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斌元  杨倩 《创新科技》2021,21(3):28-39
当前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创新是带动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必须时时注重创新,以创新来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要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必须着眼于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2016—2019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探究创新投资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认为:创新投资可以有效促进企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企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成为当前推进企业内部管理改革与完善的必要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企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进程能够最大限度节省企业经济投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效果,提高企业管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以创新意识与开放眼光开发项目管理的形式与理念,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断推进我国企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施工企业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应对国际宏观调控危机,推进机制创新是其中的关键,本文从创新发展机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项目机制入手,研究探讨施工企业机制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2016年是国家全面推进创新发展的一年,认识、适应能源发展新常态,坚持把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发展动力转换,对燃气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对2015年燃气行业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分析判断,为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间燃气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并对燃气企业如何响应国家创新政策,发展能源新业态做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宿州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一、创新驱动,成效斐然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14年,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比上年新增12家,增幅46.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铜陵市正在推进产业升级,有色金属行业是该市产业升级的重点。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服务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也迫切需要实现转型。中心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深入企业一线,创新服务措施,为铜陵市铜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升级、研发创新提供强力技术支撑,促进铜陵市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一、铜铅锌质量检测中心发展现状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10月批复铜铅锌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出发,系统地剖析了环境信息披露、技术创新投入对制造业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滞后性,在短期内不会带来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技术创新投入对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发展质量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产权异质性的结果显示,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是我国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设置的特定区域。经过30多年的建设,国家高新区基本形成了激励创新创业、服务企业经营、推动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相似文献   

9.
以信息化的制度模式推进企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发达国家工业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深刻改变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企业创新制度 ,并推动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对发达国家而言 ,推进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完成后进行的 ,是循序渐进的渐进式发展选择。对我国而言 ,推进信息化则是选择了一条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因为 ,我国的工业化远未完成 ,企业的技术、制度体系尚处于较低水平 ,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世界性发展潮流 ,推进信息化 ,实现跨越式发展 ,已是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国要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在于企业制度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信息化 ,要立足于以信息化的制度模式推进企业制度创新。1 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推动企业制度信息化创新技术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动力 ,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制度 ,是企业创新的大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 ,信息化过程 ,就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的一次全面的体制创新的过程。要想在工业化过程中比较充...  相似文献   

10.
余涛 《安徽科技》2021,(5):22-23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芜湖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本文对芜湖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从优化政策扶持体系、推进孵化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创新创业服务链、建立孵化器运行效率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市科技局积极实施创新、创业宜宾行动,着力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创新发展。一是积极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创业的有效平台,为推进我市企业产业创新工作,市科技局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并确定专人负责科技孵化器的规划、实施及建设工作。目前,我市南溪罗龙工业集中区省级孵化器、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孵化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惠美线业公司与万华生物  相似文献   

12.
刘人达 《山西科技》2011,26(1):38-39
积极推进煤炭企业管理的创新,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煤炭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协同创新符合国内外产业发展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是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产业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新的科研组织模式,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选择。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协同创新体制,形成多种类型和模式的协同创新体,才能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强调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多方合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在多方参与的合作体制中,应遵循“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原则,组建政行校企合作委员会,创新合作项目的董事会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十三五"以来,浙能集团牢牢秉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一创新发展理念,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提升能力、优化环境、加大投入,高效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助推企业转型发展。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指出,科技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生产安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也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近年调研指导浙能集团时提出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庆武 《安徽科技》2022,(12):13-14
<正>根据《光明日报》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指数发展研究成果,肥西县位于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39位,排名全省第一。肥西县始终坚持科技强县、人才强县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紧抓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壮大科技企业群体、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是顺应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必然选择.企业创新联合体组建的目的一是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二是要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三是要支撑新型举国体制,提高整体创新效率.南京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需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优化完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方式、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院士工作站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形式和集聚高端智力服务创新的重要平台,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意义重大。近年来,芜湖市将院士工作站作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着力点和"招才引智、人才高地"工作的支撑点,依托首位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提高院士工作站的运行质量,加速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一、院士工作站建设概况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池州市科技部门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作着力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努力为池州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市富民提供科技支撑。一是选择20户左右有一定规一、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