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机械合金化Fe1-xNix系纳米晶合金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合金化法从纯Fe粉和Ni粉中制备了Fe1-xNix(30%≤x≤50%,x为原子百分比)系纳米晶合金粉末,并对粉末经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相结构的转变以及晶粒尺寸的变化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对整个球磨过程中各种粉末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发现:Fe1-xNix(30%≤x≤50%)粉末经球磨3h后已经完全合金化,10h后合金中面心立方(f.c.c.)固溶体的晶粒尺寸都达到20nm以下;晶粒尺寸与球磨时间存在负指数关系;经过适当时间的球磨,Fe1-xNix系纳米晶合金粉末将由开始的体心立方(b.c.c.)相和f.c.c.相完全转变为f.c.c.(Fe,Ni)固溶体相,且所需的时间随X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在摆振式高能球球磨机上制备Fe-Co-Nb-B纳米晶合金粉末,计算球磨后应力带来的晶格畸变对X射线衍射峰宽化的影响.样品有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在1 073 K烧结后,虽然消除了内应力的影响,但也使晶粒尺寸有所长大.  相似文献   

3.
应用XRD,TEM,DSC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第三组元Ni对Fe-Ti二元混合元素粉机械合金化反应的影响.试验中原子数百分比分别以5%和15%Ni取代部分Fe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固态合金化合成晶粒尺寸分别为12nm和6nm的纳米晶B2相.合金化中经历球磨“退火”过程,微观点阵畸变逐渐减弱,晶粒长大.Ni元素能使合成的B2结构纳米晶TiFe相的点阵畸变减小.合成的纳米晶相在973K产生相分解,析出低温马氏体TiNi相  相似文献   

4.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仪(DTA)等研究了Al70Fe25Ni5元素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球磨0.5h后有部分非晶生成,球磨5h后的粉体,退火处理后生成Al5Fe2和Al3Ni2金属间化合物.球磨500h后得到纳米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TEM透射电镜和DTA差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在Ar气氛保护下Cu-Zn-Al2O4粉在高能球磨过程中发生的机械合金化反应,分析了不同球磨时间对α-Cu的晶格常数和粉体成分、形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延长,Cu的晶格常数不断变化,晶粒尺寸可细化至22nm;高能球磨120h后,可获得纳米氧化铝颗粒弥散分布的Cu-Zn复合粉末;Cu-Zn-Al2O4混合粉在700-850℃之间加热时,会出现Al2O4的晶化转变,球磨时间越长,Al2O4晶化转变温度越高,固溶体的熔点温度降低,球磨60h后熔化温度可降为1045℃.  相似文献   

6.
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Fe-Si纳米晶粒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机械合金化(MA)方法制备了Fe100-xSix(x=20.30.40.70)纳米粒子.当Si<30at%时,球磨产物主要是α-Fe(Si).随着Si含量升高.Fe和Si的化合物在球磨粉末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实验结果表明.Fe-Si粉末随球磨时间增加粒径减小,Fe60Si40混合粉末经120h球磨可得到粒径为7nm的晶粒.  相似文献   

7.
机械合金化制备Fe—Ni系纳米粉末的马氏体相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了Fe-Ni系纳米分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不同含Ni量的Fe-Ni粉经不同球磨时间机械合金化后的相组成。研究表明,Ni含量对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相转变趋势有重要影响,对Ni含量低于30%的Fe-Ni粉末,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发生了马氏体相变。当Ni含量高于35%,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在球磨初期产生的马氏体会向奥氏体转变,发生逆转变。  相似文献   

8.
机械合金化Fe60Si40体系的XAF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AFS技术研究Fe60Si40二 元合金体系中Fe原子周围配位环境随球磨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球磨过程中,首先发生晶态α-Fe和Si的晶格较大的畸变和颗粒破碎,致使Fe和Si原子近邻配位的无序度增大,进而Si原子通过活化的界面向Fe晶格扩散,形成亚稳的Fe3Si和Fe5Si3替位固溶体。  相似文献   

9.
研究球磨Ni-30 mol% Al-14 mol% Fe-2 mol% Nb混合粉末过程中组织形态特征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QM-ISP2行星式球磨机经451 r/min进行高能球磨30 h.结果表明: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的宽度和强度均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逐渐加宽和降低,这是晶粒细化和晶格畸变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机械合金化的进行,粉末的晶粒度逐渐减小,而晶格常数和畸变则不断增加.粉末Ni-30 mol% Al-mol% Fe-2mol% Nb混合物球磨5 h即开始合金化,但仍然基本保持原来的结构;球磨至10 h时,样品中Al相几乎完全消失,大部分Fe原子从原来的bcc结构转变为fcc结构,球磨时间为30 h时, Fe, Al, Nb相互合金化,样品为均匀的固溶体.所得粉末大多数为规则的近球形或球形,所得复合粉末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铁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纳米晶铁合金。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穆斯堡尔谱仪分析了球磨时间对晶粒尺寸、微观应变及固态相变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加速了晶粒细化:球磨0.5h后,晶粒尺寸减小到65.27nm;球磨20h后,达4.14nm。随球磨时间延长,微观应变率先增大后减小,球磨10h后,达最大值0.422,然后减小。球磨20h后,有以(Fe,Cr)。C为主的新相生成。  相似文献   

11.
12.
机械合金化制备Ti-Al-Si纳米金属间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种成分的Ti-Al-Si颗粒T3,T4,T5和T6通过球磨获得非晶.这些非晶在退火时的结构变化分为3个阶段:(1)球磨非晶的部分晶化并产生Ti5Si3;(2)其余非晶的完全晶化并依赖于颗粒中Ti和Al的组成产生钛铝金属间化合物,(3)粉末中各相的晶粒长大.晶化反应依粉末成分产生Ti3Al,TiAl和Al3Ti.Ti5Si3是晶化反应的唯一硅化物.低于800℃退火可获得纳米晶。  相似文献   

13.
选择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的Mg65Zn30Ca3Si1.766Zr0.234合金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原料单质粉末开始,采用雾化制粉、球磨制得该合金的非晶粉末,再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球磨所制得粉末的非晶程度、非晶合金的热力学性能以及该体系镁基非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研究表明,经过80 h以上的球磨,可以使该体系下的镁基合金完全转变为非晶态,并且其耐腐蚀性能在相同情况下较ZK61晶态合金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机械合金化工艺参数对最终生成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不同球磨工艺参数对机械合金化产物组织、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并对在确定工艺参数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Fe-Ni磁性材料机械合金化的成分及组织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考察分析了Fe和Ni混合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过程及其组织特征,得出结论Fe和Ni粉末的机构合金化是通过片层间的扩散进行的;球磨10h后,Fe和Ni粉末发生合金化;进一步球磨,已合金化的粉末又会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16.
不互溶体系的机械合金化非平衡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EM,XRD,DSC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不互溶La-Fe元素混和粉(原子比La∶Fe=1∶5)机械合金化(MA)过程和微观结构.研究表明两元素之间无明显固态反应.在球磨作用下β-La首先向α-La转变,55h后形成非晶La.同时Fe细化成纳米晶,形成纳米晶Fe和非晶La的复合结构.非晶La分布在纳米Fe晶粒之间,使Fe晶粒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应用原子尺寸模型能部分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