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萧红、迟子建的乡土小说为中国乡土文学提供了一种带有女性特征的抒情文体.儿童视角、散文化结构和自然明朗的叙述语言,赋予了萧红、迟子建小说生趣盎然的迷人意境和诗意的抒情气氛,构成了两位女作家乡土作品特有的价值追求和美学风格,为现代乡土抒情小说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抒情小说的审美特征,从与传统小说的比较中,说明它是现代小说园地中的一支新花.  相似文献   

3.
诗化小说在现代抒情小说中占主体地位 ,它与写实类小说相抗衡和补充 ,推动现代小说文体的发展。诗化小说拓展了小说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强化了小说的审美品格 ,推动了现代小说观念的转变。当然也存在着一些缺撼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试论郁达夫自叙小说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达夫开创了我国现代自叙体小说的先河,引领了浪漫抒情、自我表现为独特风格的小说派别,他文中强烈的自我表现、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和感伤情调,以及郁达夫式的坦率和露骨,使他的自叙体小说呈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小说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特征,他的出现,连续了现代文学中断的"抒情小说传统"。汪曾祺的小说使小说自身固有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回归,作品中处处出现的和谐和诗性给人以一种审美的愉悦和快感,让人沉浸在其中,品赏欢娱。汪曾祺的创作引起了小说创作观念和叙述方式上的巨大变化,小说模式中的主题的功利性、题材的重大性都逐渐被消解。作品无论在题材的探索、写法的革新方面,还是在语言观念、体裁特色方面都体现出显著的现代性,并对八十年代以后的现代小说高峰的到来有着潜在的影响,对新时期的寻根派小说起着一定的先导作用。使表现特定地域的民风民俗和普通人日常生活,成了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中最为流行的方式和观念。  相似文献   

6.
旅美华人袁劲梅的小说致力于考察中西两种文化,并触及中国自身传统与现代转换的深刻命题。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中,作为哲学教授的袁劲梅以融入美国社会后的从容心境和偏激态度消退后相对理性的态度,以一种"跳脱"的姿态在轻松的调侃和揶揄中进行中西文化观照;在中国自身传统与现代转换的当下视野中,袁劲梅的小说融进了中国内部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在价值观念上的冲突,看到当代中国内部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及其复杂性。正是这样跨越传统和现代、融汇中西的文化视野,使袁劲梅能够从容地由边缘处建构新的文化身份,并以其丰赡深刻的理性哲思、高屋建瓴的抽象能力和妙趣横生的文字叙述,构成新移民小说中的独特一翼。  相似文献   

7.
本文历时地考察了中国现代小说所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的具体表现形态及其特征。文章认为“五四”作家对浪漫派文学的吸收一是它所特有的暴烈的反抗精神;二是它感伤、忧郁和孤独的情调;三是对浪漫主义的自然观的接受;四是浪漫主义传奇性特色。在艺术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强调感情的抒发,强调自我表现,体式上的散文化和诗化及现代派文学的影响等。3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的个人抒情小说和田园抒情小说及浪漫传奇小说都有了新发展。40年代以无名氏、徐评为代表的“后期浪漫派”小说可以算是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最后一个余波。  相似文献   

8.
庐隐和萧红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领域涌现出的两位女性作家,富有传奇性的坎坷经历和令人赞叹的卓越才华。社会的积弊、命运的悲苦铸就她们极其叛逆的性格和倔强的生命意志,苦难与抗争构成二者共同的抒情主题。但比起庐隐,萧红的抒情小说主题又显示出一定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江琼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6):122-124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浪漫抒情小说的奠基人。在其小说创作的历程中,由于中西文化碰撞、时代变化发展和作者自身内在气质等多种力的交汇抵触,使他小说的艺术审美无论是前期中西文化的冲突,还是后期现实与浪漫的困惑都表现出了他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羁绊与现实困难的压力下,自我意识觉醒的新青年普遍产生了“梦醒后无路可走”的迷惘和悲哀,正是这些困扰着新青年们的自我难题成为迫切要求表达的主题,就此而言,成为“问题”的自我恰恰成就了作为小说的自叙传。所以自叙传小说在更准确的意义上说乃是一种“自我问题小说”,属于“五四”以来问题文学的一支,而非一般所谓浪漫主义的自我表现小说或主观抒情小说。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将宏观理论与微观小说文本有机结合,考证梳理了文体概念的渊源、演变过程与整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叙述、结构和话语这三大文体的基本范畴进行论述。这是对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首度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可被当作这一时期中国长篇小说的“百科全书”来读。  相似文献   

12.
网络穿越小说是"穿越时空"文学母题在网络媒体时代的文本演绎形式。本文从分析"穿越时空"文学母题的特性和网络媒体的特性入手,分析了网络穿越小说的文学母题特性和网络艺术特性,进而分析了网络穿越小说的时空特质,结论表明:网络穿越小说在文学意义上是一种全新的小说艺术形式,在美学意义上则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人在数字化环境中的虚拟性存在。  相似文献   

13.
萧红与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艺术个性的女作家 ,她们所创造的诗化小说和融会了现代意味的民族化小说样式 ,为新文学小说创作带来了种种新奇的美学景观。从小说的语言、色彩方面比较论述二者的创作 ,可有效揭示作家富有女性特征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传统文论是诗学。小说理论发展较晚,主要体现在明清的小说评点中。金圣叹是其集大成者。他的小说理论,集中到一句话便是——“因文生事”,从而使小说从历史中彻底分离出来而独自成为一种新兴文体。  相似文献   

15.
何朝辉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6):95-97,153
元小说指的是"关于怎样写小说的小说"。在《人性的污秽》中,菲利普·罗思灵活地运用了元小说的叙事技巧,将小说创作的痕迹即小说写作的缘起、进展与结局等有意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积极地邀请读者参与到对小说意义的建构之中,凸显了罗思书写《人性的污秽》的"自我意识"、小说叙事的虚构性与协商性,使小说成为具有开放性质的后现代文本,体现了后现代派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从日本私小说的特征和事实性出发,重点探讨私小说的虚构性问题。私小说中的虚构性表现为作家.对自己身边事实材料所进行的歪曲和艺术加工,也表现为作家现实处理和艺术处理的矛盾。读者应把私小说中的虚构看成一种艺术技巧。把私小说当作一种普通的小说作品而不是作家的自传来阅读。  相似文献   

17.
《高等语文》是一门适合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偏重文化素养教育的基础性课程,“武侠、言情与通俗文学”是本教材设置的二十五个专题中的一个。不管文学界对武侠小说怎样评价,武侠小说的经久不衰及大面积阅读(尤其在高校学生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与金庸武侠作品的流行这个现实格格不入的另一个现实是:校园中我们的教师在学生的武侠阅读中几乎是缺席的。如果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讲解,将有利于青少年的阅读,并最终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解读吴稚晖的小说《上下古今谈》,可以讨论吴稚晖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问题。《上下古今谈》是科普小说,吴稚晖将科学通俗化,以小说的形式宣传给大众。科学在《上下古今谈》中承担了城邦新神的角色,新神打败了城邦的旧神,重新开辟了天地。吴稚晖为城邦引进了新神,但是吴稚晖过勇,缺乏审慎的美德,他企图全盘推倒传统,如此则容易引起大动荡。  相似文献   

19.
文本的形式经营和内在精神诉求在以苦思者出现,以叛逆者前行的墨白小说探索中是一致的,通过对早期小说《红房间》的分析,认为墨白小说文本在四个方面即对心灵域地的寂寞探访、情绪化的两套笔墨、以“民间立场”抚摩历史与现实、小说世界的域定性与神秘性显示了作家的艺术独特性,特别是“形”的执著与“思”的独立将是墨白小说文本的“顽症”。  相似文献   

20.
江南的幻想小说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此间的少年》、《中间人》与《光明皇帝·业火》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以《九州·缥缈录》系列、《龙族》系列为代表的奇幻小说;以《上海堡垒》、《蝴蝶风暴》为代表的科幻小说。演进方向是从武侠到奇幻,在奇幻阶段风格发展成熟,同时兼有科幻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