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薛涛是中唐著名女冠诗人,和李冶、鱼玄机并称“女冠三杰”。从史料梳理分析角度,对薛涛零碎史料和诗集版本、身世及分期、诗歌思想内容、诗歌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勾勒出这位中唐女诗人的大体生活与诗歌艺术风貌,为女冠文学研究作一点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段汝欣 《科技信息》2013,(6):195-195
诗是"美的有节奏的创造",它不但能带给人们智慧,更赋予人美的享受与情的陶冶。意象是英汉诗歌最重要的要素,也是英汉诗歌的灵魂,通常诗人会通过修辞、语音、象征等表现手法使意象更具有形象美、音乐美和意义美。本文用实际例子阐述了英汉诗歌意象的两个重要特征,即文本意象和比喻意象,指导我们阅读诗歌时首先应从其意象着手,才能理解诗人的意图以及整个诗篇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蝴蝶”这个意象,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情感倾向。它往往是与失意、感伤等等感情联系在一起的。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中,蝴蝶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他的许多诗里都提到了“蝴蝶”,本文试对这些“蝴蝶”意象浅作分析,透过这些意象,我们能看到的,是诗人心酸、无奈的感叹。  相似文献   

4.
我国诗人历来重视用意象来表达感情.在阎尔梅的诗歌中松意象出现次数较多,其具有倾诉悲怀、表现高洁的人格品性、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等内涵,对传统松意象的用法有所突破.对阎尔梅诗歌中松意象的研究,能够看出阎尔梅思想与情感的变化,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诗人.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聊斋志异》叙事模式的过程中,叙事意象应该引起应有的重视。《聊斋志异》中的叙事意象包括植物意象、动物意象、人文意象等。植物意象体现为各种花的意象,既带有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内涵,又在具体的小说文本中产生新的意味。动物意象选择一些拥有具体物性的动物表象,通过情节的展开,生发出丰富的意蕴和文化内涵。人文意象或贯通情节或深化意义,既具有审美特征又具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中唐诗歌里,江南的意象,基本上都是温润、明丽,令人向往的。然而,晚唐吴郡(苏州)诗人陆龟蒙笔下,那个被人接受的江南意象却起了变化:沉郁的贫困,牢骚的萧条。这是江南意象的另一面,它同样是真实的。形成陆龟蒙诗文下的江南贫困意象的原因有二:客观上,社会矛盾的激化与不可调解;就主体而言,陆龟蒙的求真精神与受于儒家的仁爱思想。  相似文献   

7.
笔者结合李白、王之焕、贺知章的三首绝句,探究了绝句要有深层意蕴,诗人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诗人必须选择取意蕴丰富的意象;其次,诗人要艺术化地深化和开拓表层意象;再次,诗人必须在表层意象和深层意蕴互为表里的和谐中,启迪读者的艺术想象力.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思考:表层意象和深层意蕴是相互依存的.让表层意象更有情趣,深层意蕴更有内含,也是千百年来伟大诗人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8.
卢迪 《科技信息》2012,(12):175-175,178
意象是诗歌创作中的主体,诗人在表达情感、情趣和志向时,无不借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内涵。在中英两国的诗歌创作中,花卉意象是诗人常用的创作手法。而在两国的花卉意象运用中,桃花和玫瑰分别在两国的诗歌中占有比较独特的地位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两种花卉意象在两国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来进行对比研究,意在找出两国对花卉意象运用的相似性和不同性。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冰雪”这一自然现象蕴涵了人类的文化情感,因此“冰雪”具有了一定的原型意义,并成为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我国诗词中“冰雪”意象的营构方法主要是赋、比、兴。这一意象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成为冰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在不同时期的诗文创作中融入了"鸟"、"菊"、"酒"等意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诗人的情、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这些意象因诗人内心世界充盈着自由、恬淡、率真而显得内涵丰富厚重。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陶渊明。  相似文献   

11.
朦胧诗论争的焦点,一是自我表现,一是关于意象的运用。现实主义把“自我”看成个体人格的非理性方面,朦胧诗人则坚持”自我”具有理性的一面。看来论争的原因在于对自我的理解。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图对此进行了分析。意象的运用是朦胧诗人抒发内心感受,寻找情感对应物的结果,但朦胧诗人及其理论家却把意象神化了,导致了诗歌的晦涩难懂。正确的意象运用原则可根据完形心理学的“异质同构”说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植物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兹华斯以“自然诗人”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作品几乎囊括了大自然的全貌.从华兹华斯笔下有关植物的诗篇中,分析其植物意象的构成,探讨植物意象的三层象征意义:在现实层面上,是人类可居的理想家园;在精神层面上,是生命旅程的伴侣,向人揭示生活的哲理;在终极意义上,是神性的直接体现。最后,简要分析了华兹华斯选择这一题材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3.
栗亮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6):108-111
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叶赛宁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其中相当多的作品都描绘了女性或是由女性形象升华后的意象。归纳起来,主要有恋人形象、亲人形象及升华后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其笔下的恋人形象与诗人传奇且丰富多彩的爱情经历密切相关;亲人形象主要是关于他的母亲和妹妹,寄予了诗人浓烈的亲情;还有部分女性形象经过升华具有了象征的意义,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乡村、祖国的热爱之情,凝结了他对底层人民的人道主义关注。通过诸多女性形象的展示,可以观察诗人的抒情诗创作与内心世界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是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一位奇才.他的诗歌擅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来展示诗人心灵中最美丽的东西.他的<春雨>一诗,隐喻着诗人难言的感情,抒发着诗人哀伤的情愫,并且具有相当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受的客观物象。由于诗人的感受不同,因而意象也表现了不同的形态,这些形态通过组合和流动得以实现。意象的不同形态使诗歌意蕴无穷而形式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6.
通察陶诗中晨意象的实质,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晨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安乐样和的乐土——田园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诗人隐而不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二、晨意象体现了诗人平生既固穷守节又有血性、有激情,对社会有是非感和责任心的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些新诗潮诗人自杀及新诗潮诗歌中死亡意象呈增长趋势的现象 ,进行概括比较和个案剖析 ,探讨诗人自杀的因由和死亡意象的诗学意义。诗人轻生的原因错综复杂 ,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因素 ;死亡意象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 ,前者有诗学意义 ,后者起误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唐代,狼作为特殊的意象,频频进入诗人诗歌创作之中。凭借众多诗人及其诗歌作品的影响,"凶残、贪婪、不仁"逐渐成为狼意象的基本内核,并凝聚成一个颠扑不破的稳定结构。唐诗中的狼意象对后代文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渗透到人们思想认识的方方面面。究其缘由,狼意象特定的文化内涵有其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曹松创作甚丰,留给后人一百多首诗歌。在这些诗歌中,诗人经常运用云月意象来表达自己常年漂泊、沦落他乡的凄苦的心境,又运用鹤泉意象营造清幽的环境来慰藉自己。通过对曹松诗歌意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这个封建时代的士子一生凄苦矛盾的心境,这对诗人的研究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
在诗歌中,意象是诗人感觉或情思的具象表现,是诗人的意识与外界物象水乳交融般的结合。在这里"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象"是指客观的外界物象,这两者水乳般的交融就是意象。意象营造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并常常包涵着丰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