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国专门研讨熵(信息)及其应用的学术会议于1987年8月13日~18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议收到论文近百篇(本刊1987年第1期曾为这次会议刊登了会议征文)。与会的近百名代表中不仅有物理学家,还有地理、地震、化工、机械、气象、生态、土壤、生物、生理、环保、新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三届格罗斯曼广义相对论国际会议(1982.8.30—1982.9.3)现已圆满结束。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三百名中外物理学家。格罗斯曼会议是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它旨在交流和探讨广义相对论、引力理论及实验、相对论天体物理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第10届得克萨斯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学术会议于1980年12月15日至12月19日在美国巴尔的摩城(Baltimore)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六百余人。我国参加会议的有刘辽、朱世昌、陆竣和在国外深造的张镇九、吴忠超。事情也巧。这次得克萨斯会议前夕,也在巴尔的  相似文献   

4.
胡洁苹  刘敦娴 《科学通报》1965,10(11):1024-1024
中国园艺学会于1965年9月上旬在郑州市召开了我国中部地区果树幼树样板田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13个省(区)、市的代表51人,列席44人。会议共收到论文资料99篇,内容包括样板田、幼树管理、品种、区划及其他等方面。会议还对13个单位带来的15个苹果品种、14个梨品种、1个葡萄品种,进行了品评和品尝。这次会议是一次以毛泽东思想挂帅的学术会议,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这次会议政治统帅业务的气氛较浓,这是我国果树科学学术活动革命化的起点。王更生理事长在开幕词中强调学会要用毛泽东思想挂帅,并着重指出在我国中部地区发展果品生产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2013,(18):1784
第4届国际粒子加速器会议(IPAC’13)于2013年5月12~17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国际粒子加速器会议(IPAC)是粒子加速器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由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粒子加速器会议APAC,EPAC和PAC合并,每年召开一次.IPAC’13是第二次在亚洲召开的IPAC系列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ACFA)、美国物理学会(APS-DPB)、欧洲物理学会(EPS-AG)、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等的  相似文献   

6.
马大猷 《科学通报》1957,2(11):348-348
国际广播组织(OIR)技术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57年3月14—22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这次会议除了各会员国的代表外,印度尼西亚、埃及和南斯拉夫的广播组织也派了代表列席,此外还有国际无线电谘询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盟的观察员参加会议。这标志着国际合作的加强和国际广播组织的工作的开展。我国前往参加会议的是作者和刘永业、关定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01,46(2):120-120
第6届全国扫描隧道微显微学会议(STM'6)于2000年12月20-23日在厦门大学召开, 会议由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 大会共收到论文77篇, 来自全国(包括香港地区)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9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白春礼院士做了题为"SPM在纳米科技中的重要作用"的开幕报告; 代表们就表面纳米科学、表面组装与生物、材料科学及仪器和技术等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了报告交流. 会议还组织了议题为"中国的SPM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圆桌讨论会, 共同研讨国际最新发展趋势和我国扫描探针显微学今后的研究重点. 另有7个…  相似文献   

8.
碳-14测定年代用“中国糖碳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士华 《科学通报》1983,28(3):170-170
我国~(14)C实验室的数目近几年来增加很快,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筹建的实验室有二十多个,急需有一个统一的现代碳标准。1975年冬我们受全国同位素地质会议的委托,着手建立我国的~(14)C测定年代用的现代碳标准。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23~29日,第19届国际地球电磁感应学术讨论会(19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in the Earth,即19EMIW)在北京成功举行.它是IUGG和IAGA所属的电磁委员会(I-2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地球电磁感应研究和应用领域最高层次的专业性学术会议,自1972年始每两年一届,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举行.本届会议实现了我国几代科学家在中国举办的夙愿.会议组委会由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相似文献   

10.
全国非平衡态统计物理(耗散结构专题)学术会议,继去年在西安首次举行会议之后,今年8月24~31日又在大连举行会议.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尼科利斯(G.Nicolis)教授应邀到会讲学.会议高兴地看到,自上次会议以来全国又有不少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会议收到三十几篇应用耗散结构理论于生物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的工作报告.为采纳各学派之长,会上专题介绍了哈肯(H.Haken)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国际干细胞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此次会议汇集了全世界克隆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会议尾声,克隆羊“多利”的幕后功臣之一艾伦·科曼(Alan Colman)在宣布会议圆满成功之后说:他已经发现了克隆领域的不幸,那就是“克隆菲利普·约(主办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于革 《科学通报》1997,42(17):1903-1904
1997年6月至9月间有三个古气候研究的国际会议在瑞典南方的小城郝比召开.中国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的特殊古气候条件和状况在已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和第二个会议上形成了热点之一.将在这里召开的第三个会议,中国则是会议的全部中心. 1.1997年6月7日至11日,召开了“地质资料与模型、模型与模型对比会议(Data-Modelsand Models Intercomparisons)”.这个会议是由“全球地圈与生物圈对比计算(IGBP)”下的PMIP(Palaeoclimate Modelling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和美国科学基金会下的TEMPO(Test-ing Earth System Modls with Paleo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s )两个项目赞助.这个会议的背景是,目前气候环境变化和预测主要通过大气环流模型(AGCMs)、海洋环流模型(OGCMs)以及地球其他系统模型如生物图模型(BIOME)进行模拟试验.但是对古代的气候环境模拟(例如,距现代较近的6和18 ka两个气候变化特殊时期)需要地质资料提供当时的冰流规模、大陆面积、植被状况以及海洋、海冰温度等的边界条件.同时,这些模拟的结果也极需要地质资料的验证。因此,这次会议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五家古气候模型的专家们参加,同时有一批  相似文献   

13.
朱彤 《科学通报》2002,47(21):1627-1627
国际大气化学与全球污染委员会(CACGR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GlobalPollution)的第10次科学会议和国际全球大气化学项目(IGAC,International Glob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Project)的第7次科学会议于2002年9月18-25日联合在希腊可里克岛赫拉克里昂市(Heraklion)举行.  相似文献   

14.
1979年1月,美国化学会氟化学小组召开第四次冬季氟化学会议。应本届会议主席狄玛托(D.D.DesMarteau)教授的邀请,我国,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黄维垣同志为首的中国氟化学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化学工作者第一次参加美国化学会所召开的论文报告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20人,除美国外,还有英国、法国、中国、波兰、苏联、捷克、加拿大、南斯拉夫、西德、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筹)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于1981年11月9日在上海举行。24个省、市、自治区的26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章程(草案)》、《会议记要》、《关于建议由国家科委组织对人体特异功能进行实验验证的报告》等三个文件。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全国数论学术会议于1991年11月10日至15日在成都四川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77人,40岁以下的代表占一半以上。会议安排了9个大会邀请报告,它们是:《数论在统计学中的应用》(王元)、《筛法的进展》(潘承洞、潘承彪)、《二次域的类数问题》(陆洪文)、(《解析数论  相似文献   

17.
赵政声 《科学通报》1965,10(2):179-179
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于1964年11月15—23日在四川成都联合召开了水电站运行和机电设计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有关生产、设计、制造、施工、科学研究,以及高等院校等57个单位的代表80人。会议收到论文86篇。会议中宣读的论文,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密切结合生产,联系实际,反映了我国水电站运行和机电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经验总结。通过学术讨论和研究成果与经验的交流,为在系统地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方案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水轮机气蚀与泥沙磨损方面:通过原型  相似文献   

18.
马大猷 《科学通报》1956,1(2):96-96
国际广播组织(OIR)技术委员会第12次会议是和全体大会一起开的,自1955年11月21日至26日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来比锡举行,共到了20个会员国的代表和国际广播组织(UNESCO)的负责人约60人,此外还有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及国际电信联盟国际广播咨询委员会(CCIR)的观察员2人,在会议上提出的科学报告共14篇。技术委员会开会前,自11月14日至19日召开了3个研究小组(各由5个国家的代表组成)的会议,除了研究各国代表在技术委员会上提  相似文献   

19.
韩再华 《科学通报》1962,7(3):45-45
由中华医学会召开的心脏外科专题座谈会于1961年12月18—23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会议回顾了近两年来我国心脏外科所取得的成就,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井为今后提高技术、开展研究指出了方向。到会代表82人提出了论文84篇,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一)心内直视手术的基本方法;(二)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三)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四)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记者问:黄教授,您最近出席了国际学术会议。请您谈谈情况和观感。黄答:我于1981年4月下旬受全国科协的派遣,去美国旧金山参加第三届“国际集成光学与光纤通信”会议(即IOOC会议,4月27日至29日),在会上宣读了我的论文(该文已在英国的国际性刊物上发表)。会后,访问了加州大学(伯克雷)和纽约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