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局势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而美国却深陷越战泥潭,国内危机重重。为了摆脱美国的困境,第37任总统尼克松入主白宫之际,采取现实主义态度,提出新的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缓和美国力量相对下降的危机,堪称是这一时期美国外交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2012,(17):3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承办的"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1972~2012)"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学会年会、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年会,于8月15日~17日在长春举行。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以来40年间,美国对外战略的历次转变,包括20世纪70年代的联华抗苏、冷战结束时的全球战略转变、9.11事件后反恐优先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战略调整,以及2011年以来的战略再平衡或称"重返亚洲"战略等,无一不对中美关系造成重大影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总统的"主义"每一任美国总统都希望青史留名,他们默许人们给自己在世界上的所作所为贴上"主义"的标签,梦想成为某个时代的缔造者。这种"主义"往小了说是发动海外战争的指导方针,往大了说是对外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多数美国总统提出了具有历史性影响的"主义",比如门罗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威尔逊倡议消除战争根源创设国际联盟、杜鲁门正式拉开冷战帷幕、尼克松决定与苏联缓和关系并撤出越南、卡特动  相似文献   

4.
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出现了明显转化.其通过缓和,逐步建立起制约苏联的“联系型”网络,并误导了后者的扩张主义倾向;通过恢复对华关系,有效填补了美国全球战略的空白,完成了对美苏中三角战略均势的构建;通过改造美欧关系,实现了美国在欧权力形态的合理转型,并显著增强了活力.因而,尼克松政府在形式上收敛的外交政策背后,隐藏着美国凌厉的战略攻势,而这一战略攻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冷战历史的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5.
从“遏制”到“扩展”,新形势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抬头;心高气短,全球战略遇到多种矛盾和困难。“战略”二字在美国广为运用,事无论巨细,常常要提出一个“战略”。小到球队参加一场比赛、企业推出一件产品,都有“战略”。也许因为这样,克林顿政府已经推行一年有余的“扩展战略”似乎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即使在美国也鲜为人知。然而,“扩展战略”毕竟是克林顿政府正式推出的全球战略,是指导美国现行各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因此有认真剖析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6.
要害之地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枢纽部,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对外政策中一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七十年代初美国政府首脑尼克松曾强调:中东对西方国家“具有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因为“欧洲所用石油的百分之八十和日本所用石油的百分之九十来自中东”,中东“是通往非洲的门户,是通往地中海的门户。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枢纽,它也是经苏伊土运河向南进入印度洋的门户”。美国进口石油一半来自中东,三分之一仰赖波斯湾。中东不仅是美国石油垄断组织榨取巨额利润  相似文献   

7.
美国推行的全球民主化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冷战后,美国在推行该战略的过程中却四处遭到抵制,长期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高昂的战争成本让美国不堪重负。面对种种困境,奥巴马政府确立了以"务实"与"合作"为主调的世界观,采取转移反恐战略重心,对外开展"巧实力"外交等策略,希望重振国威。但新政府并不会放弃全球民...  相似文献   

8.
人权外交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70年代卡特政府正式提出并实施人权外交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把人权外交列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议事日程。美国立国精神中的天赋人权观与美国人的天赋使命观是人权外交政策产生的理论基础,但二战后美国民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对这一政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3月2日,正当尼克松在摩洛哥访问的时候,在法国掀起一片怒潮,各种政治倾向的报纸异口同声抨击尼克松。右翼参议员德勃雷更是暴跳如雷,要摩勒政府立即向美国抗议此事。法国的这番大动肝火是兴风作浪、故作紧张吗?不!实际上,尼克松这次的非洲之行已经掀开了美法在非洲的争夺战的序幕。尼克松不是已嘻皮笑脸地说过,“艾森豪威尔主义”不一定要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中东吗?美国到底要抓什么?3月份的美国“每月评论”一语道破了华盛顿的阴谋,它说,“艾森豪威尔主义是要求建立巨大的亚非帝国的宣言。”美国认为,中东将稳稳地落入它的掌中,现在该把魔爪伸向非洲.在利比亚,尼克松向记者承认,他这次来非洲是要“唤醒”美国人更多地注意这个大陆,注意这个地区的资源和人民。其实,又何用尼克松来唤醒?早在几年前,美国就已觊觎并渗入这个大陆了。  相似文献   

10.
艾森豪威尔从他的经济保守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新面貌”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集体安全主义原则。研究艾森豪威尔的外交思想,对深入理解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外交战略及今天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49年底,杜鲁门政府从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出发,决定调整其对华政策,即由战后的“介入”政策转为“脱身”政策。该政策表现在台湾问题上就是,“撒手”了之,放弃干涉。然而,随着中苏结盟以及固有的反共思维的反弹,美国国内掀起一股“麦卡锡主义”恶浪,这使美政治环境严重恶化,杜鲁门政府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对台政策彻底改弦易辙,美军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企图以武力保护台湾,阻挠中国领土的统一。从此,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航道上的一座暗礁。  相似文献   

12.
正三角关系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国际关系史中,国家与国家间开展三边互动或形成三角关系极为常见。20世纪70年代,在苏攻美守的大背景下,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试图借助中国制衡苏联,在中美苏大三角中确保美国的有利地位。现实的迫切需要成为战略三角关系理论在美国战略界和学术界兴起的主要驱动。美国学者洛维尔·迪特默(Lowell Dittmer)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战略三角关系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他指  相似文献   

13.
艾森豪威尔经济、外交思想与他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森豪威尔从他的经济保守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新面貌”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集体安全主义原则。研究艾森豪威尔的外交思想,对深入理解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外交战略及今天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据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一心想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一是为了名垂青史,二是为了四年后连任总统。反复权衡后,他选定了同中国改善关系,借助中国从越南脱身和抗衡苏联。这样,主张“均势外交”、号召对红色中国采取新政策的哈佛大学教授亨利·基辛格博士便成了推行尼克松政府对外政策的理想人选。  相似文献   

15.
一侵略和控制介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間的广大中間地带,鎮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推行美国的新殖民主义政策,这是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扩張的“全球战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肯尼迪政府,更把侵略和控制广大中間地带,作为它的所謂“总战略”的中心任务。这些地带的人口占資本主义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这里的丰富資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一向是帝国主义榨取巨大利潤的泉源,也是帝国主义維持其龐大的战爭机器和发动侵略战爭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力量的分化和东西方缓和是对冷战压力的一种释放。尼克松执政之时,美国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弱化,欧洲实力的增强和联盟观念的淡薄使大西洋联盟处于变化与动荡之中,东西方缓和成为大势所趋。尼克松把加强美欧"伙伴关系"当作推行"尼克松主义"的基础,欲在"领导"与"合作"中求得平衡。  相似文献   

17.
亨利·基辛格的回忆录《白宫岁月》已于十月下旬在美国出版。美、欧一些刊物在此以前已分别发表了此书的某些章节。基辛格曾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尼克松、福特两位总统的国务卿,历时共八年。正如美国《时代》周刊摘登《白宫岁月》时指出的,基辛格曾“帮助制定”了当时美国的各项政策,他对“那些动荡的年代”的“非同寻常的描述”,将有助于了解美国对外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某些侧面。下面,我们根据《时代》周刊的节本,摘译了其中的几部分,分期刊出。《白宫岁月》的节译本,年内即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全译本随后也将由本社译出出版。  相似文献   

18.
人权外交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卡特政府正式提出并实施人权外交以来,人权外交开始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从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和美国人的天赋使命观对美国人权外交政策产生的思想渊源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的人权外交。  相似文献   

19.
美以特殊关系形成于美苏冷战时期,此后不断加强,“9.11”事件后进一步巩固。促成美以特殊关系的形成从本质上说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也由于以色列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价值,以及美国犹太人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尼克松、福特、卡特到里根、布什时期是美国的“欧洲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时期,是冷战行将结束、进入欧盟时期的对欧洲一体化政策“重新审视”的重要历史阶段,美国对欧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