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史记·项羽本纪》“马童面之”的“面之”来历有不同解释,传统说法中,有解释为“背对项羽”的,也有解释为“面对项羽”的,肖振宇先生则坚决否定了传统说法,提出“仔细观看项羽”的新解,并认为“根据字义、文义和语言规律”,此论新则新矣,可是根据对词语意义、上下文义辨析以及语言使用规律分析,笔者觉得此说有悖于词语意义和语言使用规律,传统解释才更合理。  相似文献   

2.
"裸X"是近几年在网络、报刊等传媒和在人们生活谈话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族词语,有较强的衍生性。本文考察了"裸"的意思,说明了"裸"族词语的演变发展过程,并对"裸"族词语产生的语言内部机制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汉语是非形态语言 ,汉语语汇难以概括出规律 ,词语解释难以做到严格的形式化。许多意义较为复杂的词语 ,在注解释译时容易出现失误。本文以“莫 (暮 )”为例 ,探讨根据汉语言的特点 ,把词语置于一定的时空联系中加以考察和解释。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 :1、认识和重视本义 ;2、同义词要着重于辨异 ;3、释义须区分不同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20年"打工人"成为年度网络热词,伴随而来的是"××人"词语模式的走红,在此结构下网民创造了大量新词,如"干饭人""工具人"等。模因论是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将这一理论应用到语言学领域可以解释语言传播规律。文章认为"××人"模式之所以能够创造大量新词,一方面在于其模式符合模因规律,另一方面在于"-人"的类词缀化发展,两者共同作用使之具有便于复制的高能产性。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许多颜色的符号---颜色词。颜色词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然而在英汉这两种特色迥异的语言中,由于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的影响,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价值,体现了英汉民族迥异的文化心理。了解并掌握英汉颜色词的"颜"外之"异",对深入了解中英两国的民族文化差异,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存方言并证之以古代语言资料,可以知道赏心之“赏”,是“爽”字韵头脱落后的方言口语记音。这种语音现象具有普遍性,以之解释一些历来释有疑义的词语如“伤心”、“行唐”、“桑新妇”、“刚”、“松臊”等,均可豁然明白。  相似文献   

7.
押古汉语的定心结构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有结构助词“之”连结,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有结构助词“之”的连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结构助词“之”的连结。本文旨在以《孟子》的语言材料为背景,从定语和中心语音节的奇偶来分析定心结构中“之”隐现的规律。结论是:语用中为了协调音节会影响“之”的隐现;词语的性质和音节的数量与“之”隐现的对应规律是深层原因的外在体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对《吕氏春秋新校释》所释《大乐》篇之"两仪"提出质疑,并表达己见,进而强调一种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文献的态度。首先,"两仪"指天地物质形态之容貌,《大乐》不言"天地"而言"两仪",是要将"两仪"之"两"与"太一"之"一"相对。"一"在万物造化时指"太一",而"一"又可以为用,以"一"为用时其义指"不易",则"一"象征不变,而与"一"相对之"两"象征变。《大乐》所言"一也者制令,两也者从听"可在郑玄论"易"之三名中得到深刻解释。其次,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文献,欲正确理解其内容尤其是理解起来有歧义的内容,则应对文本内容做逐字、逐词、逐句的考证、分析,以此为基础方能对文本作出合乎历史的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元气自然论者,王充提出了"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的命题,一面强调"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一面指出天地是含气之自然。在此基础上,他沿着元气自然的思路解释天地生人以及人的命运,在反对天人感应和谶纬迷信的同时,走向另一种迷信。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言中有大量关于动物的习俗语、成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因而这些词语在表达语言意义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意义对等性。两种语言中,有些词语在表达同一语义时,使用完全相同的动物名称;而有些词语在表达语义时,则使用不同的动物名称;还有些词语在表达语义时,在一种语言里借助动物名称。而在另一种语言里则根本不用动物名称。揭示两种语言中利用动物词语表达语言意义的对等性差异,可以促进语言学习、翻译和跨文化交际,避免语言交际中的误解。  相似文献   

11.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和朗加纳斯的《论崇高》对“阳刚之美”的分析从表层内容上看有相似之处 ,但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又可以看出两者本质上的不同 ,本文将试图从美产生的一般规律和东西方传统文化差异两方面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2.
在书面语和口语中 ,“多面照应”问题十分常见。人们在使用长句和对应关系复杂的句子时 ,常常顾此失彼 ,这就是语言中常见的“多面照应”处理不当的毛病。高考卷中此类问题的设题很多 ,有些句子较难理解 ,因此有必要认识这个问题 ,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一、认清“多面照应”问题的形式 :1、前一面对后两面。例 (1 ) :“作好生产救灾工作 ,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前边“作好……工作”是一面 ,而后边则涉及“是否”这样正反两面的问题。2、前两面对后一面。例 (2 )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 ,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 ,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  相似文献   

13.
说“借过”     
在日常生活中,"借过"一词使用较为频繁,但是目前所有的工具书没有收录它。我们从"借"字出发,联系它的的通假字"藉"及各种文献材料来考察"借过"的意义和源流,对深入理解这个词语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此词是值得现在日常常用词典收录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对"打V"一类的词语中的"打"多定性为词缀,但从梅县客家方言中的"打+谓词性成分"结构的能产性、位置、语义、语法化程等方面进行考察,将它定性为类词缀更为合适,而这类词语的结构方式则为偏正结构。形成这类词语的特点既有认知上原因也有所结合的语言成分的性质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霞 《科技信息》2011,(23):I0266-I0266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会渐渐发现看似相同意义的词语,在日语中总是会既有和语的单词又有外来语的单词。而这种情况往往被理解成,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说法而已,使用时两者皆可,不再细究其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16.
说“通杀”     
“通杀”是一个新兴词语,正在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影响着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对“通杀”一词的意义、用法作了剖析,对新词语产生的背景、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语言的规范问题谈了有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王左立先生的基本观点是:无"是"即无三段论。但其观点远离事实,若按他的说法包括亚里士多德的无"是"的三段论与严复的无"是"的逻辑翻译而言,也是一个逻辑神话。王先生的症结是执迷于来自张东荪的语言主义逻辑观,把逻辑当语言规则,把逻辑的载体当本体;背弃了现代逻辑对三段论的正确解释。正确的解释是:三段论是类逻辑,类之间的基本关系及其规律才是三段论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和《说文解字注》中对"亥"字都有解释,各有不同,本文就其中的几种解释做了分析和探究,以求了解"亥"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学者们着力于对"和谐"概念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和谐"的历史意蕴在典籍中的解释几乎已经为人熟知。而将其置于当今中国的本土情境下,该概念的现代含义以及法学内涵却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古今中外的比较以及对现代法治社会背景的阐述加以呈现,此一解释过程能表明"和谐"概念的现实内涵。"和谐"概念意义变化的影响,存在着两种可能性,应当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只有将和谐社会建设与法治衔接起来,这才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丰厚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就蕴藏在如烟似海的汉语词语意义之中。词义与文化意义之间具有全方位相互通达的关系,"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因此,从词义出发对抽象的法律文化精神作研究,就是可行和必要的。本文拟从词语意义及其历史演进两个方面,来挖掘词语蕴涵的法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