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长江河口地区水下砂体发育形成了良好的砂矿资源,具有开发利用前景.分析了砂矿资源的分布特点、沉积规律与物质组成,探讨了合理利用的途径及其开发过程中须注意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桃源县青林地区金刚石砂矿成矿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开发前景进行分析,区内金刚石砂矿及伴生矿金矿资源丰富,督粮冲金刚石砂矿经正式勘探,探明金刚石砂矿储量7.8万克拉,伴生砂金矿储量179kg。金刚石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金刚石将以无可替代的优越性能取代单晶硅,成为下一个划时代的材料。金刚石砂矿床是金刚石次生矿床,对于我国金刚石矿产资源比较贫乏而言,本文为该地区金刚石砂矿开发利用提供建设性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省滨海、近海区域为研究范围,论述了该区砂矿资源的种类、储量、品位、赋存形态、地域分布等特征与空间分布状况,并从研究区的基岩类型、气候条件、地貌类型、海岸状况及矿物性质等方面对砂矿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砂矿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但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在华南许多地区,广泛地发育着各种贵重矿物的丰富砂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可供开采的许多砂矿的蕴藏量方面,是世界上占首位的国家之一。 这些砂矿的开采开始得较早,而大规模的开发工作现在仍然在继续进行。解放前,这  相似文献   

5.
甜砂矿区是庆阳北部主要的煤炭富集区,是陇东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依托区域,本文分析了甜砂矿区煤炭开发利用存在缺水、交通不便、煤质差等问题,论述了管道输煤、水煤浆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管道输煤一体化综合利用思路,即将甜砂矿区产出的原煤,通过管道输送至刘川工业园区、白银高新技术区,实现上下游一体化综合转化利用,论文进一少分析了项目建设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得出可行性结论,论文思路新颖,项目经济可行,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前言矽砂(硅砂)矿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材料。我省永修松门山矽砂矿是鄱阳湖天然的硅砂资源。据试验,该矿硅砂纯度高,性能稳定,质量可靠,是优良的工业砂和基建砂。本文认为在探讨鄱阳湖综合治理利用的同时,应了解松门山矽砂矿硅矿的由来,扬长避短,大力开发,调整鄱阳湖生态平衡关系,支援国家建设。笔者近几年来对此进行过多次实地考察,归纳总结出一些看法,提出来仅供参考,错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郯城金刚石砂矿属冲积层产状被破坏的阶地砂矿,金刚石产在残余二阶地冲积砂砾层中,金刚石颗粒大,宝石级金刚石较多,是宝石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  相似文献   

8.
滨海砂矿开采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用气举和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相结合的方式开采潜水层滨海砂矿的新方法,研究了气举的数学和物理模型,探讨了自激振荡脉冲射流作为气举装置破碎器的可行性。理论和实验表明:自激振荡脉冲射流不仅能破碎水下土岩层,而且能松散砂矿颗粒,使砂矿颗粒易于进入气举吸头。  相似文献   

9.
通过细磨海砂矿研究其粒级分布、微观结构和烧结高温特性的变化,结合烧结杯试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研究方法考察海砂矿粒级分布对烧结矿质量的作用机理.经细磨后海砂矿颗粒不规则程度增大,制粒性能得到改善.随着海砂矿粒度变细,其烧结高温特性呈现出与普通铁矿粉相反规律,其中海砂矿3(细磨25 min的海砂矿)与海砂矿1(未经细磨的海砂矿)相比,同化温度升高21℃,1280℃时液相流动性指数减小0.35,细磨后海砂矿与CaO反应生成钙钛矿增多,阻碍同化反应进行,生成的液相黏度增大.配加8%海砂矿3的烧结矿与配加相同比例海砂矿1相比,还原性提高3.8%,细磨后海砂矿在混合料中分布更加均匀,造成烧结矿中含钛物相质点增多,还原中产生众多微细裂纹,利于还原气体扩散.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技》2006,(11):F0003
近年来,惠州市处于新一轮经济发展高潮,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建和谐社会,如果还采用传统手工的管理方式,显然满足不了要求。国土资源管理必须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实施“金土工程”,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资源环境良好,光、热、水、土资源结合比较理想,旅游资源丰富,社会经济资源基础较好。国土资源的簿弱环节是主要矿产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面积过小,自然灾害频繁,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有待调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对国土资源的深度开发,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环境与生态平衡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已经成为议事日程上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天然金刚石的形貌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金刚石形成时深部源区地球化学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砂矿金刚石则会因为二次搬运、沉积等环境改变而形成叠加的形貌特征,依据其蚀像形貌,可以探索金刚石在地壳表面存留的时间及其经历的搬运过程。对湖南现代河流小颗粒砂矿金刚石样品晶体形态、表面微形貌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湖南砂矿金刚石表面蚀像形态丰富且清晰,金刚石在经历地表沉积搬运后表面特征仍保留较好,表明其地壳的存留及搬运时间较短。部分样品(111)面呈现复三角形形状,晶面出现较多三角形和少数六边形蚀像,反映其寄主岩石岩浆喷发时相对富H_2O流体。结合扬子克拉通已发现含金刚石微粒钾镁煌斑岩的事实,推测湖南砂矿金刚石原生矿寄主岩石更大可能是类似钾镁煌斑岩的岩石。结合湖南砂矿金刚石晶体形貌、包裹体等方面特征与西澳金刚石存在相似性、Rodinia超大陆裂解前与扬子克拉通之间存在的联系等,暗示至少部分湖南砂矿金刚石的来源和西澳金刚石的源区具有内在联系,其最早的形成时间应该不早于古元古代,更大可能和新元古代板块聚合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南钛锆砂矿的赋存特点,进行了采选工艺研究,提出采用船采船选工艺,并对采选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国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如何节约利用国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引入生态位适宜度理论,从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方面选取了25个指标构成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加权平均模型和灰色广义关联度2种方法构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价深圳市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深圳市的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较高,属于高度可持续利用,说明深圳市在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扬子克拉通原生金刚石矿找矿一直是极具争议性的问题。金刚石及其寄主岩石蕴含了深部岩石圈地幔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可为原生矿找矿提供重要的约束和指示。通过对贵州101地质队过去发现的镇远钾镁煌斑岩区199颗原生金刚石及周围水系中16颗砂矿金刚石的形态学(包括表面微细生长)和熔蚀特征的对比,并结合红外光谱测试,进一步探讨了贵州金刚石携带的地质找矿信息。新的测试结果显示,贵州原生金刚石具有颗粒普遍较小、破碎度大、存在(95%)强烈熔蚀、表面附着物丰富、发蓝白色荧光、所有样品均无磷光等特点,红外无损测试确认Ⅱa型金刚石的产出比例高,但低于原先部分学者估算的比例;通过与砂矿金刚石对比,确认所测试样品的寄主钾镁煌斑岩不可能是贵州或湖南沅水已发现砂矿金刚石的直接源岩,扬子克拉通应当还存在其他规模性的金刚石原生矿或者来源;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室内样品测试,确认所研究的钾镁煌斑岩为浅部相,而非根部相,暗示贵州镇远地区原生金刚石找矿仍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我们必须摸清水资源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沂沭河的发育演变与金刚石砂矿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阐明控制沂沭河发育的地质地貌条件,中下游地区的河谷地貌与沉积物特征,河流发育简史及下游河道变迁,探讨了沂沭河流域金刚石砂矿的分布特征与富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土地利用规划是协调各业用地需求、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合理配置土地、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促进城乡建设合理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在新世纪初期,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大,各业用地矛盾日益加剧,耕地、林地、湿地等一些重要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任务更加繁重。  相似文献   

19.
王茹 《山西科技》2009,(4):136-137,139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全面认识地下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积极保护地下水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文章分析了汾河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不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问题,并提出如何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浅析如何搞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节约集约用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有效解决土地供求矛盾的现实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矛盾将日益突出,进一步做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已刻不容缓。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积极研究并采取措施加强土地利用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土地利用状况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何搞好节约集约用地管理,进而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