的主导因素。3)村落类型成为影响活态程度的典型因素。据此从要素强化、记忆存档和文化复兴三个角度提出记忆基因的留存思路和发展策略,以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的现代化驱动力与旅游业发展表征的流动性力量对林区乡村地域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天柱山核心景区为案例地,重点研究受旅游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三个村落,通过借鉴国内外地域景观的概念及分类理论框架,构建多维度乡村地域景观分类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质性研究等方法,剖析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的演化特征,结论如下:1) 天柱山核心景区土地利用类型产生较大变化,2000—2020年间,建设用地由零星点状集聚成片,且片状面积逐年递增.2) 人工景观变迁以乡土建筑与聚落形态为主,呈现由分散向集聚变迁的态势,居民点多沿交通廊道呈带状分布,建筑风格承袭传统皖南流派.3) 乡土文化、节庆活动、语言政策等非物质景观顺应文旅融合时代要求,经历了从破碎化、边缘化向旅游场域中心迈进的过程,居民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也因此得以提升.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是“三生”空间、农耕文明与村落文脉的承载,在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研究提出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加强产业合作,彰显人文魅力;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发展路径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重构策略,以期为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青春符号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结在一起的青春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芽儿,是缺憾。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E是书架,是智慧。F是一面旗帜,是理想。  相似文献   

20.
余俊 《奇闻怪事》2007,(1):54-55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一是有意义。是一节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是一节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是一节丰实的课;四是常态性。是一节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是一节真实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