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镜在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它所取得的成就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发展除了技术因素外,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汉唐铜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汉镜注重画面意境的体现、神韵的表达和视觉艺术语言的运用,在虚与实、有与无、似与不似的意象感悟中,展现了丰富的汉文化蕴藏;唐镜纹饰布局清新明朗,饱满丰腴,流畅华丽,其图式的完美性和特有的高浮雕技法,突破了此前的程式规范。可见,汉唐铜镜不乏亟待开采的艺术文化元素,若将其纹饰艺术内涵的研究纳入设计教学和艺术设计,将会有可观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疆地区出土的17面铜镜作了收集整理和描述。把铜镜按照形制和花纹分为四类,根据其自身特点和伴随出土物,探讨相关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化学成份的铜镜进行化学分析和金相检验,从而发现化学成份对铜镜的成像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考古界和美术界都对汉唐铜镜十分重视,这方面的著录及文献资料堪称丰富,而对于金代的铜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古代铜镜的铸造高峰是汉唐,而到了金时又迎来了另一个高峰。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可以从金代铜镜的研究上折射出金一代政治、经济、军事和民俗的若干问题,特别是通过它的纹饰和铭文所反映出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早已远远超出了铜镜本身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对于北方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的拓展无疑提供了更多的实用史料。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出现了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这时期的士人由于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加之自身掌握礼乐文化知识,有入仕之才,本身又有强烈的入仕精神,在春秋战国的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春秋战国化具有以人为本、浓厚的地域色彩、强烈的政治意识、执着的精神追求、空前的学术自由气氛等五大时代特色,对我国后世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丝绸纹样风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以考古资料为依据,从纹样的总体文化内涵上,分析其人文背景、造型特征、组织形式及寓意.归纳出这一时期丝绸纹样的构成特点,为继承和创新现代丝绸纹样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洛阳偃师市先后有七个王朝建朝于此,建国后清理发掘了数以千计的古代墓葬,该文鉴选已出土的汉代至元代的一批选型新颖、制作精美、纹饰繁缛的铜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古代有着悠久历史的谏诤制度在各国普遍存在,当时不仅有专职的谏官,而且各级官员也可以对国君直接进谏,使谏诤之风大为盛行。但其达到顶峰之时也是其衰落的开始,随着专制主义的逐步加强,需要以民主制度作为其表演舞台的谏诤终于走向衰微。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自然科学的(医学)的发展为传统养生思想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主张为养生思想创新和发展提供重要平台。同时也对养生理论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铜镜在中国古代主要是人们用来照面饰容的器具。古代铜镜工艺源起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齐家文化,至清玻璃镜普及后退出历史舞台。它既是实用器具.又是具有审美特征的工艺品。在现象学这一视域中,对古代铜镜工艺展开审美观照.使之去蔽,一个它所关切的生存世界才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3.
超薄微通道水冷铜镜的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强激光作用下的超薄微通道水冷铜镜的温度场分布和热变形进行了系统模拟,研究了超薄微通道水冷铜镜的结构对镜面变形峰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冷可以大大降低镜面变形的峰谷值;水冷铜镜的结构对镜面变形峰谷值有很大的影响.镜面厚度、水槽尺寸以及水冷区域的大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以水冷区域的大小影响尤甚.与当今广泛使用的水冷镜不同,本研究表明水冷区域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14.
申磊 《晋中学院学报》2010,27(4):82-84,119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作为百家争鸣的重要部分,对三晋地区的思想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儒家文化的传播与三晋地方文化相结合,促进了三晋法家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与中国春秋战国科技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社会政治环境、学术渊源、思维方式、科学方法论等方面,对古希腊和中国春秋战国两个科技发展高峰,作了对比分析;并阐述了它们对后世科技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乱世,出现了三种颇具代表性的人,即逆时之士、隐逸之士与顺时之士。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逆时之士不满于现实,不愿与世沉浮,他们固守着自己的道,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隐逸之士虽然对现实不满,但不同的是,他们能够超然物外,或游于精神世界,或躬耕于田园;顺时之士与此二者恰恰相反,他们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成为那个时代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龙的形态和观念都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特别是龙的观念由具体表象层次开始走向抽象象征层次,最终结晶定型于《易》传中。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的实现,神权旁落,民的地位变化开始凸显。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对民的认识是从民神关系、君民关系来考察定位的。他们对民之问题的重视,加深了人们对古代中国政体和治体的认识,对如今的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变革时期 ,高擎起博爱之谓“仁”的旗帜 ,强调“亲亲”、“尊尊”的等级名分 ,提出了“以礼治国”、“重义轻利”等思想 ,几千年来对我国乃至于东亚、东南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深入研究 ,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20.
殷商时代出土的铜镜至今发现的只有五面,一面镜背有弓形钮,饰以席纹和鳞纹图案。另四面均为圆形,镜背有拱形环钮,且分别装饰以叶脉或多圈凸弦纹,镜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