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新 《奇闻怪事》2011,(8):34-34,57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善待生命。”教师不是生来就懂得孩子,更不会生来就懂得赏识,我们需要“学会赏识”,赏识自己,善待自己;赏识学生,善待学生!教师教学生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品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品尝到了教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是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根本需要,是教育者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及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积极投入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运用赏识教育,可以营造和谐氛围,创建良好的学习背景;能挖掘残疾大学生的潜能,并使其成为创新人才;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3.
刘世音 《科技信息》2010,(36):308-308
赏识教育法是一种比较具有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是很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充分合理利用赏识教育法实施教学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阐述了赏识教育的内涵,以及把赏识教育运用在幼儿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唤醒其促进自身发展的欲望。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而"赏识教育"正是因应这一要求的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曾湘峰 《科技信息》2011,(14):I0298-I0298
赏识教育是与当前教育发展相一致的新的教育理念,但在课堂教学中尚处于基础层面。赏识教育主要是以正面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被激起的状态,使教育效果趋于最好。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运用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应避免对赏识教育的偏见。  相似文献   

6.
姜新峰 《科技资讯》2012,(33):215-215
四块糖的故事给教师的启示是:对待学生的错误不是唯有批评才有效,而理解、尊重、欣赏和保护学生的效果则更加明显。尤其针对在批评与责备声中成长的中专生,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正面、积极、鼓励的教育手段意义更大。作为教师要践行赏识教育,就要了解赏识教育的内涵,认识赏识教育的前提,对赏识教育充满信心,才能真正践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岳玉花 《科技资讯》2009,(17):214-214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而要正确赏识学生不但要成为一个多面手,而且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眼睛.要用机智培育理性,用微笑温暖学生,从而在三尺讲台,四季风雨中拉响生命的琴弦.  相似文献   

8.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是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张桂香 《科技信息》2009,(23):I0241-I0241
在社会生活中,赏识和被赏识是一种互动的力量和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赏识教育的时机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视生命的教育,其全部内涵就是只有对孩子赏识才能使孩子成功。赏识教育关注孩子的生命本身而不是其他(比如分数、名次),它欣赏孩子的生命,尊重孩子的生命。赏识教育的理念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做到:教育失败要从教育者自身找原因;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责备、批评;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1.
当前,赏识教育正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与青睐。笔者认为,赏识教育固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但以惩罚的方式及时有效遏制学生过错行为的蔓延,同样不容忽视。诚如傅维利教授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文中所说:“惩罚教育和赏识教育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惩罚不可或缺,但它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秘诀是真爱,让爱产生教育的智慧。”以下笔者试图通过几则案例探析惩罚教育的智慧,与大家共飨。  相似文献   

12.
杜旭雅 《科技资讯》2010,(7):174-174,176
赏识教育是一种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和动力的教育方法本文就高职学生在学习心理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赏识教育来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6,(6):91-92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对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赏识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赏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甫红  滕毓发  刘嫚 《科技信息》2010,(26):I0069-I0069
赏识教育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它将更容易激发学员的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树立学员的学习线性代数的自信心、培养学员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5.
孙雷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6):104-104,106
赏识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帮助受教育者建立自信效果十分明显。但是赏识教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该教育的积极作用。因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进而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郑桂芳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146-147
赏识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心理需求基础上的,对中专生尤其需要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赏识语言,给予学生成功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和兴趣.真实而恰当的赏识能使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教育学生的故事是赏识教育的典范。赏识教育是正面、积极、鼓励式的教育。加强对赏识教育的认识,对于消除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误解,尽快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促进教师践行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赏识教育是通过对于受教育者进行褒奖和鼓励来开展工作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这种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不断增强自信心并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潜能,是非常具有积极作用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该文中,就以“论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为话题来进行浅谈,目的是想通过这种赏识性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的展示来推动赏识教师在平时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大力推广和使用,有助于自己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和发展并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教师应热忱地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看到优点就表扬,有了进步就鼓励。赏识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成功教育,它是一把打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也就是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民族地区高校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弱势群体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浅析赏识教育对该群体健康成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