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质点滤波器被提出用作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BLAST)结构的硬判决检测方法。给出了BLAST结构的等价白化滤波器输出(WFO)模型和等价动态状态空间模型(DSSM),由DSSM推导出BLAST结构的软判决质点滤波器检测方法-随机M算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Turbo-MIMO系统并给出仿真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和未编码结构相比,当系统谱效率为4 bit/(S.Hz-1)时,采用该检测方法的编码系统有大约11.5 dB的增益;谱效率为8 bit/(S.Hz-1)时,系统增益约为8 dB。  相似文献   

2.
最近质点滤波器被提出用作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BLAST)结构的硬判决检测方法。给出了BLAST结构 的等价白化滤波器输出(WFO)模型和等价动态状态空间模型(DSSM),由DSSM推导出BLAST结构的软判决质 点滤波器检测方法一随机M算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Turbo-MIMO系统并给出仿真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和未 编码结构相比,当系统谱效率为4bit/(S.Hz-1)时,采用该检测方法的编码系统有大约11.58dB的增益;谱效率为 84bit/(S.Hz-1)时,系统增益约为)8dB。  相似文献   

3.
空时分组码和BLAST系统是两种利用多发多收传输的典型的空时编码系统。但由于空时分组码受正交条件限制,传输效率得不到提高,而BLAST系统存在差错传播制约着误码率的下降。综合了这两种系统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非正交空时分组编码设计,并将其描述为空时分组BLAST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新系统在不同信道环境、不同调制方式和天线数目的情况下都具有良好性能。可以显著改善空时分组码和BLAST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V-BLAST MIMO MC-CDMA下行系统。提出了一种对每个子载波进行V-BLAST译码的非线性 算法,对不同天线数、用户数情况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和分析,并对V-BLAST译码的线性和非线性算法进行了系 统仿真比较。  相似文献   

5.
采用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BLAST)技术构建了室内红外MIMO漫射信道模型.以两输入两输出(2×2)MIMO系统为例,计算了设定房间模型下的系统噪声功率和误码率空间分布,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数值结果表明:系统噪声功率、误码率同房间墙面的光学性质以及接收器位置密切相关;同时也证明了漫射链路下红外MIMO系统的传输性能优于SISO系统.  相似文献   

6.
Viterbi译码器是通信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译码器。与其他单载波调制技术相比,OFDM系统巾的Viterbi译码有其特别之处.可以根据在信道均衡时所得到的信道频域响应系数为译码算法提供判决权重,被称为CSI Viterbi译码算法。首先介绍了OFDM系统的CSI Viterbi译码器算法,然后以V—BLAST为例推导出MIMO-OFDM系统中的CSI Viterbi译码器算法,并通过仿真证明使用CSI Viterbi算法能有效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个基于2 × 2天线阵列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算法.首先传输贝尔实验室分层码(BLAST)来提高速率,当出错重传时,重传信号能和初始的信号组合为空时分组码(STBC).由于BLAST能提供很高的速率但是抗干扰能力不强,而STBC能很好地抵抗干扰,这样两者的结合就极大地增强了系统吞吐率和鲁棒性.本算法结合了BLAST和STBC的优势,在获得多天线复用增益的同时也能获得分集增益,是一个兼顾速率和误码率性能的HARQ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都表明本HARQ方案能比单纯使用BLAST或者STBC的ARQ方案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将天线选择算法引入采用功率分配算法的V—BLAST(vertical bell laboratories layered space.time)系统能有效改善BER的性能,从而降低错误传播对系统的影响.在此,以最小化向量错误概率为目标,在一种发射端有2根天线的最优功率分配V—BLAST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发射天线选择技术(算法),将该系统从发射端有2根天线的V-BLAST系统扩展到通用的V-BLAST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无论是在各层BER性能上还是在向量错误概率上都优于原系统的无天线选择方案,并且随着系统向量错误概率的进一步降低,有天线选择的方案相对于无天线选择的方案在性能上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无线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基本特点,着重研究了采用迭代解码和逆映射的BLAST即Turbo-BLAST的算法,并在瑞利衰落信道中对其进行了仿真来分析它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零次迭代下,采用Turbo-BLAST算法的双发双收系统的抗噪能力要比单发单收系统优越1.5dB左右.采用Turbo-BLAST算法的多发多收通信系统的性能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提高,其性能远远优于单发单收系统。  相似文献   

10.
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信道具有分集增益和空间增益,因此MIMO系统比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本文分析了V—BLAST的几种经典的检测算法,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不同的天线组合和检测算法对MIMO系统的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从更全面的观点来分析空时码.  相似文献   

11.
介绍国内外生物基因序列信息处理的数据库技术,该技术包括对基因信息的获取、存储、查询、分析和注释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基因序列分析算法,包括BLAST算法和Smith Watemran算法.同时介绍了生物基因序列信息处理的数据库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BLAST序列比对算法是NCBI综合性生物信息平台整合的众多重要功能之一。研究建立BLAST算法的脱机环境移植,可使生物信息学研究人员在构建自己专有序列数据库的同时,对DNA序列进行脱机环境比对,以期更高的序列数据安全性,避免联网状态下造成的数据丢失和泄露等严重问题。通过研究BLAST序列比对过程中涉及的标准数据格式与调用细节,实现了脱机环境下的BLAST序列比对,为建立安全序列比对提供了一种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梁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754-8756,8766
在MIMO系统中,BLAST是提高系统通信容量的有效方式。最简单的空间复用方式是V-BLAST,它的检测算法相对简单,有ZF-DFE、MMSE-DFE和ML等检测算法。在这几种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信道相关性对检测性能的影响,给出了ZF-DFE和ML组合的低复杂度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与ML检测算法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了算法复杂度。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了异构型集群系统的特点之后用数学建模的方法给出了系统的抽象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应用模型、执行过程模型和任务分配模型,并根据影响加速比的不同因素给出了几个加速比边界值定律,这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物信息学工具BLAST的使用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网上在线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和本地运行三个方面介绍BLAST的使用方法,目的是使大家尽快掌握它,使其成为理论生物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刘小群 《科技信息》2010,(32):51-51,53
无线信道特征对于研究MIMO系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无线移动信道的特征,再探讨改善衰落信道性能的分集技术,然后介绍了MIMO系统信道模型。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应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垂直分层空时(V-BLAST)检测算法的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MC-DS-CDMA)的系统结构,对系统上行链路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接收天线数大于发射天线数条件下系统误码率的理论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数值结果表明,收发天线数对系统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相对于传统MC-DS-CDMA系统,减少发射天线数或增加接收天线数均可使基于V—BLAST算法的MC-DS-CDMA系统的性能和容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在瑞利衰落信道下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 IMO:Mu ltip le InputMu ltip le Output)技术将大大增加信道容量。从理论来说,一个M发M收系统信道容量至少为一个单发单收系统信道容量的M倍。贝尔分层空时(BLAST:Bell Layer Space Tim e)结构和多码CDMA(Code D ivision Mu ltip le Access)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为取得更高的速率,提出一种结合这两种技术的模型,给出了接收机没有干扰协方差信息时的ML(M aximumL ikelihood)检测器和解相关检测器,计算并比较了在相关多径衰落时基于LS码和基于W alsh码的系统的容量。结果表明,基于LS码的系统在性能上远远优越于基于W alsh码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介绍利用常见的x86 PC,Linux操作系统配合BLAST、PHYLIB和EMBOSS等常见的生物分析软件构建可以完成多种蛋白数据分析的大规模自动分析系统.该系统可自动完成从DNA序列中获取读码框、核酸序列向蛋白序列的转化、在蛋白序列数据库中查找同源序列、序列录入数据库以及蛋白序列的等电点、亲/疏水位点、二级结构等性质的分析、多个序列之间相似度和进化地位的分析,并对输出的结果数据利用Web服务器进行发布.与传统的序列分析模式相比,此分析系统大大加速了对大规模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数字泰山虚拟漫游系统的设计思想,论述了实地数据收集、图像采集和模型制作等模块的实现方法,详细介绍了泰山虚拟场景中主要模型的构造方法,实现了数字泰山虚拟漫游,用户在与系统交互的过程中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