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地流转"被学者称为中国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土地的"第三次革命"。我国农地流转经历了自由流转、严格限制、重新恢复的发展历程。当前达州农地流转呈现出:流转形式多样化、流转势头增长化、流转区域差异化、流转格局多元化、流转规模小型化、流转方向随意化等特点。农地流转存在思想认识不足、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市场化程度低、流转规模较小、流转监管不力等突出问题。建议通过推动农地流转科学研究,宣传普及农地流转相关知识,消除农地流转方面的思想认识障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更广阔的非农就业空间;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农民对农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切实保障农地流转中农民的合法权益;培育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逐步提高农地流转的市场化水平等措施,引导其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提高农村土地整合利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土地经营权流转仍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从法律角度对农地经营权的入市交流和流转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分析经营权流转的基本现状和法律困难的基础上,从明确土地经营权权利性质、健全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优化农地经营权融资制度、强化经营权流转法律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健全和完善农地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按照农地流转主体与贡献力量的差异,将现有的农地流转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与农户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并就两种农地流转模式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农地流转收益、流转成本、流转合同的稳定性以及农地流转的困难程度对两种流转模式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农户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的流转效率。因此,为了推动农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要防止政府对农地流转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4.
讨论农业转型背景下农地流转契约问题对促进农地长期性投资和解决农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有重要意义。以农地流转期限为例,从农地流转行为嵌入正式制度和以村庄社会为承载主体的非正式制度出发,研究在村规民约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村干部身份会如何影响农地流转期限。使用Logit模型、CMP估计方法等方法和第三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村干部身份与农地流转期限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村干部身份促进农户农地长期转出。与没有村干部的家庭相比,有家庭成员担任村干部的农户选择农地长期转出的可能性显著提高。第二,村干部身份影响农地流转期限的路径有两条,主要是通过降低农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和违约风险促进农户农地长期转出。第三,村干部身份对农地流转期限的影响在不同关系文化区域存在异质性,村干部身份在高关系文化区域对农地长期转出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低关系文化区域。第四,村干部的农地流转行为具有外溢性,当村干部家庭选择农地长期转出时,会带动周围自发流转的农户长期转出农地。需突出村干部及村民自治组织的代理人角色,充分发挥村干部“领头羊”的带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了国内学者对农地流转研究的基本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农地流转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地流转需要先进法律文化的规范和引导先进法律文化建设具有沟通农地流转主体、引导与推动农地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农地合理有序流转,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率较高,发展态势良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立法产权界定不清、农地零散化严重、流转市场机制不发达、流转行为不规范等。对此,应采取明晰农地产权、放宽流转条件,推动农地互换、提高农地成块规模,培育农地流转市场主体、建立完善市场化流转机制,建立流转服务中心、规范流转行为等改善措施,以实现三峡库区农业规模化经营及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农地抛荒以及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等现象对农业生产以及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而通过农地流转来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我国的农业补贴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是否会对农地流转产生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农业补贴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与补贴对象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对农地转出方进行补贴,对农地转入不产生影响,但会阻碍农地转出;而对农地转入方进行补贴,则可以激励农地转入,但对农地转出不产生影响,因此,对农地转入方而非转出方进行农业补贴有利于促进农地流转。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21省市的微观数据对我国农业补贴与农地流转的关系进行现实考察后发现,由于我国的农业补贴对象同时包括了转入方和转出方,因此,农业补贴既阻碍了农地转出,也促进了农地转入,而为了促进农地流转,未来需要加大对农地转入方的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指明了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明确了农地流转作为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但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多方面原因导致农民权益受损。以农地流转和保护农民权益为线索,明确界定农地流转和农民权益等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农地流转现状和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可以进一步提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涉农社会保障,增强农民权益自我保护意识等各方面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农地流转涉及的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剖析,分析了农地系统的组成与结构,认为该系统是一种多等级序列的开放系统,具有信息传输和农地资源配置两大功能,并结合我国农地流转系统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农地流转系统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宋菊香  张乐 《江西科学》2021,39(3):441-447,494
农地流转是实现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是缓解当前农村地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存在很大差异,目前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阐明这一问题,分析了不同农地流转行为农户的生计状况.结果表明:1)在2012—2014年间,农地流转面积和涉及农地流转的村、户数量均有所增加,但不涉及农地流转的农户在2014年所占比例仍高达60.7%;2)农户间的农地流转大多是便于调整的短期行为,仅有2.7%的农户经营农地规模超过1 hm2,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老龄化较为严重;3)农地净转出户、无农地流转户和农地净转入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都是非农就业,但农地净转出户比不涉及农地流转户和农地净转入户更富裕,后两者富裕程度相当;4)这3类农户非农就业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显著差别,但农地净转出户从事非农就业的时间最长,尤其是中老年家庭成员从事非农就业的比例最高,这是他们收入水平高于其他2类农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关联主体间协同发展是农地流转的应有之义,农民利益受侵蚀是协同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从行为偏好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农地流转利益博弈模型,对农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利益失衡问题的形成机制,并通过数值模拟予以说明,随后从收益、成本与心理三方面提出促进农地流转三方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正式制度的缺失以及非正式制度失灵,通过作用于主体行为偏好,诱发了农地流转的利益失衡问题;应减少利益侵蚀收益,增加利益侵蚀成本,重塑互惠互信的社会心理偏好,实现基层管理者、农民、转入方三方互惠协作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一直为我国现行法律所禁止。这一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在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尽管学术界在我国农地使用权能否流转问题上争议很大,但随着这一法律制度得以支撑的经济基础的丧失、对经济建设阻碍作用的凸现以及法律的公平性遭到质疑,解禁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已为大势所趋。我国应当因势利导在正确的立法理念指导下,完善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法律机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开禁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的流转,科学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城市部门急剧扩张造成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不足,地方政府依靠暴力获得土地的征地行为成为诱致官员腐败和诸多社会维稳事件.这种地方政府的越位行为与中央政府监管的缺位行为不仅引发政府资源配置的错位,而且引致诸多社会治理问题.因此,客观评估当前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绩效就成为落实中央流转政策,依法捍卫小农利益,促进社会稳定的前提.首先回顾了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变迁;其次分析了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路径与特征,并从交易成本视角论证了中央政府对此产生的治理绩效;最后提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提高农地流转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湖南农地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和规范湖南农地流转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WTO相关规则及中国政府的承诺对农地流转制度创新提出了流转主体的经济性和平等性、流转客体的完整性和明确性、流转过程的规范性、流转管理的统一性、透明性和服务性及流转行为的市场性要求。中国农地流转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农地流转宏观决策机制;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农地市场准入制度;农地资源价值补偿制度;农地流转的统一管理制度;农地流转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地流转模式被认为是成功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杨凌示范区的土地银行流转模式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也有不足.其优越性体现在成功实现了规模化流转并将各种资源牢牢吸引在农地上,不足体现在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配套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建议引入市场机制改进杨凌示范区土地银行的不足,促使其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出租还是入股:农地转出户的选择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出农户农地流转市场化模式的选择对区域农地流转规模和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农地流转出租和入股模式,以四川省广汉市转出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转出农户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常年务工人数、农地转出规模、农地流转组织、农地流转约束年限以及农地流转价格等5个因素对转出农户选择入股模式具有正向影响,对农户选择出租模式具有负向影响;常年务农人数和农地流转成本等2个因素对农户选择出租模式具有正向影响,对农户选择入股模式具有负向影响.研究认为,健全保障农户生计机制,规范农地流转基层组织运行,引入农地流转价格市场调控机制,有利于农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育,促进农地规模化流转,保障农地转出农户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农地流转是我国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现有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宏观角度探讨。当前我国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农地流转并未如预期的那样规模出现。因此,有必要从农户经济行为角度研究农地流转。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进行探讨,试图揭示农地流转不畅的更深层次和更现实的原因,希望为促进农地流转工作作出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有序的农地流转需要规范的制度予以约束,口头协议囿于自身固有的弱点难以胜任规模范围不断扩大的土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需要用规范的书面合同制度规制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维护流转安全。为此,应该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制度、"网签"制度、流转委托协议制度、流转合同的备案与管理制度和流转合同纠纷解决制度,以保障农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