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75-78
由于钢管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疲劳等特点,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钢管混凝土在施工或运行过程中,因混凝土材料配比、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钢管混凝土脱空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对比现有钢管混凝土脱空检测方法,在敲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诱导振动法的钢管混凝土脱空检测技术。并深入分析敲击力度等方面对该方法的影响,同时利用该方法对钢管混凝土桥梁进行现场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破损验证,验证结果与测试结果吻合度高。通过现场对该方法进行工程检测应用,说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测试钢管混凝土的脱空。为钢管混凝土脱空提供新的可靠测试方法,为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补修加固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锤击振动法桩基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贵州的初步应用,以振动波在不同阻抗和不同约束条件下传播与振动特性并结合波的频谱分析,确定桩基的完整性或缺陷位置,经开挖验证,表明锤击法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国内外桥梁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述评,介绍了表观检测技术、计算机透析成像技术、光探测技术、声探测技术的原理,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振动的蚕茧质量智能无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的蚕茧质量智能无损检测的方法.通过对蚕茧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分解重构蚕蛹的振动冲击信号,提取与蚕蛹质量有关的特征值,并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优选特征值,然后将优选的特征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以蚕蛹质量作为输出参数训练该网络,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可利用所采集的蚕茧振动信号确定蚕蛹的质量,从而间接得到茧壳的质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图4,表2,参9. 相似文献
5.
从结构振动声能辐射的一般规律、自由声场的能量分布及传送方式和结构振动模态原理入手,对结构振动模态的声能辐射与外加激励,模态参数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研究。得出,当激振点不变时,激振力级的变化与振动模态加射的平均声压级成线性关系;若激振力不变,振动模态辐射的平均声压级与模态振型元素级成线性关系。对以上结果在自由声场中试验验证,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结构构件的情况下,直接在结构物上测试,推断混凝土的强度及缺陷,介绍了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展望了其缺陷检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普通USB摄像头和PC机作为硬件采集图像,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相关程序实施了视频采集及分解、图像预处理、图像计算、信号分析4个模块的程序运行,进行了连续梁模型的振动试验,识别了连续梁模型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与振型,比较Dasp系统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论证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进行参数识别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8.
黄河大堤防渗墙质量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河大堤防渗墙质量无损检测尽管有多种方法,但由于防渗墙结构的特殊性,已有方法还不能准确地确定其中有无损伤.为此,采用一种基于振动理论的防渗墙结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结构模态参数的变化来判断防渗墙有无损伤),将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防渗墙在不同损伤情况下的动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于防渗墙质量的检测是行之有效的,且可检测的灵敏度随损伤类型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结构混凝土进行耐久性检测、评估是掌握结构实际状况、制订修复或维护策略的基础,对延长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使用寿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综述了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的主要内容,并对混凝土渗透性、钢筋锈蚀情况等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关键参数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检测复合材料和胶接结构不连续(缺陷)的新型多模综合无损检测技术。该技术以声与超声检测技术为基础,包含五种不同检测模式,用以检测复合材料与胶接结构的失粘、脱粘、分层、疏松、夹芯压皱及其他缺陷。它适用于复合材料与构件的制造、维修和使用现场。它的适用对象范围广泛,几乎覆盖了现有常用的复合材料和胶接结构。它的检测可靠性高,重复精度好。文章还讨论了组成多膜声学综合胶接检测仪的五种不同检测模式的原理,并从我们和国内外同行的大量实践经验出发,说明了综合无损检测技术的巨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矩阵摄动方法研究了设计参数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模态能量的灵敏度.此处所计及的设计参数包括太阳轮与行星轮、内齿圈与行星轮的啮合刚度、行星轮的支承刚度以及各构件的转动惯量.系统模态能量与系统的振动强度密切相关,高的模态能量预示着当系统受到来自齿轮啮合动载荷激励时将发生较大的振动.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矩阵摄动方法对模态能量特征灵敏度问题进行了推导和求解.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对系统模态能量的灵敏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一些设计参数选择对系统振动强度的影响.实验结论与理论分析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设计过程中采用模态能量灵敏度分析法预估参数选择对系统振动强度的影响是可行了. 相似文献
12.
环境振动识别方法利用结构的输出信号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主要的识别方法有时间序列分析法、ERA(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法和随机子空间法,这些方法均基于离散模型.基于连续随机子空间模型,本文给出了一种识别大型工程结构模态参数的方法.运用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分解将含噪声的输出信号空间分解为信号空间和噪声空间,然后直接估计结构的模态参数.SVD分解保证了算法的鲁棒性.最后讨论了一个7层框架的理想建筑,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能够使用在桥梁和建筑的健康监测和振动控制中.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连续模型的大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连续时间模型,利用导数的近似值代替导数值,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构参数.讨论了导数近似值的选择方法,并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研究了结构环境激励下结构物理参数的识别方法.通过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能够使用在桥梁和建筑的健康监测和振动控制中. 相似文献
14.
15.
破碎辊的振动影响着破碎机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对破碎辊的振动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转子系统中常见的刚性圆盘模型、弹性轴模型和弹性支承模型建立了破碎辊的理论模型;并求得了破碎辊的运动方程。其次,在ANSYS中建立了破碎辊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将模态分析结果与解析解比较,验证了破碎辊的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最后,根据破碎辊的工作状况和模态分析结果,确定了破碎辊的振动主要是由单个齿环与物料的冲击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态应变能诊断结构破损的修正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针对单元模态应变能法诊断结构破损时由于模态截断引起的计算误差等问题,改进了求妥系统特征向量导数的典型模态法,提出了仅用部分低阶模态来确定结构破损位置和大小的修正方法,从而减小了模态截断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建造阶段的广州新电视塔为研究背景,详细介绍了在一般风荷载激励下,对其进行的一次环境振动测试,然后用频域法和时域法两种不同的方法识别出了在测试阶段电视塔的前十阶模态频率及相应的振型和阻尼比,并与SAP2000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次频率的测试值和理论值低阶模态频率符合得很好,但高阶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此次环境振动测试结果可以用来修正电视塔的初始有限元模型,从而为今后的健康监测和损伤检测提供较精确的基准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用位移传递函数的模识别模态参数的一种频域方法。用此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电力厂主厂房的框架结构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并与实际激振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相对误差小于2%,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桥梁结构气动导纳识别的随机子空间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动导纳是反映脉动风速谱与抖振力谱之间传递特性的一个重要函数,其精度直接影响着桥梁设计过程中对结构抖振响应估计的精度.首次提出的采用基于输出协方差估计的随机子空间方法来识别桥梁结构气动导纳,将风洞试验简化为一步性的工作,解除结构阻尼对识别精度的制约,降低风洞试验的难度和成本,缩短试验周期.通过对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的气动导纳识别的实践,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得到满足工程精度的气动导纳函数,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