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再生式空气预热器的温度场及传热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大型锅炉中常用的再生式空气预热器中传热元件的传热过程的分析,建立了它的传热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求解,以《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 ̄[1]中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设计计算为例,进行了核算,平均数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工业烟气排放要求日益严格,针对折流板除雾器对粒径小于20μm的微细雾滴去除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旋流管式除雾器。采用欧拉-拉格朗日的方法,对旋流管式除雾器内烟气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使用刚性球形水滴代替雾滴,采用RNG k-ε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PM)模型进行连续相和离散相的交替耦合计算;研究了不同流速下旋流管式除雾器性能的变化;并在基于正交设计的模拟实验下研究旋流管式除雾器结构参数对除雾性能的影响。对基础结构旋流管式除雾器的模拟结果表明:在3~7 m/s的流速下对直径大于20μm的雾滴去除效率在99%以上;对直径在10~20μm的雾滴去除效率在86.5%以上;对直径在2~10μm的雾滴去除效率在51.3%以上;压降61.4~321.3 Pa,对微细雾滴的去除效率有显著提升。通过分析正交模拟试验结果,得到扭转角度(a)的增大和单管直径(d)的减小有利于提高雾滴的去除效率;随着a的增大、d的增大、H的减小会加大烟气流过除雾器的压降;得出了参数范围内以2~10μm除雾效率为指标的最佳结构d=100 mm,H=2 000 mm,a=900°;以10~20μm除雾效率为指标的最佳结...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两款预热器进行台架试验和对比分析,提出了燃油预热器结构对其工作效率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提出了燃油预热器结构改进的方向,即在燃烧室内加装扰流板.利用CFD软件对加装了扰流板的燃烧室进行仿真分析,分别得到了不同的扰流板位置和不同扰流板尺寸下燃烧室的温度分布云图、CO分布云图以及O2分布云图.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扰流板的最佳直径为70mm,与无扰流板的设计相比,燃油预热器效率提高了17%;扰流板的最佳位置为距离底部80mm,与原扰流板距离底部60 mm的旧设计结构相比,燃油预热器的效率提高了11.4%.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玻璃管空气预热器的优化问题,提出了管式空气预热器优化设计的通用计算机软件,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同时还对卧式空气预热器的经济流速和最佳风烟速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定义了旋流管的溢流欧拉数Euo 和底流欧拉数Euu。由欧拉数与分流比之间的关系可知 ,溢流孔径的改变对旋流管溢流压力有较大的影响。当溢流孔径一定时 ,旋流管存在Euo=Euu 的工况 ,该工况所对应的分流比随溢流孔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燃油式热油炉燃油系统的改造,使热油炉在燃油管线及喷枪堵塞时,能够实现不停炉切换、清理,从而保证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就碳钢-水热管空气预热器在4T工业锅炉中的应用、热力计算、结构设计、工作特点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贺峰 《科技资讯》2012,(30):39+41
对于锅炉的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热器在运行中由于集灰造成预热器的堵塞对锅炉的的效率、预热器的磨损及吸风机、送风机的电耗等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大唐安阳发电厂#9炉空气预热器碱洗后锅炉排烟温度及吸风机、送风机电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制的高效铜管换热器应用于蒸气采暖供热工程,其采用双侧强化低肋管,换热效率比采用光滑管可提高 200% ~300% ,并且具有传热快、不易结垢、节能效果显著(蒸气耗量节约 30% )等优点,在化工、供热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 4种不同折流板支撑条件下 ,对旋流管式换热器进行了传热与流阻实验研究 ,并根据 Bergles性能评价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价 ,得出了旋流管管束最佳支撑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的方法以水为介质研究了同轴换热器内的流动与传热,Re为3×104~10×104.对具有不同螺距两根内管管内的摩擦阻力及同轴换热器整体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管内摩擦自力系数是相同情况下圆管的3~3.5倍.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揭示了同轴换热器管内外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电站立式给水加热器传热强化及无铜化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电站立式给水加热器的传热特性和强度要求,研制并加工出小螺旋角内外螺旋翅片管(IOSF管)来强化其传热特性,基础试验表明,IOSF管的总传热系数比光滑管提高63%-95%;工业试验表明,采用IOSF管的立式高压加热器总换热系数提高43%,对钢螺旋槽管替代铜光滑管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钢质螺旋槽管给水加热器不仅能保证原有热负荷,还能提高其换热强度,实现了锅炉给水无钢化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笔者此前所建立的数学物理模型,在不同的冷凝换热温差下,进行了蒸汽]压力对小螺旋角内外螺旋翅片管强化传热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小螺旋角内外螺旋翅片管的冷凝换热系数在蒸汽压力为0.65MPa时有最大值,且其强化传热效果主要取决于冷凝换热强度,而受蒸汽压力的影响较小。因此,对于蒸汽压力变化范围较大的电站回热加热器的强化传热,小螺旋角内螺旋翅片管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单头“W”形螺旋槽管强化传热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头“W”形螺旋槽管是在螺旋槽管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强化管。本文研究了各种结构参数对流动和紊流换热特性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了其强化传热机理,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管的性能明显优于光滑管,在p/e=10~14范围内且具有小螺距和适当槽深的单头“W”形螺旋槽管的综合性能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16.
以中间相碳微球(MCMB)、石墨粉为原料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成阴极管烧结体,并在烧结体外涂覆扩散层、Pt/C催化层和Nation膜制备管状阴极.利用CFD软件对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管状阴极的传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研究,在不同的工作温度、阴极扩散层孔隙率、进气压力以及阴极催化层厚度的条件下,分析DEFC阴极催化层表面的液态饱和度、氧气的摩尔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增大阴极扩散层孔隙率、进气压力、催化层厚度和电池温度有利于阴极的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复合强化传热方法,对四种不同间隔插入旋流片的缩放管进行了传热与流阻实验研究,并与普通光滑圆管、缩放管空管、内插旋流片的光滑圆管三种结构条件进行比较.通过综合评价,在实验范围内(3400相似文献   

18.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湍流状态(雷诺数Re变化范围为27900 ~41900)下自支撑矩形缩放管换热器壳程内插入不同插入物(圆环和折板)后的传热性能与流动特性,并将壳程通道内插入圆环和折板后得到的结果与缩放管空管(无插入物)的结果做比较.结果表明:插入物的加入引起了通道内流体的速度及温度分布变化,从而产生传热及流动特性的变化;插入圆环和折板后壳侧的传热系数分别比缩放管空管时增加了16.69% ~24.32%和38.01%~46.74%;在插入插入物后,传热系数增加的同时也引起了通道内压降的增大,与缩放管空管时比较,插入圆环和折板情况下压降增加的比例分别为74.02%~89.50%和68.49%~87.16%;插入折板后壳程通道内的综合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插入圆环后,缩放管空管时最差.研究还发现,要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关键是要改善通道两侧缩放管处的传热性能,而从场协同角度对三者进行分析则发现,减小速度矢量与温度梯度矢量间的夹角是增强换热器传热性能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平螺旋管外V型槽强化冷凝传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水平螺旋管管外有纵向V型槽时的凝结换热的强化问题.在相同的真空度下,测试了当V型槽的角度改变或槽的数目变化时管外凝结换热系数随冷却水流量变化的规律,并将V型槽水平螺旋管与矩形槽水平螺旋管及水平螺旋光管的传热效果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V型槽槽深为1mm、槽数为28、夹角为60°时,强化效果最佳;其换热系数是矩形槽管的4~7倍,是光管的8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实验的翅片管换热器计算模型及其软件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得修正系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换热器计算模型和选型与设计检验的软件平台,其中通过引入新的计算方法,提高了收敛效果和计算速度,填补了国内翅片管换热器选型和设计检验软件方面的空白。2年的实际使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