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语有没有自己特定的量词?一般讲英语语法的人持否定的看法,所以国内的英语语法书都不专门讲英语的“量词”问题。可是,根据我们的语言调查,英语是有表量的名词的,实际上就是量词(汉语有些量词也是名词变来的,如“一杯水”的“杯”)。如“piece”,可算是英语的“万能量词”,译成汉语,和“件”、“个”、“张”、“条”、“项”……相当,象a piece of paper[wood,glass,chalk]一张纸〔一块木头、一块玻璃、一枝粉笔〕;a piece of news[luck,advice,information]一条新闻〔一件幸事、一个忠告、一项消息〕。“piece”可以放在许多英语名词前面,和汉语量词“个”可以放在许多名词前面的情况相同,都是“万能量词”。又如“a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英语定语中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容易被误用或误解的根结所在。在论及“teacher”一词不能用作称谓语时,指出了汉、英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用法上的差异;在分析“a+表量词+of+名词”结构时,指出“表量词+of”是定语,并引用Quirk等人的论点,进一步证明了汉语和英语在这方面语法结构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分类可以看出,汉语词类中有数词和量词之分,英语只有数词之说。汉语中,量词具有独立的语法和修辞特点,英语中起着量词作用的是名词。在句式上,二者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汉语的基本数量句式可概括为“Num+Q+N”或“N+Num+Q”.英语的基本数量句式为“Num+N”和“Num+Q+of+N”的形式。英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都具有夸张、比喻、委婉等修辞功能,起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雷彦平 《科技信息》2011,(26):259-260
在语法体系中,汉语与英语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汉语有量词而英语没有,但是,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量词都是客观存在的,都由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构成。名量词可细化为隐形名量词、个体名量词、集合名量词和度量衡名量词;动量词可细化为隐形动量词、计时动量词、频次动量词、工具动量词和同源动量词。汉英量词在名量词和动量词上既有较多的相同点也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一、汉语量词的使用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指出:“汉语的特点在于量词的应用的普通化,……非汉族学生学习使用量词感到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俄语、英语等非汉族语言,量词极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数词等和名词直接连用,构成“数一名词组”等。俄汉语在使用量词上的显著差异,使我们在翻译俄语的数—名词组等一类短语时,常须根据词组中名词意义的不同而加用不同的汉语量词,构成现代汉语中的“数量短语(数词加量词)”和“指数短语(指代词加数词和量词或加其中之一)”。如:  相似文献   

6.
蔡晓丽 《科技信息》2010,(35):J0333-J0333,J0327
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汉语中量词非常丰富,英语中虽然没有量词这种独立的词类,但有表量结构,文章着重对比了汉语量词和英语表量结构的各类语法特征,探讨了汉语与英语在表量方面的不同趋向。  相似文献   

7.
讨论《论语》中数词和量词的用法,试图通过对《论语》使用数词、量词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来具体地阐述上古汉语数量词使用的大致情况以及量词与数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大量量词的使用,给母语为非汉语的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如果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特征词使用中有相似性与差异性,无疑将促进汉语的学习与研究。在汉英相似性方面,汉英表量词大都是原生词派生出来的,并表现出客观事物的形体特征;在差异性方面,汉语量词比英语表量特征词更具形象色彩和大量修饰名词。而英语表量特征词比汉语在修饰复数事物时更丰富、更复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常用的汉语量词进行系统的分类 ,通过字形分析来探索这些量词的词源 ,从而说明它们的用法是有很强的规律性和系统性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量词非常丰富,凡在数词与名词之间一般总是有个量词。英语的表量词使用不如汉语量词广泛,但是几乎所有汉语量词都可找到相应的英语表量词来表达。正确掌握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帮助我们更准确、形象地使用这两种语言。然而对学习英语的我国人,特别是对学习汉语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来说,怎样掌握对方语言的这类词却是一大难题。很多语言工作者对此划了了研究,找到了一些规律,这对学习与使用这类词是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Too是英语中一个常见的副词。其主要用法有两种:一是作also解,意义上相当于汉语“也”;二是作excessive;more thanenough解,相当于汉语“太”。它在句中既可以单独使用,又能和其他词连用,构成若干句型和词组,表示不同的用法和意义。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名词+of+名词”结构中“量词”与名词有固定的搭配。其“量词”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3.
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本文通过对武冈方言特殊名量词和动量词用例的分析,来揭示武冈方言量词的特点,有助于汉语词汇的深入研究,对武冈方言特征词与其他方言特征词的比较研究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英语的and,一般说来,相当于汉语的“和”。但是,它远比“和”的用法宽泛得多,译成汉语的话,有的译,有的不译。译的话,一个“和”字也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的。本文比较详细地探讨了and的各种搭配及其与汉语相应的译法,特别是固定搭配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陶伯玲 《科技信息》2006,(6):278-279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第二外语日语的时候,往往很难把握日语人称表达。习惯了汉语“你(或者“您”)”、“我”、“他/她”和英语中“you”、“I”、“he/she”的用法,很容易直接使用日语的“あなた”、“わたし”、“彼/彼女”造句和翻译。然而日本人是很少使用人称代词直接称谓的。正确区别日语、汉语和英语人称代词的用法,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掌握日语人称称谓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谈谈汉语量词的英译法单满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汉译英作业中,经常出现汉语量词误译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量词在汉语中是使用较广的词类,而英语中根本就没有量词这一概念。因此,学生在遇到必须把汉语量词译成英语时,往往无所适从,错误百出。...  相似文献   

17.
“名物量词”在各种语言中的产生,发展规律不尽一致。因此,透过“名物量词”探查两种语言的源流,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从苗汉两种语言量词的统计材料中,可以看到两种语言量词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湘西苗语的量词与同时代汉语的量词相比,在数量上没有汉语的多,在范围上没有汉语的宽。各个历史时期,湘西苗语都从汉语借用一批词语,相应的汉语量词就跟着进入苗语了。从量词的起源和发展来看,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但是很难说苗汉两种语言出于同一母语。  相似文献   

18.
壮语的名量词极为丰富,按其用法不同,可分为性别量词,类别量词,级别量词三大类。类别和用法的多样性,决定了壮语名量词意义的复杂性,不同类别的名量词、甚至同一类别的某一名量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义都不一样。因此,由名量词与名词构成的“量名”结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时表示数词“一”的意义,即表示“量名数‘一’”★,有时则不表示“一”的意义。下面我们以壮语来宾话的“量名”结构的情况为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学生经常遇到部分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由于他们对这两类句子结构掌握的不够牢固,因此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本文就针对这两类句子结构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部分否定句 部分否定句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指否定句。但是它的用法特殊,应特别给予重视。其句型是[All、every等总括词…not 谓语动词…]含有全体意义的代词和付词如a11、every(及其派生词)、both,always等统称总括词。它们用于否定结构时不是表示全部被否定,而只表示其中的一部分被否定。汉译不能作“一切…都不”,而应该译作“一切…不都是”或“并非一切…都是”。在汉语习惯上看起来很不合理,但在英语中却非常通行。例如Not every man can do it。“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这事”。这在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上是一致的,不会理解错。但英语的习惯,与其将not置于all、every等词的前面,还宁愿将not置于谓语当中,甚至认为这样才是正确的说法。因此上面的句子总是写成“Every man can not do it。”句意仍然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这事”。  相似文献   

20.
南康客家话中的词缀“子”比起汉语普通话来在用法上更为特殊,功能上也较为丰富,其中又以用在形容词、量词及动词之后显得更为特殊一些,用在形容词之后往往带有上了“使程度降低”的附加意义;用在数量词之后则赋予了“数量减少”的附加意义;用在动词之后,根据动词的不同类型又具有了“不专注、不投入或目的性不明确或出于下意识”或“使人觉得单调、厌倦或者结果不甚明确”等附加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