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枉费心机》围绕着女主人公塞西利亚与男主人公爱德华的爱情遭遇展示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在处理亲情、友情、爱情与婚姻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取向。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阿尔克利芙小姐在处理爱情与亲情关系的过程中面临着伦理道德的考验。通过所作出的伦理道德选择,她获得了对自己、对塞西利亚、对曼斯顿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在道德上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2.
管庆兰 《科技信息》2012,(36):I0221-I0221
在煤矿,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她们用亲情、友情和爱情感化职工,将关爱矿工的热心从家庭延伸到井口、段队和班组,筑牢了安全生产二道防线,她们就是家属协管组织。家属协管组织充分发挥亲情感召力,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座谈会、问答岗、夫妻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送安全一封信、演自编自演小节目等等)和送温暖活动,从思想上感化职工、亲情呵护,教育引导职工珍爱生命,安全生产。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家属协管组织的特殊作用,筑牢安全生产二道防线,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家属协管组织,有素质过硬的家属协管员,有配套的协管网络、有多种安全文化载体等等,结合当前煤矿工作实际,家属协管安全工作仍需抓好以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5,(3):22-26
沈从文《边城》可以看成对两个传说的反正模仿而来,它反模仿了娥皇、女英与舜的传说,而正模仿了和合二仙的的传说。《边城》写人状物深得古典诗词的三昧,《边城》的社会与《镜花缘》"君子国"十分相似,而《边城》提出的一个人类至今无法回答的问题——爱情与亲情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人生三情     
《青年科学》2009,(12):32-33
人生有三情,即亲情、爱情和友情,这三情乃人世间之真情,由此之真情演绎出世间许许多多光照目月、感天动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大浴女》对爱情、婚姻与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浴女》这部作品中,铁凝探讨了人类的爱情,婚姻与性,阐述了自己理想的爱情与婚姻完善结合的观念,她认为,爱情是相互关心,永远默契,性爱和婚姻的基础是爱情。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故事,不仅仅是对纲常礼教,对人格摧残的揭露,更是汉末人们追求独立人格与爱情幸福、亲情孝道之间矛盾的反映.刘兰芝、焦仲卿二人既是忠贞爱情的捍卫者也是早期封建纲常礼教的判逆者,他们的爱情悲剧,折射出人们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美好爱情的期冀.  相似文献   

7.
蓝色象征着自由,《蓝色》的主题也离不开"自由",基耶斯洛夫斯基试图用一场悲剧式的实验为我们探索"自由"的真谛,爱情和亲情两份情感的同时缺失把女主角打了精神黑洞,爱情并不是最好的疗药,只有当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在"情敌"的身上得到延续时,她才获得了救赎。  相似文献   

8.
革命文学家白薇一生坎坷,在被亲情遗弃、爱情抛弃和革命拒绝的三重打击下,用独立自强的抗争去冲破男权社会对女性身份的规定,在倍受折难的一生中通过一次次的决裂,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实现了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9.
张欣的最新力作《不在梅边在柳边》与她以往的小说模式有所不同:是一部夹杂着爱情、谋杀、复仇、悬疑的小说.小说中的女性梅金是一个亲情的孤立者、爱情的懦弱者、事业的打工者、欲望的失败者.梅金这一女性形象反映了张欣对都市白领丽人的人格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亲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与这些相关学科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这些学科都不能忽视的研究领域之一。因此,利用亲情关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方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感情作为深层心理是主体对有意义对象形成的反应,包括友情、亲情、人之常情,其中最突出的是爱情和婚姻,爱情是有距离的,婚姻则是没有距离的,所以婚姻中有痛苦、烦恼和折磨。《三十八岁时的爱情》抒写了人到中年后宽容而充满自信的爱情,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三十八时的爱情》是充满智慧的爱情,感性中包含理性,既具有哲理,又富有诗意,简单而琐碎的日常生活在"刘家女"笔下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调侃、大气和幸福。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爱情。为了能够收获爱情,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认识创造了诸多判断两人间是否会撞出爱情的理论。东方的生辰八字、阴阳五行说,西方的占星学、塔罗牌,无不因此而拥有众多拥趸。  相似文献   

13.
邢海霞 《科技信息》2010,(3):145-146
张洁的《无字》意蕴深远,凝重恢宏,发人深思。以女作家昊为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母系四代女性的命运,母系家族三代女性坚持的对爱情婚姻的追求,无一例外的都是悲剧。爱情的悲剧除了时代和环境的影响之外,主要的还是她们自身的性格和追求。面对生活给于的悲剧,支撑母女三代走过绝望的是母女之间的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相似文献   

14.
《八月之光》的主人公乔性格孤僻冷漠,给人留下了无情凶残的印象。然而在他的内心,也曾有过对亲情的渴望、对爱情的向往。生活对他的残酷磨炼使他失去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信心,最终成了读者眼中凶狠的杀人犯。文章从萨特“为他人的存在”这个角度来分析乔与他生命中女人的关系,从而探讨他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5.
现代女性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往往中能兼顾一头,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成为都市女性的一个难题。而玫琳凯中国首席经销商陆宁女士有着独到的见解,事业,家庭可以说是双丰收的她,认定事业是现代女性寻求独立的首要选择,在家庭事业两者之间,夫妻两个人还要找好那去,才能真正享受亲情,爱情所带来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友情、爱情、亲情和人类同情心是大学生情感的主要形式。大学生情感在发展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动向:大学生十分珍视友谊;爱情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情感体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父母的感情开始表现出责任感;人类同情心也发展起来。大学生情感的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日渐丰富、复杂而强烈;大学生的情感成熟表现出渐进性;大学生情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构建大学生情感应以责任感的确立为目的,从家庭教育人手,追求各种情感形式平衡、协调地发展,应允许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曲折性,给他们一个摸索改正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莎菲以个人的至真至情坚韧地对抗着传统的爱情、友情、亲情,亦即社会的理,其人生之路充满了悲情,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也便具有了浓重的悲情意识。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由传统家庭到现代家庭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由“家庭至上”转变为“以人为本”。在现代家庭中,人们可以更多地享受平等、自主权力和个性自由,更多享受爱情、亲情的滋润,这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也应防止过分强调个人需求与自由,放弃家庭责任的趋向。  相似文献   

19.
爱情与创作     
爱情与创作哈米爱情是使人们获得灵感的艺术之神。──[保加利亚]基·瓦西列夫爱欲冲动的压制和升华,产生了文明建设的力量。──[美国」罗洛·梅爱情,确切地说是性爱,是人类保存生命、繁殖后代.以求种族延续和物种进化的本能欲望、它是人住中最强烈的情感,也是包...  相似文献   

20.
爱情与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文章从爱情的本质,爱情的内在品格和恋爱的道德要求三个方面论述了爱情与道德的关系,旨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