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波浪能是海洋特有的能源。在当前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开发和利用波浪能无疑也是重要的。《海洋波浪能与波能转换》一文,详细介绍了波浪能的转换以及开发波浪能的工程、环境和经济问题,对我国如何开发利用波浪能也作了一定设想,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海洋地理学的新进展与新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大奎  张永战 《科学》2002,54(2):18-21
海洋地理学是一门地理学与海洋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地理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具有了更多的手段观测和认识海洋、调查研究海洋和开发利用海洋,促使地理学更多地关注海洋领域的研究.21世纪是"海洋世纪"已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海洋地理学亦因此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面临辽阔的海洋,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从渤海到南海,地跨温带和热带,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海洋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一直致力于开发利用沿海的海洋资源,解放以后,国家对海洋更为重视,对近海海洋资源进行了比较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洋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国际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新兴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海洋可燃冰系统的低碳排放的开采,并进行了经济性论证和开采策略的数值分析工作.以日本南部海域海槽和中国神狐海域的开采情景为例,着重针对近年中日两国的开采活动及其开采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单一的降压开采和注热开采会遇到复杂的井口效应和能效问题,策略性组合设计能够获得较好的开采效率.研究确证了地层热管理和注热水、地层热流对可燃冰储层分解过程的影响.总结了当前海洋可燃冰开采方式的利弊,提出了低碳排放的开采方法,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的海洋可燃冰试采工作和规模化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海得能     
通过利用温暖的海面水和寒冷的海底水之间的温差可以发电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按平均每天计算,6000万平方公里热带海洋所吸收的太阳辐射量等于约2500亿桶石油的含热量。即使在目前石油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几个国家继续在探索将这部分能量的零点几转换成电力的目标。该技术称作OTEC,一海洋热能转换(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的缩写。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海洋资源及其分类新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8年联合国“国际海洋年”,随着21世纪的到来,加快开发利用并注重保护海洋资源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21世纪的海洋资源及其分类、海洋可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源,空间资源和能源,自然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本语文分析出27种时间理论模式,人类将以1-2-2时间模式开发利用海洋资料,21世纪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洋利用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7.
肖建民 《世界科学》1992,(12):38-40
我国是一个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的发展中国家,年需一次能源总量超过10亿吨标准煤。由于从一次能源中直接得到的能量形式主要是热能,而热能的贮存、输送都是困难的,结果,在工业和民用领域的能源利用过程中,大量低品位热能随着废气、废水作为“废热”排放到环境中。据统计,我国目前能源利用率不到40%,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为发达国家的4~5倍.与此同时,化工、医药、造纸、木材、制糖、制盐等工业和许多农副产品加工业需要大量的低温位热能,这种低温热能目前也是从燃料燃烧的高温热能中获得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这种把高品位热能作  相似文献   

8.
对海洋、大气和固体地球之间的角动量转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的基础研究中,这个耦合机制显得特别重要。在《大气角动量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一文中,对这个领域的研究现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1998年是联合国“国际海洋年”.随着21世纪的到来,加快开发利用并注重保护海洋资源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21世纪的海洋资源及其分类.海洋可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源、空间资源和能源.自然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本文分析出27种时间理论模式.人类将以1-2-2时间模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21世纪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海洋利用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杨东方  高振会  王磊磊 《科学》2007,59(5):20-22
海洋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巨大宝库,随着近海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以及全球变化影响研究的不断深化,人们普遍意识到海洋生态、特别是近海生态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动态的和定量的研究是其发展的总趋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综合海洋生态系统各个要素的作用基础上建立生态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讨 论模拟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已经成为海洋生态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用常规方法传输热能,比如蒸气、热水等,在传输过程中热能散失很大。所以一般情况下传输热能只能是短距离的,而且输送管外面还要包上厚厚的保温层。美国桑地亚(Sandia)国家实验室正在研究一种能远距离传输热能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可使热能在传输过程中几乎不损耗,并且不需要保温层。该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物质,交替传输热能的方法。桑地亚国家实验室利用该技术已建立了一套传热系统,并准备在1987年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实  相似文献   

12.
据日本《产业公害》报导,J.F.Coates就美国未来卅年间的环境问题,向美国环保局提出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美国1980年——2010年间的重要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i)化学工业中煤炭的使用:ii)以煤为原料的合成燃料的开发利用;iii)核电站建设的环境问题;iv)原子能电站的事故;v)二氧化碳的积蓄对气候造成的影响; vi)泥煤管道的输送; vii)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港湾建设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卢大儒 《世界科学》2002,(12):22-24
复旦大学是一片广阔的天空,一望无际的深邃的海洋,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复旦大学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只要是种子,就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作  相似文献   

14.
台风灾害是全球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从大气科学的角度对台风进行了长期系统并且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人们对台风过程中海洋的剧烈变化及其对台风的反馈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成为限制台风研究和预报水平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海洋与台风在各种时空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台风预报和短期气候趋势预测的贡献是当前国际海洋与大气科学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本文基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总结了海洋与台风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梳理了海洋中尺度过程对台风的影响与反馈、海洋与台风的低频相互作用及其对短期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台风过程中的海洋多源资料同化及利用海气耦合模式进行台风预报等若干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今后在海洋与台风相互作用研究中需要关注和重点解决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葛紹岩 《科学通报》1959,4(17):561-561
工业热能是研究动力、冶金、化学、石油等工业中各項热能設备的热力系統及其工艺过程的一門科学技术。它主要是研究热能設备的强化、二次能源利用和燃料的綜合利用等,以提高大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热能使用效率。因此它在国民經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工业热能的基本研究中,传热和传貭是两个重要的問題。传热是研究热传递的一門科学,其基本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輻射。它和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尤其在一些尖端科学(如动力反应堆的放热和噴气技术中某些部件的冷却等)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中,传热更是一个关鍵性的問题。传貭是研究热与物貭在介貭中的传递現象。传貭現象比传热还要复  相似文献   

16.
全球碳循环的模式研究与生物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叙述了生物对全球环境的调节作用和全球生态状况的特点.对引起全球生态变化的紧迫问题作了讨论.详细分析了碳的全球循环.分析了海洋生物圈释放CO2的速率和遭破坏的陆地生物圈释放CO2的速率.由此提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们最近在皇家学院拟订了一项海洋矿物资源计划。我们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我们打算对海洋矿物资源的性质、发生及发展过程作一个基本研究;第二,我们要设法发展一些寻找和开采海底矿床的新方法。这项计划涉及面广,它涉及到地质学、矿物资源工程学和土木工程学等学科,预计在工作进展中还会涉及到其他学科。  相似文献   

18.
<正>什么是温度?特别是在入门科学课程中,这个问题出现过很多次。最常见的答案如下:温度是物体颗粒平均动能的量度。当温度升高时,这些颗粒的运动也会加快。这个定义并不糟糕,但也不是最佳定义。或许,你应该知道,关于温度还出现过许多不切实际的情况。热能不同于温度如果温度是平均动能的量度,那么热能和温度不应该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热能是由于物体颗粒的  相似文献   

19.
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研究中,科学家已实现了可控核裂变,即能够把原子核裂变释放出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建成了核电站;科学家还发现原子能也可直接转变为热能,为工业和居民供热,所以原子能又是一种新热源。原子能转变为热能,是通过一种叫低温供热反应堆实现的。这种核  相似文献   

20.
吴立新  陈朝晖  林霄沛  刘永正 《科学通报》2020,65(25):2654-2661
海洋观测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全球海洋科技竞争的重要发力点.本文以当前海洋科学前沿问题为出发点,探讨"透明海洋"立体观测网构建的若干途径,展望未来海洋观测和探测技术发展趋势,为提出国际海洋大科学问题、引领海洋技术创新、有效推进我国构建海洋科学国际协同创新网络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