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聋哑青少年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自残、自杀的事件也逐渐增多。我们聋校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通过课程传授、文化熏陶、环境影响、师爱感染等策略对聋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创设一条针对聋生的生命教育之路,从根本上提升聋生的生命质量,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林金云 《海峡科学》2016,(4):109-110
聋校语文教师应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挖掘语文教材的生命情感,注重语文课堂的互动与生成,拓展聋校语文学习的空间,多渠道渗透生命教育,促进聋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在关注人现实物质生命的基础上,尤为注重人的生命的精神性、超越性和无限性,从而造就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也为我们在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以人的生命为本,给予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是组成地球生命的物质基础。人类梦想着破解蛋白质如何在生物体中运作,从而使发育、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然而,这种重要的物质却没有颜色,在普通的观察中几乎是“来无影,去无踪”,让人无法捉摸。虽然,有些染色手段,可以让某些蛋白现身,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先破坏生物体。我们还是无法得知这些蛋白在活生物体中的运作情况。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5.
王惠丽 《奇闻怪事》2009,(10):21-24
【活动目标】 1.认识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 2.懂得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人活着就肩负着一种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教育由于长期忽视生命意识的教育,导致了我们生命意识的缺乏。现代人生命意识的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生命、热爱和珍惜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创造和实现生命。我们应通过转变思维和观念、优化和改善社会环境、实施生命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教育、进行死亡观的教育等途径来培养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7.
聋哑人犯罪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令人瞩目的社会问题,问题聋生在走上社会后极有可能加入不良者的行列.因此问题聋生更让我们的教育感到危机重重.文章阐述了问题聋生的类型、形成的原因以及针对问题聋生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艳 《华东科技》2011,(9):70-75
DNA,脱氧核糖核酸,一个大家都曾听闻而又神秘的名词,从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向世人宣布发现生命意义的这一刻开始,DNA分子美丽的双螺旋曲线成为了开启科学新纪元的钥匙。仅仅相隔半个多世纪,DNA早已不是少数科学家感兴趣的少数分子,而成为人们生活层面的核心科技。DNA是怎样的一种故事竞掌握着生命的密码,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体内,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带着你的已知,向你的未知,让我们在本次的大讲堂中走进DNA。  相似文献   

9.
《少儿科技》2011,(3):27-27
这本书告诉孩子们,感恩是每个人的精神生命之泉,因为它意味着感情的温暖和心灵的慰藉,一如山间的小草需要雨水和阳光。在不断地给予中,青山得以永驻,绿水得以长流;感恩得以不绝,大爱得以无限!书中的感恩文字芬芳四溢,让我们在故事里感念那些感动,使温情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解读新课程的价值观,我们认为课堂就理应真正成为生命发展的摇篮。而集工具性、人文性于一身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探求真知、体验生活的乐园;是生命涌动、个性飞扬的展台;是充满灵性的对话交流的平台,在各种形式对话的流动和交织中,感受生命的铎动,心灵的涤荡,灵魂的升华。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讲求生态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三宝     
《青年科学》2009,(10):32-33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人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而在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过程中,若要体现出入生之品味、之价值,就要拥有赖以养心、护身的某些品质,如勤、俭、廉之品格,这可称之为人生三宝。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小学校亟需生命教育,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生命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意义,尊重、敬畏生命的价值,热爱自己与他人独特的生命特质,并将自己融入社会之中,从而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生命观,从容的走好每个人的生命之路.  相似文献   

13.
论生命视野中的学校体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身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统一性的存在,在每个具体的人身上同时都体现着这两种生命属性。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生命具有A身独特性——未成熟性,学校体育的责任就在于促成学生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但是,现实的学校体育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背离了体育的本真状态。创建以生命关怀为宗旨的学校体育,就必须遵循学生的A然天性、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塑造学生的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4.
莫邪 《创新科技》2010,(7):39-41
王甲不是什么科学家,不是什么传奇明星,但他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人。他创造的是自己残缺身体里新的生命状态,他创造的是一个群体新的希望与存在价值。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创新的功能性和科学的利益性,而忽视了生命里最真实的东西——渴望。生的渴望,活的意义,是我们一切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本期人物虽然显得有些特殊,但作为一个特殊而独立的创新个体,无疑,他是值得歌颂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对人的生命经济价值估计偏低的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生命价值评定的主要理论,并对人的生命经济价值进行探讨,提出了新的估算人的生命经济价值的观点,并给出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王昕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1):113-114
随着聋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以及网络的普及,聋校高年级学生中使用QQ软件的的比例非常高,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服务?聋生使用QQ在做些什么?他们使用这一软件又有哪些潜在的危险与不安全因素?这些都成为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当前要面对的新问题。本文将具体讨论QQ工具在聋校学生应用中的利弊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生命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体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生命意义观启迪我们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生存意志.反思近年来大学生生命极端现象,意义世界的失落和教育自身的缺陷成为自杀的根本诱因.为此,高校应肩负起重塑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余华的小说《活着》展示了顽强的生命信念,主人公福贵以生拒死,用"活着"对抗死亡。同时他的一生也启示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要好好地"活着",活得精彩些。  相似文献   

19.
从媒体的多则令人心悸的青少年轻生或随意伤害其他生命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青少年问题具有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及成长问题日益严重等特点。为此,我们呼吁开展能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齐心努力,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的“生命教育”尽快实施。生命教育的实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冯改玲 《科技信息》2009,(26):300-301
聋人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无法听懂、理解抽象的道理,思想道德极易滑入歧途,很难融入社会以健康的心态去理解社会,走进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聋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在教学中注重聋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聋校教师我们通过语文课文教学、作文教学、课外阅读、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并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中渗透德育,从而让聋生成为“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使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