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晓波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1):10-1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树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观,掌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式.从创设情境、激发疑问;师生融洽、对话教学;掌握方法、解决问题;正确评价,体验成功等4个方面阐述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创新,词义解释为创新行为、发明行为或创造某种新事物的行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就尤为重要。下面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问题,谈一些具体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毛莉君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化学教学中 ,以实验为突破口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在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方面 ,笔者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在创造性教学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注重制定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目标 ;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大力开辟第二课堂 ,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5.
姚宁萍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104-107
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发展和形成各种能力的必要途径,探究能力本身也是创新素质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既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又要立足于课外探究性活动,从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科学认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学生营造数学创新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王从广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3(Z1):39-42
人的创造力是解决过去、现在及未来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难题的法宝.哈佛大学前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创造力在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宗旨是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发展和创新。而当前,虽然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较大转变,但还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使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自主探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改善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学习。主要方法有鼓励学生质疑,提供学生质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敢问,有兴趣提问。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是中国画教学的目的所在,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画的学习、继承和创新。通过对美术生人文素质匮乏的成因及现状的分析,进一步论述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中国画学习以及学生创造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实施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精神,是顺应现代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对问题教学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了有益探导。 相似文献
11.
学习能力的核心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核心是提出问题并且主动寻求解答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善于思考、思维深刻的集中表现。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指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始于问题,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过程,是科学方法和科学品质的养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是中国画教学的目的所在,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画的学习、继承和创新。通过对美术生人文素质匮乏的成因及现状的分析,进一步论述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中国画学习以及学生创造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学生创新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要开发这种能力,关键在于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中学教育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的任务正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敢于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精神。具体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即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去探究、发现,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立感悟,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广大教师在新时期教育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可谓作业练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外作业内容,挖掘提炼创新素材。引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教会他们善于打破常规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高考题已有考查学生创造思维的意向。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才干,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如何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呢?我在教学中对此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教育教学的主旋律。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置疑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为此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好问;教给产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使学生会问。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学生问题意识的严重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现象已经和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问题意识的培养要着重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山东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将产学研有机结合,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的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