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浅析伊斯兰金融制度的无息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磊 《科技信息》2007,(24):395-396
在阿拉伯世界中,起主导作用的伊斯兰教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制度,无论是政治体制、经济结构,还是生活模式、风俗习惯,无一不受到伊斯兰教的直接影响.其中,对于伊斯兰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贯彻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原则、体现伊斯兰教的伦理思想,是经济生活中一直被关注的问题.《古兰经》没有为伊斯兰教制订出系统的经济主张,相关的经文散见于不同的章节中.但从这些经文中不难看出,"公正、平等、互助"是其所倡导的基本原则.正是基于这一原则,从事与高利贷或利息相关的活动,成为伊斯兰经济体系中的一条禁律.  相似文献   

2.
70年代以来,伊斯兰对国际政治生活的影响,已为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所公认。无论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胜利(教士阶层的统治取代君主的专制),还是阿富汗伊斯兰圣战者反对苏联军队的入侵,在坚持十多年武装斗争后赢得了战争;无论是波黑内战,还是中东地区频频发生的恐怖事件,人们往往把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自公元七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产生,到今天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伊斯兰教在世界上有8亿多信徒,是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第二大宗教。仅管当前伊斯兰教派之间的斗争,政治上的分歧,领土争端以及军事冲突,不断发生。但伊斯兰教并没有因此衰落,反而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出现了所谓“伊斯兰复兴运动”。伊斯兰教的影响不仅在西亚、北非和南亚有所加强,而且在东南亚、南部非洲以及欧美等地都有了很大增长。伊斯兰教徒还在不断增加,在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中,一些佛教徒、基督教徒,甚至一些上层人物,都改宗  相似文献   

4.
丁隆 《世界知识》2014,(7):52-60
<正>"阿拉伯之春"爆发后,随着突尼斯伊斯兰复兴党、埃及穆斯林兄弟会、摩洛哥正义与发展党等伊斯兰党派通过选举上台,"政治伊斯兰"一词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何为政治伊斯兰?政治伊斯兰(political Islam)是一种宗教性的政治思潮和运动,埃及穆兄会创始人哈桑·班纳将掌握政治权力视为伊斯兰教的基本要素,使政治性成为此类组织和运动区别于其他伊斯兰运动的本质特征。学术界有关政治伊斯兰的定义较多,但主流观点认为其本质是被用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的伊斯兰,即将伊斯兰教作为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伊斯兰教对印尼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社会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苏哈托下台后,印尼开始民主转型进程,印尼的伊斯兰教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印尼伊斯兰政党发展。其次,印尼自由伊斯兰思想发展艰难。再次,印尼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中的极端主义活动猖獗。最后,以伊斯兰银行业为代表的伊斯兰经济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国家     
伊斯兰国家又称穆斯林国家,穆斯林即伊斯兰教徒之意。什么是伊斯兰国家?一般认为多数居民为穆斯林的国家是伊斯兰国家。但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国家,穆斯林虽不占其人口总数的多数,由于受伊斯兰教影响,也宣布为伊斯兰国家,参加了伊斯兰会议。如亚洲的马来西亚、穆斯林占其人口总数的44—50%;非洲某些国家,穆斯林在其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及50%者,有几内亚比绍(36%)、上沃尔特(25%)、喀麦隆(15%)、乌干达(6%)、加蓬(1%)。所以,除了多数居民是穆斯林这一点外,还可以从它是否是伊斯兰会议的与会国来确定。有些国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或取名伊斯兰共和国。在伊斯兰国  相似文献   

7.
江时学 《世界知识》2013,(13):46-47
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一句话适用于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无论是中美洲还是中亚,无论是加勒比还是加沙地带,无论是南美洲还是南亚次大陆,都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着各自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8.
“三股势力”在中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宗教复兴到宗教极端势力中亚伊斯兰教极端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相结合,已威胁到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苏联解体后的九年间,中亚伊斯兰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91年~1996年为伊斯兰教全面复兴阶段。从1997年起,伴随着伊斯兰教复兴,特别是塔利班在阿富汗得势,宗教极端势力开始凸显,并向世俗国家政权发起挑战。同时,出现了伊斯兰极端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相结合的趋势。这几年,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日本以积极姿态加强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赢得后者普遍好感。追根溯源,日本经营伊斯兰教地区已非一日之功。企图借助各国穆斯林推进大亚洲主义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步走向世界,与伊斯兰教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1905年日俄战争的胜利极大提升了日本在一些伊斯兰教地区的形象,鼓舞了伊斯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推动了伊斯兰世界近代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半年多来,随着国际反恐行动的进展,人们对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及其赖以存身的穆斯林世界给予极大的关注。人们的目光大都集中在中东、南亚、中亚和欧亚结合部那些地区。在这里,让我们来看看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阿富汗战争开始后,印尼穆斯林群众表现出强烈的反美情绪,印尼政府也表露出耐人寻味的矛盾态度。同时,关于“基地”组织将这个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当作藏身及训练营地的传言接连不断,就在几天前,美国参联会主席还在向印尼试探将美军开进这个国家以加大“反恐”力度的可能。而印尼也毕竟存在着令人不安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印度尼西亚,洋洋海国雄。三千星斗布,非亚往来通。38年前陈老总用雄浑的诗笔勾画出这个亚洲大国的气势和地缘政治意义。这也是我们了解这个国家的理由。为了深入了解这个国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所以我们还要揭开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内幕……——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1.
绑架者借助的,是伊斯兰教“哈瓦利及”这一旁门左派的激进理论,而要达到的,却是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不久就发现了生活在那里的一个"独特的"穆斯林群体,并对其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开始了解、研究这一群体及其信仰——中国伊斯兰教。他们考证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整理了中国伊斯兰教文献,在与阿訇和毛拉的接触中也形成了他们对这些中国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认识。这些共同构建了西方传教士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初步认知。尽管西方传教士了解和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直接目的是出于传教,但他们的研究开启了近代西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原教旨主义的复兴,使它具有了更多的政治内涵。近年来,原教旨主义(又称“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伊斯兰世界迅速崛起。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一些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也给地区乃至国际形势带来了冲击。原教旨主义以宗教为思想传播方式、以武力为最后手段,最终目标是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土耳其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由来已久,伊斯兰教与世俗主义均对土耳其社会发展造成深远影响,使土耳其的政治伊斯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土耳其的政治文化和其他伊斯兰复兴阶段的阿拉伯国家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其发展走向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同盟关系及美国的中东战略密不可分。与此同时,伊斯兰教派冲突和跨境恐怖主义也不断影响着土耳其政治伊斯兰的发展趋势,使得土耳其的未来政治走向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无论是思想的,还是行为的;无论是内隐的,还是外显的,都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我们称之为个性.有个性的人在芸芸众生之中或是卓然不群,或是特立独行,备受世人的注目.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中,关于伊斯兰教婚娴制度及其内容的论述是十分丰富的,集中地夏映在麦地那时期启示的二十四章里。它对于穆斯林的婿娴从伦理道德、社会习俗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论述,阐明了伊斯兰教的婚姻制度及其观点。这也是伊斯兰教婚姻观正式确立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2013,(4):54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知识》资深撰稿人张晓东先生,因病于2013年1月20日去世,享年52岁。张晓东(笔名东方晓)是西亚非洲研究领域知名学者,曾连续两届当选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连续三届当选中国中东学会秘书长。先后出版《伊斯兰与冷战后的世界》、《较量:萨达姆与美国》、《现代政治与伊斯兰教》、《当代伊斯兰主义》等著作及《伊斯兰威胁:神话还是现实?》等译著,以及大量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提起伊斯兰复兴运动,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中东。其实在东南亚地区也有着世界上1/5的穆斯林(超过两亿),那里伊斯兰复兴运动同样不能忽视。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两年多里,东南亚的伊斯兰教政治影响力呈上升之势,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7月29日,卡塔尔埃米尔(即国王)塔米姆颁布新选举法,并在8月22日宣布将于10月2日举行协商议会(ShuraCouncil)选举。该机构名称源于伊斯兰教协商政治传统,为国家最高立法和咨议机构。此次选举不仅是该国历史上首次议会选举,也是海湾阿拉伯国家首次举行议会直接选举。  相似文献   

20.
丁隆 《世界知识》2012,(4):42-43
2011年以来,在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风暴中,伊斯兰教两大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成为影响多国政治变局的重要因素.在巴林,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的抗议浪潮,遭到逊尼派哈利法家族和以沙特阿拉伯军队为首的海合会部队的联合绞杀.在叙利亚,属什叶派阿拉维支派的阿萨德政权,在内忧外患冲击下摇摇欲坠.什叶派核心国家伊朗则面临与西方的最后摊牌.伊朗核问题持续升温,美国对伊朗实施严厉的制裁,殃及伊朗的金融和石油工业,关于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动武的种种猜测一时间甚嚣尘上.这一切似乎说明,什叶派在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和西方的围攻下腹背受敌,教派矛盾在中东现实政治中被继续放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