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文化:技术与文化的联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揭示网络文化中技术与文化的本质联系是完整理解网络文定并界定的,这是其技术特质;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又超出这种技术的规定,使技术成为人类的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充分体现着文化的精神内涵.网络文化就是技术与文化的联姻,并由此达到文化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技术构筑的网络文化,带来了社会文化交流方式频度、广度、深度和自由度的全新变化,它既推动了社会价值观念在创造、效率、平等和个性等方面的进化,也伴随着网络霸权、色情文化、虚假信息、网络依赖的出现而消解着传统的理性文化;趋利避害,方能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文化与文化范式的转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文化是信息技术变异的必然,是文化范式转化的催生剂.文化范式转化能够中和文化堕距的精神失落,形成社会崇尚的价值体系.它赋予大众文化新的灵魂,凝烁出共同的思维原则、方法论和价值观,成为传统文化的涅槃.  相似文献   

4.
技术恐惧的生成既是一个文化的推动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形成过程。古代宗教、哲学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以技术庸俗化和巫术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恐惧现象。文化启蒙去除了人们对技术原始与蒙昧的认识和技术偏见,形成了新的技术观,消解了传统技术观念下的技术恐惧现象。文化启蒙在揭示技术本质的善时,也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科技的强力意志。对技术的不顾后果的崇拜带来了人与技术的异化等严重问题,从而催生了以破坏机器、抵制技术革新、对技术风险和安全性感到焦虑、担忧和恐慌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技术恐惧。构建合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技术文化,是正确应对技术恐惧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5.
白晨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3):24-27
本文通过对目前围棋受众对围棋文化的认知、围棋的网络传播形式的调查分析,找出围棋文化网络传播模式下现存的一些问题,试图在一个新的模式下实现围棋文化网络传播实践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也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本文论述了网络技术对个人的社会化影响,指出网络技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是由实体性要素和人文性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它具有地缘性、民族性、时代性、历史性、包容性、多样性、集聚性、大众性等特点。伴随休闲时代的即将到采,城市发展在注重城市文化的实体性要素的同时。必须对城市文化的人文性要素予以更多的重视;必须坚持地缘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大众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有着两方面的作用:其积极因素起着参与、建构、修复、导向和启示作用。其消极方面会产生阻碍和制约作用。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具有破坏断裂效应、诱导重建效应和平衡融合效应。要吸收优秀传统,摈弃消极因素,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及其哲学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10.
迄今炎止,人们关于技术发展的研究,大多是从技术史和技术与经济互动的角度着眼的,并由此形成了科学推动说和市场拉动说现两种观点。然而,我们知道,技术并不仅仅是一种与社会发展有关的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概念分为不同层次,网络在社会中的发展与功能也由此逐层延伸,拓展,因此也相应经历几个阶段,首先从技术层次看,网络是技术革的产物,网络技术及网络设备是网络存在的物质基础,网络技术的诞生为人类社会实现了一次物质,能量,信息的新的转换,其次从经济层次看,网络经济的生产力基础是知识生产,网络不仅具有传递信息,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组合方式,再 次从社会层次看,在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的高度发展之下,网络社会的确立是必然趋势,网络社会将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化(科学)社会学的一些概念,分析了中国古代由统治集团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文体选择对科技发展的三个方面的影响,作者认为,汉代实施的“罢独”政策和唐后确立的科举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两次影响最大的文化选择,它们共同指向儒家学说,使儒家思想成为社会文化中心的统治思想,这不仅直接导致墨家科学的灭绝,使科学知识在社会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播中遭到轻视,而且也把一种不利于科技 文化价值观念置于社会思想的统治地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的范式转换: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也为人类的文化带来了变革。对网络文化的研究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基点和维度对网络文化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纵观这些研究,可以发现很少有人对网络文化本身发展的历史过程做过深入的考察。本文试图立足于文化研究特别是大众文化研究,通过剖析网络技术发展的历史,对网络文化本身的发展过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吉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8月 5日— 10日在长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 4 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STS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东北师大滕福星教授主持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国政教授、中国科协学会管理中心李桐海主任、东北师大副校长薛康教授、吉林省科协于志民副主席、吉林省…  相似文献   

15.
论消费及其演化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消费与生产一样,也对技术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表现在需求层次的提升,具体的狭义消费方式,对于商品的产权关系,以及获得商品的方式等方面。如果说生产在于创造人工自然,那么消费就在于超越之。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引导和推动技术继续发展,也就是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构筑更高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帝国主义”浅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电子信息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把高科技双刃剑,网络在促进全球资讯流通的同时,也可以被用作传播某种单一文化价值观念的工具。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指美国)在这方面具有突出的经济、技术、语言和心理优势,这些优势和文化帝国主义背后的政治经济利益相结合,使 “网络文化帝国主义”成为网络发展事带来的社会负效应之一。本文分析了“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现象及其成因,并就如何采取应对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文化传播的失范与规则重建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在进入21世纪所遭遇的首要问题将是不同形态文化的交汇、碰撞和冲突.由于Intemet给文化传播带来极大的快捷与便利,在大大促进不同形态文化交流的同时,又由于其存在的垄断性、霸权性、颠覆性的特点及出现工具理性无限膨胀与价值失落和终极关怀匮乏的现象,导致了网络文化传播的失范.为此,本文提出了网络文化传播规则重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一文化”论:一种对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新阐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在概括以往关于技术与文化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化视野中的技术和技术视野中的文化以及技术、文化一体化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技术-文化”这一新概念,建构了“技术-文化”系统,并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深刻阐述了技术与文化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民族集体认同的文化背景下,针对网络文化内容实时监控的需求,特别是网络文化中的色情等有害内容,提出并建立面向不良多媒体网络文化内容识别和阻断技术的原理及模型,研究解决高速大容量网络数据采集、不良网络文化特定内容的快速精确识别与发现、不良网络文化内容的自动控制/阻断和过滤,以及不良网络文化内容的审计、统计分析及反馈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一套不良网络文化内容监控与阻断系统。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传统往往规定了数学发展的必然取向和构造模式。在古今数学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中西数学的两种倾向;逻辑演绎倾向和机械化算法倾向;其作用与构造差异主要是由文化系统赋予的文化层次及其价值取向的差异造成的,都是历史文化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