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组织切片法及细胞化学染色研究了凹叶厚朴种子的结构和内含物质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凹叶厚朴种子有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小,胚乳丰富.种皮由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组成.外种皮细胞内无淀粉粒,含少量的贮藏蛋白质和脂类物质;中种皮细胞内有较多的淀粉粒和脂类物质以及少量的贮藏蛋白质;胚细胞中无淀粉粒,也无贮藏蛋白质和脂类物质;胚乳细胞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粒,也含有大量的贮藏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凹叶厚朴种子的结构及细胞化学特征是自然条件下凹叶厚朴种子繁殖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垩白差异及胚乳细胞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18个水稻品种(系)的垩白度、垩白粒率和垩白大小,并对米粒胚乳横断面上的胚乳细胞和淀粉粒进行了电镜扫描.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存在显著差异,但垩白大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系)在稻米胚乳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上有所不同,其横断面上淀粉粒的分布情况也有明显差异.不同品种(系)的垩白米之间,品种内垩白米与非垩白米之间,以及垩白米不同部位之间的淀粉粒形态具有差异.米粒横断面背腹径方向上长方柱状细胞群(细胞长度为宽度的两倍以上)与垩白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是垩白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淀粉粒在米粒横断面上分布情况与垩白发生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淀粉粒分布越均匀越不易发生垩白,而如果淀粉粒分布不均匀,则使得其排列疏松并最终产生垩白.本文还对垩白发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磷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大量元素之一,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为探讨磷素对小麦胚乳淀粉粒积累及其对淀粉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疆主栽的中强筋冬小麦品种新冬20号和新冬23号为参试材料,研究不同施磷水平(P0:P2O50 kg/hm2;LP:P2O5105 kg/hm2;HP:P2O5210 kg/hm2)对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粒形态、粒径分布、淀粉降解酶活性以及淀粉持水力、膨胀势、溶解度和破损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磷水平下2个参试品种的淀粉粒均为明显的双向分布,淀粉粒的基本形态特征未改变,但对2个小麦品种A-和B-型淀粉粒的发育进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磷和低磷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籽粒α-淀粉酶活性在灌浆后期(花后28-35 d)最高,且变幅较大。高磷处理下新冬20号小麦淀粉的持水力、膨胀势和溶解度均显著高于对照;高磷和低磷处理可显著增加新冬23号小麦淀粉的持水力。不同施磷量对小麦淀粉品质的影响与参试品种的遗传特性有关,从淀粉粒形态和品质特性变化的角度,相对于新冬23号,新冬20号小麦对磷素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水稻和小麦胚乳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水稻盐粳235和小麦杨麦5号为,和整体解剖和树脂包埋切片等方法比较研究了这两种作物胚乳细胞分裂、分化和充实的特点,两者发育的主要差异有:(1)水稻胚囊呈香蕉形;小麦胚乳囊呈现瓜子形,小麦的游离核与胚乳细胞要比水稻大;(2)水稻游离核的分裂以无丝分裂为主,而小麦游离核的分裂以有丝分裂为主,水稻游离核及细胞的分裂速度较小麦快,(3)水稻胚乳细胞中淀粉体约在花后第4天出现,蛋白质体约在花后第5天出现;小麦胚乳细胞中淀粉体约在花后第7天出现,而蛋白质体约在花后第9天出现;(4)水稻胚乳淀粉体中含有多个淀粉粒,而小麦胚乳淀粉体中仅含有一个淀粉粒;(5)水稻胚乳含两种蛋白质体类型,即PB1和PB2,而小麦胚乳只含有一种蛋白质体;(6)水稻胚乳的背部有多层糊粉层细胞,其细胞壁上没有内突,而小麦腹部(沟)维管束的糊粉层细胞壁上有内,帝些细胞进而转化为胚乳转移细胞。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薄果欢喜(Sloanea Ieptocarpa Diels)的胚胎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观察表明其雄蕊的孢原是多细胞的,花药壁的形成为基本型,绒毡层为分泌型,小孢子母细胞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合点受精,核型胚乳,胚胎发育为石竹型.种子成熟时,内珠被发育成肥厚的营养组织.研究证实:珠心积累淀粉并非具外胚乳植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灌浆期淹水对小麦胚乳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以烟农19和偃展4110为材料,于籽粒灌浆期进行淹水处理,分析其对小麦胚乳淀粉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淹水显著降低小麦籽粒粒重、淀粉含量与积累量.与对照相比,灌浆期淹水显著降低小麦籽粒B型(10μm)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增加A型(10μm)淀粉粒体积百分比,进一步分析,淹水显著降低B型淀粉粒中5-10μm淀粉粒组与A型淀粉粒中22μm淀粉粒组体积百分比,可见灌浆期淹水不利于B、A型淀粉粒个体体积的增大.灌浆期淹水对籽粒B、A型淀粉粒数目百分比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B型淀粉粒中0.52μm淀粉粒数目百分比.可见淹水不利于小淀粉粒的产生以及淀粉粒个体体积的增大与数目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陈健辉  缪绅裕  王厚麟  钟文越 《广西科学》2008,15(4):431-435,440
运用石蜡切片法,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种皮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用PAS反应显示细胞内淀粉粒分布,研究细胞内淀粉粒的含量.结果表明,华南五针松的种皮的发育开始在大孢子母细胞发育的时期,开始时在雌配子体的周围形成比较薄而且致密,颜色较深的几层;随着种子的不断发育,从种子的横切面可见,种皮可以明显分为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三部分.这三部分种皮的形态结构各有不同:外种皮是几层扁平状硬化薄壁细胞;中种皮细胞较多,细胞层较厚,细胞较大,形状不规则,壁厚;内种皮细胞受到发育的胚的挤压,比较扁小,排列紧密.另外,PAS反应显示出,中种皮与内种皮所含的淀粉粒比较丰富,特别是在种子发育的初期,形成了一层富含淀粉粒的细胞层,这层细胞所含的淀粉粒随着种子的发育越来越少,这与种子发育过程需要分解淀粉粒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祝光苹果的生理落果期中,观察到两个明显的落果高峰。第一个落果高峰出现在盛花后第二周。此期正常果的胚株内,胚已发育至线形胚阶段;胚乳处游离核时期;珠被、珠心细胞和胚乳游离核周围均有淀粉粒分布。而此期落果中,多数胚珠的珠心和内球被退化,没有胚和胚乳的发育;仅存的外珠被中也未见淀粉粒。第二个落果高峰出现在盛花后第五周。此期正常果的胚珠内,胚处于心形期至鱼雷期;胚乳已细胞化:胚囊和珠心组织中淀粉粒消失;珠被中淀粉粒增多。而此期落果的胚珠内,胚处心形期;胚乳出现退化迹象;珠被中淀粉粒较少;承珠盘细胞内出现棕褐色沉积物。  相似文献   

9.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的胚胎发生和组织化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胚珠是弯生的,双珠被,厚珠心,珠孔是由二层珠被所组成,呈“之”字型,胚囊为蓼型,多糖分布于珠柄、珠被、合点和珠孔端,珠心和维管束细胞中无多糖,但有可溶性蛋白质反应,胚囊周围有一层珠被絨毡局,细胞内富含蛋白质,并有多糖反应,助细胞和反足细胞中无多糖,助细胞的丝状器上有可溶性多糖。卵和中央细胞中有多糖反应,随着卵的成熟淀粉粒的大小和数且增加。在中央细胞的极核周围分布着许多复合淀粉粒,2本种的受精属有丝分裂前配子配合型,受精过程的特点是:受精前极核已融合为次生核,受精后形成具一个大的核和核仁的受精卵和受精极核,曾发现有多精子入胚囊。3胚和胚乳发育:(1)原胚期:受精卵具极性,细胞质和淀粉粒集中在合点端。胚乳早于胚发育,为核型胚乳。胚胎发生属柳叶菜型。胚柄起源于基细胞的纵横分裂,最后形成多细胞团块,原胚细胞中蛋白质多于多糖。胚和胚乳发育至多细胞原胚和游离核时期时,在游离核周围具淀粉粒。(2)胚分化期:在球形胚发育为心形胚时,子叶原基及胚的其它部分蛋白质增加,只在胚柄及胚根原基部分有较多淀粉粒。当鱼雷形胚时,胚乳已形成多层细胞,而胚柄退化。时胚乳和子叶梠伴生长(3)成胚期:胚器官进一步成熟。胚乳逐渐被生长着的子叶所吸收,胚柄已全部退化,子叶和胚根细胞中的淀粉粒增加,但在这些细胞中仍有蛋白质反应。本种为无胚乳种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沙冬青种子发育过程的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沙冬青的柱头上具纤细的长指状乳突细胞,空心花柱细长;2)邻近珠柄的子房壁内侧表皮细胞内所贮淀粉粒随受精及胚的早期发育而消失;3)胚乳母细胞早于受精卵发育,属核型胚乳;4)胚柄细胞内均有“圆球状”体,基部区域外层的细胞壁发生内突;5)胚胎发生为茄塑,胚从心形期发育至鱼雷形期,发生了90°旋转;6)成熟种子中,种皮由外珠被构成,胚乳细胞残留1~2层。  相似文献   

11.
蜡质型小麦面粉对于改善面食品的加工品质、适口性、风味特点和延长货架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淀粉粒结合型淀粉合酶I被称为蜡质蛋白(Waxy Protein,简称为Wx蛋白),是决定胚乳中直链/支链淀粉比例的关键酶.Wx基因发生突变并不影响产量等其它性状的表现.小麦三个Wx基因位点中Wx-D1的天然突变型遗传资源非常稀有.本实验对EMS诱导扬麦158的6个蜡质型突变体及其子代系进行了基于PCR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单粒种子Wx蛋白SDS-PAGE电泳鉴定、PCR产物的克隆分析.利用自行设计的引物为5个突变体子代找到了STS标记;查明了两个突变体突变位点及其突变方式,是新的突变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睡莲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和种苗的形态特征.成热种子必须置于水中萌发.外胚乳是种子萌发和种苗早期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子叶中蛋白体似由液泡起源.子叶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营养物质,起了吸器的作用.种子萌发后在子叶叶柄基部外侧形成的毛状突起结构可能仅起固着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用11个不同Wx蛋白亚基型小麦品种,研究小麦淀粉粒数目、体积和表面积分布特征及其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胚乳淀粉粒的粒径范围为0.4~48μm,且最大粒径存在品种间差异。小麦淀粉粒数目分布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粒径小于1μm;B型淀粉粒(粒径10μm)占淀粉粒数量的99%以上,A型淀粉粒(粒径≥10μm)占淀粉粒数量不足1%。小麦淀粉粒体积分布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粒径分别位于4.0~5.9μm和21.7~23.8μm,峰谷位于10μm;A型淀粉粒占淀粉体积的40.4%~61.3%,B型淀粉粒占38.7%~59.6%。小麦淀粉粒表面积分布呈双峰或3峰曲线变化,双峰曲线的峰值粒径分别处于2.1~2.8μm和19.8~21.7μm,3峰曲线的峰值粒径分别为1.2,4.9,9.8μm;B型淀粉粒的表面积(占82.0%~90.3%)显著高于A型淀粉粒(占9.7%~18.0%)。3峰曲线中的B型淀粉粒的表面积又可分为B1型(峰值粒径为1.2μm)占表面积的46.9%~47.8%;B2型(峰值粒径为4.9μm)占表面积的38.2%~39.5%。Waxy蛋白亚基的完全缺失对小麦淀粉粒的分布特征影响较大。表现为糯小麦的数量峰值粒径变大,1~10μm淀粉粒数量增加,1μm淀粉粒数量减少,B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增加,A型淀粉粒的体积和表面积降低。Waxy蛋白亚基的部分缺失对小麦淀粉粒的分布也存在一定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B型淀粉粒的体积、表面积百分数和1~10μm淀粉粒数量百分数呈显著负相关,与A型淀粉粒的体积、表面积百分数和1μm淀粉粒数量百分数呈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A型淀粉粒的数量百分数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黄刺条为核型胚乳,胚乳细胞质沿胚囊周缘分布,中央为一大液泡.球形胚后期,胚乳细胞化从珠孔端开始.合点端胚乳不形成细胞壁.在鲁雷形胚的早期,合点端形成具游离核的胚乳吸器,成熟种子中,留有一层胚乳细胞.合子横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顶细胞纵分裂,基细胞纵横分裂形成多细胞胚柄.胚胎发生属柳叶菜型.成熟胚的子叶中具大量淀粉和蛋白质.种皮由外珠被发育和分化形成,在发育过程中,随着胚的发育,外珠被中的淀粉发生变化.本文还讨论了发育胚及其周围组织间营养物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整体解剖法观察了烟草种子胚乳细胞的增殖动态,用树脂包埋切片法和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了种子发育及其养分积累的过程。结果如下: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胚乳细胞数有近半数因胚生长而解体;②胚发育的前期从珠被绒毡层获取养分,后期养分从胚乳细胞获取;③种子中的淀粉粒只在珠被中积累,花后6d达到最大值,花后13d消失;④花后12d蛋白质开始积累;⑤种子中的油脂约在花后5d开始积累;⑥种子发育初期,营养物质直  相似文献   

16.
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种子与吸器起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锁阳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组成.胚为球形原胚,合点端细胞大,珠孔端细胞小.胚细胞中含有油滴、蛋白质及淀粉.胚乳细胞的细胞壁较厚,由纤维素组成;中心及近胚的胚乳细胞壁内突生长,细胞腔呈不规则形;胚乳细胞内含油滴、淀粉.种皮由几层细胞组成细胞壁未木质化.吸器起源于珠孔端的胚细胞.吸器由外被薄壁细胞的分生细胞区和伸长区组成;吸器细胞含有细胞器,多糖颗粒及一些膜包被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Cu~(+2)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淀粉酶活性和淀粉粒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证实,Cu~(+2)浓度≥200ppm时,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淀粉酶活性和淀粉粒水解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Cu~(+2)浓度≥50ppm时,胫根发育受到抑制,Cu~(+2)浓度≥100ppm时,胚根短而粗,呈珊瑚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沙枣受精前后,胚囊的结构和胚珠、胚囊中组织化学变化,以及胚和胚乳的发育,胚乳母细胞早于受精卵发育。为核型胚乳,胚乳发育早期,胚囊中富含蛋白质,胚胎发育为紫苑型,当多细胞原胚吋,胚乳开始形成细胞壁,胚细胞中含少量淀粉粒和可溶性蛋白质,这时候,胚柄极为发达,心形胚时,胚乳巳全部形成细胞壁,但局限于胚囊边缘,鱼雷形胚时,胚柄开始退化。以后,随着子叶的发育和生长,胚乳渐被吸入,接近成胚期,胚已为发达的子叶所取代,沙枣为无胚乳种子,成胚的子叶发达,于基部外方具一舌状物。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籽粒灌浆成熟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开花受精后28日左右,麦粒长、宽、厚已达最大值,干物重增加快,35日后直至成熟干物重变化不大。干物重增加主要是贮藏在胚乳内的淀粉粒逐渐形成和增加所引起的。粒重与灌浆期长短成正相关灌浆期长,灌浆强度大的品种粒重大;胚乳细胞发育快,淀粉粒积累早的品种干物质积累快。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石腊切片法和组织化学方法对羊草的胚乳发育以及颖果发育过程中淀粉的累积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羊草的胚乳发育为核型。游离核分裂的方式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椭圆形胚期,胚乳开始细胞化,细胞化顺序从珠孔端到合点端。首先游离核之间出现成膜体,经细胞板产生初始垂周璧,经过一段“开放细胞”时期,以后形成平周壁。羊草胚乳细胞增生无形成层状结构存在,各层细胞均可分裂。在珠孔端的胚乳细胞中见到核穿壁现象。子房壁内淀粉的积累从胚囊成熟期开始增长,到二细胞原胚期达到最高峰,以后随胚乳淀粉的积累而下降。最后胚成熟时子房壁组织解体。中央细胞中不含淀粉,受精后初生胚乳核周围出现大量淀粉,游离核时期淀粉消失,单层细胞的胚乳内淀粉重新出现,以后淀粉含量迅速上升。珠心、珠被、反足细胞都不含淀粉。宿存助细胞具丰富的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