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白春秋至汉晋时代,壮族先民创建了句町古国.句町国王毋波和承,因功勋卓著,对后世造成了极深的影响.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位并对句町发动长达15年的战争,迫使大量句町军民南迁.这些句町军民的后裔,后来发展成了傣、老、泰族.至今,壮泰族群的传统文化中均有诸多的句町基因,泰族群体记忆中的先王一陶宏、陶真,极可能就是句町国王毋波(布宏)和承.壮泰族群是"同根生的民族",应以构建和谐世界为共同使命.  相似文献   

2.
壮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她创造了自己丰富的语言。壮语有它自己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它的词汇里,不仅有本民族的固有词汇,而且还有些汉借词,这些汉借词据统计,在日常通话的壮语中至少占10%。这些汉借词对研究壮语的历史和推测其发展趋向,指导壮文的推行,都是很有价值的。本文拟对此略加探讨,以就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的相同和相近、地名的相同、民歌旋律的基本相同、部分民间信仰的相似相近和体质人类学的相似等方面来看 ,可以确认壮族、泰族、老龙族、傣族在古代是同一人们共同体 ,后来才迁徙、分化成不同民族。大约至公元 8 9世纪 ,这 4个民族尚未分化 ,以后才逐步迁徙和分化  相似文献   

4.
改土归流之后,壮族核心居住区逐渐朝着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发展;壮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与中原地区划一;壮、汉民族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同化,但是壮融入汉是主流;大约从明代起,壮族逐渐对壮、汉文化抱等距认同的态度,并在族际交流中维持自己的族群边界。改土归流的结果是使壮族看起来与汉族无异,但却实在又是一个特点突出的民族。  相似文献   

5.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13,(4):F0002-F0002,F0003
田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河谷中游,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居住着壮、汉、苗、瑶等多个民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田阳是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故乡,是壮民族的发祥地,布洛陀文化源远流长。布洛陀麽经是布洛陀文化的集中表现。敢壮山是传说中布洛陀居住的地方,敢壮山布洛陀歌圩来源于祭拜布洛陀,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举行,据史书记载,歌圩形成于隋唐之前。  相似文献   

6.
2005年3月14日,泰国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拉塔那潘博士到广西民族学院举行题为“泰国本土文化的发展”的学术报告。广西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和广西民族学院师生出席了学术报告会。多年来,拉塔那潘博士研究致力研究泰国泰族与中国傣族、壮族的渊源。她将泰国的民族与我国的壮族、傣族,柬埔寨的民族进行对比,详细介绍了泰国的洛族文化。她说,泰族是一个深受佛教影响的民族,在泰国政治中有一定的影响,泰国的国王登基前须先接受泰族的占卜。泰国泰族相信他们的祖先是青蛙,以青蛙为图腾崇拜,这与广西的壮民族非常相似。拉塔那潘博士的报告让听众…  相似文献   

7.
梁敢  陆勇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0):108-112
思维是人类具有的共同能力之一。不同的民族运用不同的身体的器官来思维和表达情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对这些文化差异的认知,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层面做具体深入的分析比较获得。就思维器官跨语言文化比较角度而言,英语民族倾向于用脑智“mind”(脑),汉族倾向于用心智“heart”(心),而壮族则倾向于用喉智“hoz”(throat喉咙,即用喉咙思维和表达情感)。通过跨语言文化比较,可以加深我们对文化差异及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8.
壮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集民族学、历史学、经济学、宗教学、生态学等于一体。该书由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策划组稿,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壮泰族群发展"这一主题,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壮族历史文化与民族关系研究""壮族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  相似文献   

9.
台语支民族有共同的历史来源,是中国、东南亚有影响的一个族群,但是由于缺少文献记载,其早期历史十分不明晰,语言比较分析成了重构这个族群早期历史的重要手段。壮族、傣族是台语支族群两个重要的民族,通过词汇比较发现,壮、傣民族分化前就创造了发达的稻作文明,在稻田和水利建设技术、水稻育秧栽培技术、稻米加工利用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发展的畜牧、建筑村落以及节庆信仰等领域已与现代传统农村相差无几,可以说壮、傣民族分化前已经具有比较发达的以稻作文化为特征的农业社会文明。比较分析壮、傣民族早期共同稻作文化形态对进一步认识台语支诸民族历史文化源流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史料和语言调查材料论述了壮族与老挝老龙族、泰族的渊源关系,认为老挝的老龙族、泰族是从中国的壮族迁徙出去的  相似文献   

11.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们主要聚居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壮族地区一直处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下。这里较激烈的社会变动相对于中原地区要少得多,因而其社会结构、组织、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相对稳定,处于缓慢发展变化之中。但自从鸦片战争以后,壮族聚居的广西等地,就一直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一个焦点。在这里,不仅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而且有壮、汉、瑶等民族领导和参加的一系列民变、起义和反帝斗争,给中央王朝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以沉重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相似文献   

12.
那坡黑衣壮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策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高度聚居在广西那坡县,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淳朴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广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黑衣壮民族文化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已形成了明显的旅游吸引.其旅游开发应充分利用该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民族文化,以壮药材GAP种植基地为依托,注重结合当地秀丽的桂西风光,突出地方特色,开发以黑衣壮民族文化为品牌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3.
亲属称谓词是亲属制度在语言中的反映。借词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蒙古语亲属称谓词中的汉语借词反映了蒙、汉两个民族在婚姻家庭层面上的影响特点。从语言、文化和婚姻的角度可以说明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借入特点。  相似文献   

14.
彩调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岭南边陲,聚居着壮、汉、苗、瑶、侗、回、彝、京、仫佬、毛难、仡佬、水家等十二个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创造的民族文艺,体现了各民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生活风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色彩斑烂、千姿百态的广西民族文艺画廊,就是由一朵朵光辉照人的民族艺术之花联缀而成的。在这些民族艺术之花中,有一  相似文献   

15.
壮泰族群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泰族群的传统文化有许多共同点。这些共同点的形成,因缘于壮泰同源。两个民族的先民原来共同生活在今广西等地,一直到东汉时期。他们分离的时间,主要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开以后,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民族。这种情况,与远古时期生活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的三大民族集团的发展正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壮族古籍是指壮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以古壮字、汉字以及壮语言为载体的古代书册、文献典籍和口头传承及铭刻文书等。壮族古籍整理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60年,从零散无序到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值得总结思考。  相似文献   

17.
站在回族话的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回族话中的借词,并不像一般语言中的借词那样属于外来语言的借用。严格的说,回族话中的借词,应该既有属于回族先民语言的积存,又有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之间接触后受到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壮族与东南亚的黑泰人有一些亲缘关系。两族的传统丧葬礼俗在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上存在很多相通之处,如报丧方式、洁身入殓过程、丧仪基本词汇、对死亡的表达方式、祭品的选择和原始信仰等,这是两族先民未异流之前在祖居地同构的结果。两族丧葬礼俗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举行归祖仪式的顺序、开丧阶段有外来宗教神职人员操持仪式、现行葬俗葬制以及国家文化认同等方面。壮泰族群的分化与迁徙、泰国政教互动关系的调控、壮族融入汉文化圈和稻作农耕民族包容吸纳的性格,是壮族与黑泰人传统丧葬礼俗从同型同构到同型异构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9.
壮学研究的一朵新花——评邵志忠《壮族文化重组与再生》●徐杰舜/著壮学,作为研究我国第二大民族的一门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分支学科,近几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版了《壮族通史》、《壮族百科辞典》、《壮族风情录》和各具特色的郑超雄的《壮族审美意识探源》、潘其旭的...  相似文献   

20.
张朝霞 《大自然》2011,(4):41-43
元阳县位于云南省哀劳山南部的红河哈尼族自治州,这里聚居着哈尼、彝、傣、苗、瑶、壮、汉等民族,民俗风情十分浓郁。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到处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千百年来哈尼族人民辛勤劳动,依山开垦了30多万亩梯田,分布在红河南岸海拔1000~2600多米的峡谷和山岭之间的山坡上,如鬼斧神工“雕刻”而成,堪称世界一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