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表面处理剂对超细粉碎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表面处理剂对黑索金超细粉碎效果的影响,不同处理剂对超细成品粒度影响各异,通过微电泳仪测试了超细成品在不同pH值下的zeta电势,结果表明在某一pH值范围内某样品zeta电势的绝对值越大,则在该pH值范围内超细粉碎得到的该成品细粒部分比例越大,运用吸附机理,胶体稳定理论对基成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pH计测定了非中性水中几种弱酸在不同浓度时的pH值,从中找出了非中性水中不同浓度弱酸溶液pN值的表现规律。这样通过对非中性水中某一浓度弱酸溶液pH值的测定,便可从坐标图中查出或由方程式计算出在中性水中该弱酸在相应浓度下的pH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电泳技术研究了PACS对硅藻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测定硅藻土悬浮液在不同pH值下其胶粒表面ξ电位的变化情况,考察了pH值、无机离子、温度对PACS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定的pH值为2.2~10.4范围内,硅藻土悬浮液中的胶粒表面带负电;pH值影响PACS的水解状态,因而也影响PACS的絮凝除浊效果;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及较宽的无机离子浓度范围内,PACS都具有良好的絮凝除浊效果.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9CS)和聚丙烯酸(PAA)在不同的pH值下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当离子强度在0.1~0.3范围内时,形成的聚电解质络合物(PEC)的量通过测定悬浊液在420nm处的浊度来确定。在pH=2时,没有PEC生成;在pH=3~6时,PEC形成的最大最出现在不同的混合比处。该范围内离子强度对PEC的形成影响并不大。通过对上清pH值的测定分析得知在pH=3~5时,混合物的pH值随着PEC的生成量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5.
GLS销棒粉碎机湿式与干式粉碎机理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GLC销棒磨的粉碎机理,认为在湿式和干式状态下粉碎机对物料的超细粉碎结果不同,湿式粉碎物颗粒粒径远小于干式粉碎的。分析表明,液流对细上颗粒具有良好的解 聚作用,除此以外,认为粉碎腔内液固、气因两相所形成的流场对颗粒的超细粉碎有较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粉碎腔内流体的运动模型,并对粉碎腔内液流及流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2种方式下流场的运动机理。  相似文献   

6.
实验用不同的试剂从苦 浆果中提取黄色素,研究了该黄色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pH值稳定性及几种介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黄色素的pH值稳定性及其在4种介质中的稳定性较好,温度和光照对色素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该色素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低温合成的方法制备了活性磷酸钙,并检验了活性磷酸钙处理含铅废水的性能。对处理剂的用量、细度、铅的浓度、处理时间、pH值等因素对除铅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磷酸钙对铅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可用于处理含铅废水及制成特殊用途的铅处理剂。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不同pH值条件下,在20~50℃温度范围内氟铍酸三甘肽(TGFB)晶体的溶解度与pH值的经验关系式为:S=6.6×10-8T3.729(1.16-0.115pH)-(pH-1.4)[7.5-0.4(1/lgpH)2.5].研究生长母液的酸度对亚稳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TGFB单晶的最佳pH值范围为2.2~2.6.  相似文献   

9.
实验用不同的试剂从苦浆果中提取黄色素,研究了该黄色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pH值稳定性及几种介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黄色素的pH值稳定性及其在4种介质中的稳定性较好,温度和光照对色素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该色素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分离自冀东地区冬小麦上的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病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0~39℃,最适温度为24~28℃;分生孢子在5~35℃内均可萌发,15~24℃范围内萌发率高且芽管粗壮;产孢的温度范围为8~30℃,20~22℃范围内产孢量最大;pH值在2~12范围内菌丝都能生长,最适pH值为6~8;产孢的pH值范围为3~10,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产孢量最大;分生孢子在pH值4~10范围内均可萌发,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光照对病菌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分生孢子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95%时不能萌发,水滴中的萌发率最高;营养利于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分散介质和分散剂对TiO2和SiO2-Ag混合纳米粉体在水溶液中分散的影响,采用分散相的沉降高度和分散后颗粒的粒度分布评价分散效果,得出(NaPO3)6是TiO2和SiO2-Ag粉体的良好分散剂.通过测定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ζ电位,分析分散剂的分散机制,(NaPO3)6可分别显著提高水溶液分散中TiO2和SiO2-Ag粉体表面ζ电位的绝对值,使超细混合粉体在水溶液中获得良好稳定的分散.  相似文献   

12.
以硬脂胺对酞菁蓝粒子进行表面修饰,筛选了适宜的分散剂,优化了改性剂和分散剂用量,制备了蓝色电子墨水,并将其用自制微杯型显示器进行封装。用红外、SEM、粒度、zeta电位等测试手段对电子墨水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电场响应行为。得到最可几粒径在270nm、zeta电位达38.9mV、30d的沉降率仅为5.2%、响应时间为224ms的蓝色电子墨水。所制备的蓝色电子墨水性能稳定,显示器可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3.
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使微粒矿物表面疏水化而使其悬浮体产生聚团的现象,称为诱导疏水絮凝。它与常规的胶体聚沉现象不同,不能为DLVO理论所解释。本文通过对颗粒间疏水粘着力及润湿接触角、zeta电位的测量和体系的疏水絮凝行为的研究,获得如下结论:疏水作用力对诱导疏水絮凝起支配作用;当微粒表面有足够大的润湿接触角而颗粒产生疏水吸引力时,才能使微粒悬浮体强烈聚团。  相似文献   

14.
固体颗粒对油田采出水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固体颗粒对油水界面张力、界面剪切粘度、悬浮液体系zeta电势等的影响,进而考察了不同条件(如矿化度、pH值等)对胜利油田坨四采出水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固体颗粒的体系,油水界面张力、zeta电势增加;固体颗粒浓度增加,水中油含量降低,固含量增加,界面剪切粘度增大,悬浮液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针对蛇纹石易恶化硼镁石浮选环境的问题,通过浮选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度蛇纹石及矿物量配比对硼镁石浮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浮选过程中蛇纹石与硼镁石颗粒间易发生相互作用,随着矿样中蛇纹石含量增加及蛇纹石粒度减小,硼镁石回收率逐渐下降,并且细粒级蛇纹石对硼镁石回收率影响更为明显,能显著降低硼镁石回收率.结合矿物zeta电位的测定及DLVO理论计算,对溶液中矿物颗粒间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表明矿物表面电性差异是矿物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高温老化对降滤失剂SMPFL与钠蒙脱土Na-MMT复配体系的滤失性能及影响规律,通过体系黏度、红外光谱、SEM及Zeta电位等考察了体系的高温失稳机理。老化前SMPFL在Na-MMT表面的吸附造成颗粒Zeta电势、水化膜厚度以及颗粒间斥力增加,而且使颗粒在泥饼中松散堆积增大了泥饼渗透率,滤失量的降低主要原因是体系黏度的增高;虽然高温造成Na-MMT/SMPFL体系滤失量增大,但老化后SMPFL仍具有良好的控滤失性能。高温老化造成Na-MMT与SMPFL间氢键作用力减弱,加速聚合物从颗粒表面的脱附、减小颗粒水化膜厚度,而且导致SMPFL的水解。与老化前相比,老化后体系滤失量的降低主要原因是泥饼渗透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RDX颗粒形态对RDX基熔铸炸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弹药的爆轰性能,该文提出通过改变单质炸药的颗粒形态来提高炸药的装药性能。给出了重结晶法制备球形化RDX颗粒的实验原理和流程,测试了球形化RDX的晶体形状、热性能和热感度,以及以球形化RDX为基的熔铸炸药药柱密度。结果表明,与普通RDX颗粒相比,球形化RDX颗粒表面光滑,内部缺陷显著减少,熔化峰温提高1.57℃,分解峰温提高3.66℃;5 s爆发点提高1℃,安全性能有所提高;球形化RDX60/TNT40和RDX75/TNT25熔铸炸药的装药密度明显高于普通RDX60/TNT40和RDX75/TNT25熔铸炸药。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东鞍山混合磁选精矿进行了预先分级—强化分散浮选试验研究,同时结合沉降试验、动电位测试、浊度测试等分析了分选效果改善的原因.在最优条件下分级—分散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精矿铁品位66.24%、铁回收率79.47%的浮选指标,与单一分散浮选的闭路试验相比,精矿铁回收率提高了4.47%.沉降试验和浊度测试表明,分散剂柠檬酸及粒度组成均会影响赤铁矿-石英混合矿的分散特性,柠檬酸主要吸附在赤铁矿表面从而增大矿粒间的静电斥力,优化粒度组成实现窄级别浮选则会进一步减弱矿粒间的非选择性团聚(罩盖),为后续浮选分离创造有利条件,这也与DLVO理论及团聚动力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依据静电场中点电荷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定义,讨论了等量同号和等量异号点电荷中垂线上电场和电势分布的特点,得出结论:等量同号点电荷中垂线与该电荷系统的电力线重合;中垂面上电力线呈辐射状分布;等量异号点电荷的中垂线是该电荷系统的等势线,中垂面是等势面。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渗透水泥石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泥熟料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相对润湿接触角的测定,考察了高分子聚乙二醇(PEG)的加入对于水泥颗粒表面性质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水泥熟料颗粒的表面特性与水泥石选择性渗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研究表明:在ωPEG〈0.0l时,水泥颗粒表面相对水湿性递增,颗粒的负Zeta电位增长幅度较小,水的相对渗透率增长较快。随着PEG浓度的增加,水泥颗粒相对油湿性增强,负Zeta电位量下降,水的相对渗透率下降,油相的相对渗透率变化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